索引号 | 002508297/2022-8366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临安分局 | 发文日期 | 2022-07-08 |
林德明代表:
您在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临安西部重点产业项目扶持力度》的建议,已由我局主办。对于您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自然资源管理事业,并积极建言献策,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临安西部重点产业项目扶持力度的建议,对我区西部地区产业、农旅项目发展、区域土地利用平衡等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协办单位上门与您当面沟通交流,对如何加大临安西部重点产业项目扶持力度工作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临安西部重点产业项目扶持力度的建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西部地区的要素保障力度,解决部分产业项目土地指标问题;二是加快落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同时加大政策指导。2021年,我局会同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出台《临安区工业产业平台布局和项目准引》,明确全区“1+3”工业平台和“X”工业集聚点,其中涉及临安西部的工业集聚点有太阳工业集聚点、河桥聚秀工业集聚点、昌化双塔工业集聚点、龙岗工业集聚点(含昌化九龙)。西部工业集聚点是临安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一极,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1+3”产业主平台的有效补充。西部工业集聚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优化全区产业布局,加速产业平台有机更新,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1.突出规划引领,优化西部发展空间体系。开展编制我区国土空间规划、《临安区小微企业园(工业集聚点)高质量发展产业规划》,该规划研究将为我区产业发展中土地要素保障方面提供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产业用地规划布局,明确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保障产业用地发展规模。同时,完成“三区三线”试点第三轮划定工作,通过了省厅方案技术审查,目前由省厅报自然资源部审查中,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新增建设用地布局更加精准。
2.加快集聚点建设,推动工业企业集聚发展。2021年我局会同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出台《临安区工业产业平台布局和项目准引》,明确全区“1+3”工业平台和“X”工业集聚点。同时提出原则上“1+3+X”平台以外村庄工业点均不再安排新增工业用地,现有工业企业逐步腾退入园发展。同年12月,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工业用地有效保障的通知》,再次明确开发区(园区)以外原则上不再新供工业用地。故今年以来,针对西部工业发展,我局侧重于保障和发展上述西部工业集聚点,推进产业园区整合提升,促进工业园区化布局。
3.强化用地保障,优化西部发展空间体系。针对临安西部太阳工业集聚点、河桥聚秀工业集聚点、昌化双塔工业集聚点、龙岗工业集聚点(含昌化九龙),2021年保障了龙岗金果子、天臻食品等产业用地指标。今年,我局会同区发改局、经信局、按照“规划引领、框架先行、片区做地、逐宗推进”要求,突出成片做地理念,优先保障片区配套道路,针对西部片区构建产业区块路网框架骨架,解决了部分产业项目土地指标问题。2022年计划保障龙岗园区道路、龙岗臻味坊、太阳聚奎科技等用地指标。
4.提前谋划创新,推进集体土地入市前期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于缓解国有土地用地压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增加农村集体收入、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具有积极作用。为使更好推进该项政策的落地实施,我局在2021年已对相关政策文件、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我局结合临安实际拟定了《临安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办法(试行)》,在向相关部门与镇街征集意见后,进行修改完善。但目前,省、市尚未出台直接面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具体政策,关于入市的流程、入市收益分配如何平衡、产权如何分割等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稳定西部片区工业用地供给,实施土地供应优先序管理。持续保障全区工业用地,按照“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要求,根据优质项目需求和平台整体规划合理安排项目用地,持续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地。针对西部集聚点内的产业用地和项目,我局将继续给予优质企业相关用地保障;针对集聚点外的优质产业项目,我局将配合做好入园选址、落地工作。存量工业用地确保全部用于工业发展,因实施规划确调整用途的,严格按照“先补后调”的要求落实1:1.2比率占补平衡。
2.促进工业园区化布局,推动西部工业集聚点建设。统筹好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在现有工业用地规模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园区内、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工业用地规模,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区工业留足发展空间。如编制河桥集聚点规划,与河桥镇党委政府共同谋划,在严格保护连片耕地的同时,在园区南面给予拓展空间,用于保障区域优质项目,确保符合我区产业导向和准入指引的项目有地可用。同时,尽快出台履约监管实施细则,对全区已供土地进行全条理分周期监管工作,强化对建设项目开竣工、闲置、亩产税收等情况的监管,以此促进园区外工业用地和园区内的低效工业用地腾退工作,增强西部工业集聚性。
3.引进集体土地入市先进经验,开拓乡村振兴新发展路径。根据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目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仅在山区26县+3个加快发展县(区)的50%开展试点,涉及杭州的只有淳安县。经了解,杭州目前无一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今年计划完成一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家、省里目前对此项工作推进都持审慎态度。下一步,我局将加强同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步跟进研究已开展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待省市政策明确后第一时间推进此项工作。
最后,再次对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
分管领导:骆伟阳
联 系 人:方淼军
联系电话:13777366111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