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330185/2023-8709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府办 成文日期 2023-10-19
发文字号 临政发〔2023〕122号 有效性 有效
统一编号 ALAD00-2023-0004 关联内容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日期:
2023-10-27 11:13
来源:
区府办
浏览量: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22〕30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23〕70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快推进全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锚定“产业强区、富民安区、实干兴区”的战略导向,着力构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为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贡献气象力量。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不断提升气象保护生命安全、赋能生产发展、促进生活富裕、服务生态良好的支撑保障能力,在构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数字气象赋能服务精细化治理、打造立体协同气象精密监测、数字化智能化预报预警业务等方面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到2035年,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气象保障全面融入和支撑临安高质量发展,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面向生命安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机制。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成一专多能气象防灾减灾基层队伍。强化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服务与管理,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提档升级建设。深化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完善防雷安全、气球升放监督管理体系,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推广应用“防雷安全风险码”,强化气象安全执法检查。(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各镇街)

2.健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完善灾害性天气梯次化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机制,纳入全区基层防灾减灾责任人培训。完善面向各级党政负责人、灾害防御责任人高级别气象预警信号直通式报告、“自动叫应”机制以及雨量、风力实况超阈值的靶向报警机制。加强灾害性天气公众防御指引推广应用。强化重大气象灾害防御联合会商和应急演练机制,细化落实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五停”灾害避险机制。推广“数智气象”贯通应用,赋能防灾减灾精准调度。推动气象数据和产品融入全区精细化治理多跨场景应用建设。(责任单位:区防指办、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水利水电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3.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机制。持续拓展新闻媒体、应急广播、通信运营企业等公共发布渠道,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媒体发布机制。畅通手机全网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实现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广泛发布。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预警短信精准、靶向、快速发送机制。推进“网格+气象”工作,完善网格预警直达、叫应反馈、工作闭环机制,落实强化基层网格气象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再传播职责。(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社会治理中心、区融媒体中心、临安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电信临安分公司、移动临安分公司、联通临安分公司)

(二)面向生产发展,提升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

4.提高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质量。以“天目山宝”品牌建设为抓手,围绕山核桃、竹笋、茶叶、水稻等主导产业,开展作物全生命周期的专题气象服务,完善气候适宜指标和气象致灾指标。建立完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农业气象监测体系。探索农产品气候品质溯源,推进名、特、优农产品气候品质品牌建设。优化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业务,进一步推广山核桃花期降水指数保险,巩固民宿(农家乐)综合保险覆盖率,强化杭州市政策性特色农业主体综合保险气象技术支撑,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农险办、区供销总社、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镇街)

5.深化旅游气象服务保障。围绕“天目叠翠·吴越千年”文旅区域公共品牌,强化全域气象景观资源挖掘利用,开展雾凇、雨凇、云海等特色气象景观服务及村落景区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加强新型旅游业态气象服务,建设“临安露营地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露营地灾害性天气(雷电、大风、暴雨、冰雹)预报预警。开展冰雪经济滑雪场服务。对旅游景点的气象灾害风险点进行普查,探索开展青山湖、太湖源、天目山、柳溪江、浙西天路(华浪线、颊浙线)旅游交通安全服务。持续宣传推广中国天然氧吧,积极争创浙江省乡村氧吧、浙江省气候避暑胜地、浙江省康养乡村等气候生态品牌,推动生态气候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动能。(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三)面向生活富裕,优化“吴越名城·幸福临安”气象服务供给。

6.优化普惠性气象服务供给。融入省级“智慧气象”APP,建成面向公众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针对不同服务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产品,实现权威发布、定制服务。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加快提升现代社区(未来乡村)优质气象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加季节性患病风险评估提示,强化康养医疗气象服务,探索开展人群健康气象风险监测预警,提升气象助力卫生健康现代化能力。气象服务融入重大活动筹、办全流程,完善覆盖重大活动申办、筹备、测试、运行全过程的服务体系,提升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气象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卫健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7.推进气象科学知识普及。推进气象科普阵地建设,打造临安气象科普馆山体公园,完成气象科普馆提档升级。持续推动科普品牌创建,建立健全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体系,落实校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扩大科普传播矩阵。提升党政领导干部气象灾害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增强社会公众气象灾害风险意识、自救互救能力和季节性传染病预防能力。(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科协、区应急管理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新锦集团、各镇街)

(四)面向生态良好,提升绿色临安生态大屏障服务水平。

8.开展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专业指挥队伍+社会作业力量”的火箭作业保障机制,发展“常态化火箭作业+高山区烟炉”工作模式,加强“人影基地+一级流动作业点”基础建设保障和人员保障,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部门协作联动工作机制,提高“生态涵养、民生供水、农业抗旱、森林防火”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各镇街)

9.建设生态气象服务保障工程。以天目山、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升级改造生态气象观测站,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气象保障。围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申报工作强化生态气象数据支撑。深化气象、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部门联动机制,优化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测强化突发大气污染扩散应急气象保障,加强污染天气应对、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气象服务,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气象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天目山管理局、区清凉峰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

(五)聚焦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

10.完善精密观测网和台站基础建设。深化共谋共建共享机制,推动部门规划共谋、站址共用、设备共型、数据共享的统筹集约的气象观测体系建设。在灾害易发区及重要站点加密北斗卫星通讯系统,新建毫米波云雷达、微波辐射仪、国家站L波段风廓线雷达,提升垂直探测能力。建设杭州市临安区气象仪器检定中心,建立气象部门主导、社会力量配合的气象装备保障维护模式。实施临安国家气象站电力双路供电改造工程、太阳笔架尖X波段雷达上山道路交安工程和临安西部综合气象探测基地安全提升工程。(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水利水电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国网临安供电公司)

11.健全精准气象预报服务体系。开展X波段雷达组网协同观测产品应用。基于雷达、卫星、垂直廓线等多源数据,开展与临安天气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相适应的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本地释用技术研究。开展灾害性天气智能识别和临近预报预警服务。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责任单位:区气象局)

(六)聚焦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12.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研究型业务带头人培养。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建设,加大高层次气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支持气象科技人员申报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气象部门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纳入地方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委人才办、区人力社保局)

13.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鼓励气象人才申请临安区高层次人才认定,符合条件的气象人才按规定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气象工作,按政策落实气象工作者有关待遇。增加部门预算类的科研经费,深化局企、局校合作,争取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科技力量支持。(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财政局、区科技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组织领导,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规划,细化工作措施,优化推进机制,统筹推进新发展阶段气象现代化建设。

(二)落实责任分工。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照任务分工,强化部门协同、联合推进、创新发展和督查考核,重点针对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建立、项目建设、服务融入和技术支撑等,协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强化要素保障。

完善气象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促进我区气象事业与国家、省、市气象事业协调高质量发展。强化规划、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气象重大工程按期建成并发挥效益。

本意见自2023年11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5年12月31日,由区气象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pdf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0330185/2023-87094
发文字号 临政发〔2023〕122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府办
成文日期 2023-10-19
统一编号 ALAD00-2023-0004
有效性 有效
关联类型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3-10-27
信息来源: 区府办
浏览量: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22〕30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23〕70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快推进全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锚定“产业强区、富民安区、实干兴区”的战略导向,着力构建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为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贡献气象力量。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不断提升气象保护生命安全、赋能生产发展、促进生活富裕、服务生态良好的支撑保障能力,在构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数字气象赋能服务精细化治理、打造立体协同气象精密监测、数字化智能化预报预警业务等方面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到2035年,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气象保障全面融入和支撑临安高质量发展,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面向生命安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1.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机制。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成一专多能气象防灾减灾基层队伍。强化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服务与管理,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提档升级建设。深化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完善防雷安全、气球升放监督管理体系,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推广应用“防雷安全风险码”,强化气象安全执法检查。(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各镇街)

2.健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完善灾害性天气梯次化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机制,纳入全区基层防灾减灾责任人培训。完善面向各级党政负责人、灾害防御责任人高级别气象预警信号直通式报告、“自动叫应”机制以及雨量、风力实况超阈值的靶向报警机制。加强灾害性天气公众防御指引推广应用。强化重大气象灾害防御联合会商和应急演练机制,细化落实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五停”灾害避险机制。推广“数智气象”贯通应用,赋能防灾减灾精准调度。推动气象数据和产品融入全区精细化治理多跨场景应用建设。(责任单位:区防指办、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水利水电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3.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机制。持续拓展新闻媒体、应急广播、通信运营企业等公共发布渠道,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媒体发布机制。畅通手机全网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实现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广泛发布。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立预警短信精准、靶向、快速发送机制。推进“网格+气象”工作,完善网格预警直达、叫应反馈、工作闭环机制,落实强化基层网格气象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再传播职责。(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社会治理中心、区融媒体中心、临安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电信临安分公司、移动临安分公司、联通临安分公司)

(二)面向生产发展,提升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

4.提高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质量。以“天目山宝”品牌建设为抓手,围绕山核桃、竹笋、茶叶、水稻等主导产业,开展作物全生命周期的专题气象服务,完善气候适宜指标和气象致灾指标。建立完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农业气象监测体系。探索农产品气候品质溯源,推进名、特、优农产品气候品质品牌建设。优化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业务,进一步推广山核桃花期降水指数保险,巩固民宿(农家乐)综合保险覆盖率,强化杭州市政策性特色农业主体综合保险气象技术支撑,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农险办、区供销总社、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镇街)

5.深化旅游气象服务保障。围绕“天目叠翠·吴越千年”文旅区域公共品牌,强化全域气象景观资源挖掘利用,开展雾凇、雨凇、云海等特色气象景观服务及村落景区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加强新型旅游业态气象服务,建设“临安露营地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开展露营地灾害性天气(雷电、大风、暴雨、冰雹)预报预警。开展冰雪经济滑雪场服务。对旅游景点的气象灾害风险点进行普查,探索开展青山湖、太湖源、天目山、柳溪江、浙西天路(华浪线、颊浙线)旅游交通安全服务。持续宣传推广中国天然氧吧,积极争创浙江省乡村氧吧、浙江省气候避暑胜地、浙江省康养乡村等气候生态品牌,推动生态气候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动能。(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交通运输局、各镇街)

(三)面向生活富裕,优化“吴越名城·幸福临安”气象服务供给。

6.优化普惠性气象服务供给。融入省级“智慧气象”APP,建成面向公众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针对不同服务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产品,实现权威发布、定制服务。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加快提升现代社区(未来乡村)优质气象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加季节性患病风险评估提示,强化康养医疗气象服务,探索开展人群健康气象风险监测预警,提升气象助力卫生健康现代化能力。气象服务融入重大活动筹、办全流程,完善覆盖重大活动申办、筹备、测试、运行全过程的服务体系,提升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气象服务水平。(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卫健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7.推进气象科学知识普及。推进气象科普阵地建设,打造临安气象科普馆山体公园,完成气象科普馆提档升级。持续推动科普品牌创建,建立健全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体系,落实校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扩大科普传播矩阵。提升党政领导干部气象灾害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增强社会公众气象灾害风险意识、自救互救能力和季节性传染病预防能力。(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科协、区应急管理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新锦集团、各镇街)

(四)面向生态良好,提升绿色临安生态大屏障服务水平。

8.开展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专业指挥队伍+社会作业力量”的火箭作业保障机制,发展“常态化火箭作业+高山区烟炉”工作模式,加强“人影基地+一级流动作业点”基础建设保障和人员保障,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部门协作联动工作机制,提高“生态涵养、民生供水、农业抗旱、森林防火”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应急管理局、各镇街)

9.建设生态气象服务保障工程。以天目山、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升级改造生态气象观测站,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气象保障。围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申报工作强化生态气象数据支撑。深化气象、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部门联动机制,优化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测强化突发大气污染扩散应急气象保障,加强污染天气应对、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气象服务,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气象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天目山管理局、区清凉峰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

(五)聚焦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基础。

10.完善精密观测网和台站基础建设。深化共谋共建共享机制,推动部门规划共谋、站址共用、设备共型、数据共享的统筹集约的气象观测体系建设。在灾害易发区及重要站点加密北斗卫星通讯系统,新建毫米波云雷达、微波辐射仪、国家站L波段风廓线雷达,提升垂直探测能力。建设杭州市临安区气象仪器检定中心,建立气象部门主导、社会力量配合的气象装备保障维护模式。实施临安国家气象站电力双路供电改造工程、太阳笔架尖X波段雷达上山道路交安工程和临安西部综合气象探测基地安全提升工程。(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水利水电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国网临安供电公司)

11.健全精准气象预报服务体系。开展X波段雷达组网协同观测产品应用。基于雷达、卫星、垂直廓线等多源数据,开展与临安天气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相适应的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本地释用技术研究。开展灾害性天气智能识别和临近预报预警服务。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责任单位:区气象局)

(六)聚焦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

12.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研究型业务带头人培养。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建设,加大高层次气象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支持气象科技人员申报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气象部门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纳入地方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委人才办、区人力社保局)

13.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鼓励气象人才申请临安区高层次人才认定,符合条件的气象人才按规定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气象工作,按政策落实气象工作者有关待遇。增加部门预算类的科研经费,深化局企、局校合作,争取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科技力量支持。(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财政局、区科技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组织领导,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规划,细化工作措施,优化推进机制,统筹推进新发展阶段气象现代化建设。

(二)落实责任分工。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照任务分工,强化部门协同、联合推进、创新发展和督查考核,重点针对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建立、项目建设、服务融入和技术支撑等,协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强化要素保障。

完善气象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促进我区气象事业与国家、省、市气象事业协调高质量发展。强化规划、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气象重大工程按期建成并发挥效益。

本意见自2023年11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5年12月31日,由区气象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