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646065/2022-854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2-09-13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区十届政协第一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2-09-13 15:53
来源: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浏览量:


贾炜琦委员:

首先感谢对数字化改革领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贾炜琦委员在区政协第十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区“一网统管”建设的建议》由区政府交我局主办,区城市管理局,区委改革办,区信访局,区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临安分局,区委政法委协办。根据提出的相关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12月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理念提出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领导精神,发布《智慧“天目”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并且按照总体方案进行数字化改革工作的开展,组建六大领域专班,建设并夯实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以智慧“天目”为品牌,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临安标识度的亮点优秀应用,让临安的“数智化”变革清晰可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省委书记袁家军同志多次在全省数字化改革例会上提出,要探索数字孪生机制,推进城市大脑建设。以数字孪生的理念和方法,夯实城市大脑的数据底座,提升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水平,推动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城市治理“一网统管”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杭甬温三地开展“一网统管”试点工作,并且省委改革办将“加强一网统管改革试点”加入《2022年全省数字化改革工作要点》。

(一)数据资源体系初具规模。

1.持续建设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建成区级公共数据平台。对照省市要求,迭代升级区级数据中枢平台,基本建成全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底座”支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对区级数据归集的基础上,已经建成区级的公共数据仓,针对专题数据,形成了租客库、环保库、水情库、文旅库、企业信息库、司法信息库、基础民生库、食品安全库等专题库。同时积极开展调研各个部门已建、规划建设的系统,并结合往年政务资源目录,各单位上报、调研获取的基础信息,汇总形成区级数据资源目录,并上报省市对应公共数据平台。当前,已完成目录普查工作,共普查区级单位84家,合计231个信息系统,编制目录356个,并将资源目录梳理到本地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化管理,目前资源目录已实现数据录入和展示功能,并提供检索服务。

2.不断强化应用支撑体系。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支撑在不断的加强,数据共享服务已涉及我区的重点应用场景。今年以来,已支撑服务平安天目系统、护廉天目系统、天目云农平台、农民建房一件事系统、山核桃特色产业云平台、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气象监测预警系统等11个项目。在归集数据的基础上,拆分镇街数据仓,建设了18个镇街数据仓,累计90张表,1985字段,涉及数据211万条,赋能镇街在综合治理、环境卫生、住房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开展。

3.贯彻融合省市共享体系。我区积极探索与省市数据体系的共享融合,目前已从省市大数据平台、区43家单位归集数据累计表320个,涵盖字段2969个,数据条数5.51亿条,从省市申请接入接口161个,从区其他单位和三方接入接口93个,封装数据接口184个,支撑区级单位12家,系统数量13个,数据交换模式推送的数据表数115个,接口264个。

4.智能赋能数据治理体系。为了确保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切实可用,采用了智能化的手段进行数据治理,针对数据质量方面建设了298条数据清洗规则针对数据进行清洗,并建立起数据质量问题反馈沟通机制,针对反馈问题进行数据质量评估、省市区数据源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等规范及机制,对归集数据进行治理。

5.推进夯实运维保障体系。按照“事前防范、风险前移,事中控制、快速响应,事后改进、持续评估”的原则,针对区级云基础设施、区级应用系统、政务云平台,安排专人负责运维、安全巡检工作,保障公共数据平台的平稳运行。

(二)事件任务体系卓有成效。

1.垒筑事件流转中心。“一网统管”事件中心已基本搭建成形,对接区政法委、公安分局、应急局等部门,当前已经接入平安天目、智慧消防、地质灾害管理系统等多个区级应用系统,将产生的事件由区级一网统管事件中心派发到基层治理四平台,通过四平台实时把预警信息传送到18个镇街、61个联动部门,并将处置情况和部门意见反馈到区级事件中心和各应用系统,形成完整闭环,实现“1612”工作体系的贯通。截至当前,系统已流转医疗机构就诊信息、统一地址库、信访、六类重点人、危化运输、瓶装液化气、自然灾害等行业领域和泛社会化数据总计190余类事件,流转事件364件,办结362件,办结率为99.45%。

2.固化事件闭环体系。一是全闭环流转。依托 一网统管事件流转中心,将区级应用系统产生的事件实时推送到镇街村社、联动部门,承接单位将处置情况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进行反馈。二是全闭环落实。在线下落实上,以基层治理四平台为主要载体,组织部门人员、网格员、基层干部、社区民警等力量,第一时间开展矛盾化解、隐患消除、人员管控等工作。三是全闭环督办。在督查评估上,建立“预警—派单处置—反馈评估—预警撤销”闭环流程,采取催办、督办等方式,全面掌握镇街(部门)处置进度,全过程环环相扣。区领导可以直接在手机端浙政钉进行批示,处置部门亦可在手机端浙政钉对区领导批示进行反馈。

3.构建实时指挥系统。建设“一网统管”驾驶舱,覆盖运行总览、指挥调度、事件任务、应用集成、AI赋能、考评考核六大模块。监测城市体征运行情况,包括城市经济、城市安全、城市党建、城市环境、城市运行五大领域和重点区域视频;监测事件任务运行情况,包括事件总量、事件办结率、事件督办情况、事件反馈情况等,并且系统能够对异常指标、超期事项等进行实时预警,辅助工作人员处置。我区的“一网统管”驾驶舱当前已经完成和杭州市级平台的对接打通,初步实现“一网统管”可观、可管、可指、可防、可研总目标。

4.打通应用建设体系。建设“一网统管”应用集成中心,纳入平安天目、新临居、天目农房、地址灾害管理系统等一批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打造了区级应用场景枢纽,实现社会维稳、民生服务、城市管理、防灾管理等各类应用服务的共建共享。对社会风险预测预警综合模块、精神障碍患者全位感知模块、区矫正人员风险全位感知模块、吸毒人员全位感知模块、失信被执行人全位感知模块、危化物流人车企三因子模块、瓶装液化气储配用模块等七类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目前浙江省已经全面开启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和基层治理大脑的建设工作,并且探索研究“1612”体系贯通的路径,助力“高效处置一件事”。我区将聚焦智慧“天目”数字化改革攻坚行动,加快各领域数字化改革,推动我区“一网统管”数字治理提效。

(一)组建一网统管团队专班。

我区已向区领导、改革办等部门汇报,力争筹建区级智治中心,借鉴其他优秀区县的模式,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切实推动我区一网统管的运行。基于我区面积广、乡村多的特色,研究智治中心的工作开展机制和方式,落实事件任务的责任部门,推动多跨协同的事项的分解和处置,将城市治理快速、高效地覆盖至基层,同时将探索智治中心各部门的考评考核体系。

(二)完善建设一网统管模块

完善建设六大模块。事件任务模块,根据省市要求承接六大领域应用的任务下发和处置闭环,继续对接区级应用系统的事件,持续推动“1612”进一步贯通;指挥调度模块,根据充分接入全区视频资源、GPS资源,进行上图展示,同时基于突发事件制定预案,形成事件现场、责任部门、智治中心三方的快速高效指挥联动体系;应用集成模块,提供全区各个部门、镇街、村社单位的应用集成,将所有数字驾驶舱统一纳管至一网统管平台,推动“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AI赋能模块,梳理全区视频资源和算法资源,将AI赋能城市治理的效果进行接入展示,推动物联资源的统一汇聚、统一管理、开放共享、智能赋能;考评考核模块,探索和研究基于智治中心的考评考核体系,对纳入“一网统管”城市治理体系的所有部门、单位、人员进行统一考核,包括但不限于事件任务处理量、处理效率、数字化效能等方面。

(三)融合叠加数字孪生要素

在一网统管驾驶舱的建设中,充分结合统一时空地图建设的成效,实现数据上图、资源上图、事件上图,展示城市运行事件、视频图像、告警情况,辅助智治中心人员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应急指挥调度。

最后,再次感谢对我区数字化改革领域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如对以上答复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牵头领导:王江飞

联系人:王之光

联系电话:58606721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MB1646065/2022-85405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发文日期 2022-09-13
杭州市临安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区十届政协第一次会议第1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2-09-13
信息来源: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浏览量:


贾炜琦委员:

首先感谢对数字化改革领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贾炜琦委员在区政协第十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区“一网统管”建设的建议》由区政府交我局主办,区城市管理局,区委改革办,区信访局,区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临安分局,区委政法委协办。根据提出的相关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12月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理念提出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领导精神,发布《智慧“天目”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并且按照总体方案进行数字化改革工作的开展,组建六大领域专班,建设并夯实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以智慧“天目”为品牌,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临安标识度的亮点优秀应用,让临安的“数智化”变革清晰可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省委书记袁家军同志多次在全省数字化改革例会上提出,要探索数字孪生机制,推进城市大脑建设。以数字孪生的理念和方法,夯实城市大脑的数据底座,提升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水平,推动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城市治理“一网统管”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杭甬温三地开展“一网统管”试点工作,并且省委改革办将“加强一网统管改革试点”加入《2022年全省数字化改革工作要点》。

(一)数据资源体系初具规模。

1.持续建设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建成区级公共数据平台。对照省市要求,迭代升级区级数据中枢平台,基本建成全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底座”支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对区级数据归集的基础上,已经建成区级的公共数据仓,针对专题数据,形成了租客库、环保库、水情库、文旅库、企业信息库、司法信息库、基础民生库、食品安全库等专题库。同时积极开展调研各个部门已建、规划建设的系统,并结合往年政务资源目录,各单位上报、调研获取的基础信息,汇总形成区级数据资源目录,并上报省市对应公共数据平台。当前,已完成目录普查工作,共普查区级单位84家,合计231个信息系统,编制目录356个,并将资源目录梳理到本地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化管理,目前资源目录已实现数据录入和展示功能,并提供检索服务。

2.不断强化应用支撑体系。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支撑在不断的加强,数据共享服务已涉及我区的重点应用场景。今年以来,已支撑服务平安天目系统、护廉天目系统、天目云农平台、农民建房一件事系统、山核桃特色产业云平台、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气象监测预警系统等11个项目。在归集数据的基础上,拆分镇街数据仓,建设了18个镇街数据仓,累计90张表,1985字段,涉及数据211万条,赋能镇街在综合治理、环境卫生、住房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开展。

3.贯彻融合省市共享体系。我区积极探索与省市数据体系的共享融合,目前已从省市大数据平台、区43家单位归集数据累计表320个,涵盖字段2969个,数据条数5.51亿条,从省市申请接入接口161个,从区其他单位和三方接入接口93个,封装数据接口184个,支撑区级单位12家,系统数量13个,数据交换模式推送的数据表数115个,接口264个。

4.智能赋能数据治理体系。为了确保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切实可用,采用了智能化的手段进行数据治理,针对数据质量方面建设了298条数据清洗规则针对数据进行清洗,并建立起数据质量问题反馈沟通机制,针对反馈问题进行数据质量评估、省市区数据源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等规范及机制,对归集数据进行治理。

5.推进夯实运维保障体系。按照“事前防范、风险前移,事中控制、快速响应,事后改进、持续评估”的原则,针对区级云基础设施、区级应用系统、政务云平台,安排专人负责运维、安全巡检工作,保障公共数据平台的平稳运行。

(二)事件任务体系卓有成效。

1.垒筑事件流转中心。“一网统管”事件中心已基本搭建成形,对接区政法委、公安分局、应急局等部门,当前已经接入平安天目、智慧消防、地质灾害管理系统等多个区级应用系统,将产生的事件由区级一网统管事件中心派发到基层治理四平台,通过四平台实时把预警信息传送到18个镇街、61个联动部门,并将处置情况和部门意见反馈到区级事件中心和各应用系统,形成完整闭环,实现“1612”工作体系的贯通。截至当前,系统已流转医疗机构就诊信息、统一地址库、信访、六类重点人、危化运输、瓶装液化气、自然灾害等行业领域和泛社会化数据总计190余类事件,流转事件364件,办结362件,办结率为99.45%。

2.固化事件闭环体系。一是全闭环流转。依托 一网统管事件流转中心,将区级应用系统产生的事件实时推送到镇街村社、联动部门,承接单位将处置情况通过基层治理四平台进行反馈。二是全闭环落实。在线下落实上,以基层治理四平台为主要载体,组织部门人员、网格员、基层干部、社区民警等力量,第一时间开展矛盾化解、隐患消除、人员管控等工作。三是全闭环督办。在督查评估上,建立“预警—派单处置—反馈评估—预警撤销”闭环流程,采取催办、督办等方式,全面掌握镇街(部门)处置进度,全过程环环相扣。区领导可以直接在手机端浙政钉进行批示,处置部门亦可在手机端浙政钉对区领导批示进行反馈。

3.构建实时指挥系统。建设“一网统管”驾驶舱,覆盖运行总览、指挥调度、事件任务、应用集成、AI赋能、考评考核六大模块。监测城市体征运行情况,包括城市经济、城市安全、城市党建、城市环境、城市运行五大领域和重点区域视频;监测事件任务运行情况,包括事件总量、事件办结率、事件督办情况、事件反馈情况等,并且系统能够对异常指标、超期事项等进行实时预警,辅助工作人员处置。我区的“一网统管”驾驶舱当前已经完成和杭州市级平台的对接打通,初步实现“一网统管”可观、可管、可指、可防、可研总目标。

4.打通应用建设体系。建设“一网统管”应用集成中心,纳入平安天目、新临居、天目农房、地址灾害管理系统等一批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打造了区级应用场景枢纽,实现社会维稳、民生服务、城市管理、防灾管理等各类应用服务的共建共享。对社会风险预测预警综合模块、精神障碍患者全位感知模块、区矫正人员风险全位感知模块、吸毒人员全位感知模块、失信被执行人全位感知模块、危化物流人车企三因子模块、瓶装液化气储配用模块等七类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目前浙江省已经全面开启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和基层治理大脑的建设工作,并且探索研究“1612”体系贯通的路径,助力“高效处置一件事”。我区将聚焦智慧“天目”数字化改革攻坚行动,加快各领域数字化改革,推动我区“一网统管”数字治理提效。

(一)组建一网统管团队专班。

我区已向区领导、改革办等部门汇报,力争筹建区级智治中心,借鉴其他优秀区县的模式,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切实推动我区一网统管的运行。基于我区面积广、乡村多的特色,研究智治中心的工作开展机制和方式,落实事件任务的责任部门,推动多跨协同的事项的分解和处置,将城市治理快速、高效地覆盖至基层,同时将探索智治中心各部门的考评考核体系。

(二)完善建设一网统管模块

完善建设六大模块。事件任务模块,根据省市要求承接六大领域应用的任务下发和处置闭环,继续对接区级应用系统的事件,持续推动“1612”进一步贯通;指挥调度模块,根据充分接入全区视频资源、GPS资源,进行上图展示,同时基于突发事件制定预案,形成事件现场、责任部门、智治中心三方的快速高效指挥联动体系;应用集成模块,提供全区各个部门、镇街、村社单位的应用集成,将所有数字驾驶舱统一纳管至一网统管平台,推动“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AI赋能模块,梳理全区视频资源和算法资源,将AI赋能城市治理的效果进行接入展示,推动物联资源的统一汇聚、统一管理、开放共享、智能赋能;考评考核模块,探索和研究基于智治中心的考评考核体系,对纳入“一网统管”城市治理体系的所有部门、单位、人员进行统一考核,包括但不限于事件任务处理量、处理效率、数字化效能等方面。

(三)融合叠加数字孪生要素

在一网统管驾驶舱的建设中,充分结合统一时空地图建设的成效,实现数据上图、资源上图、事件上图,展示城市运行事件、视频图像、告警情况,辅助智治中心人员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应急指挥调度。

最后,再次感谢对我区数字化改革领域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如对以上答复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牵头领导:王江飞

联系人:王之光

联系电话:5860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