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393/2023-659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3-05-18 |
程丽敏、褚孝立、马锂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新常态背景下推进农文商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建议》已交由我局主办,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委组织部,浙江国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现针对你们的建议答复如下:
在新常态背景下推进农文商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我们坚持“农村是主阵地、品牌是助推器、项目是蓄能池、人才是引领力、民宿是突破点”的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启动方案编制,做好顶层设计
以“乡村旅游+”为方向的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是撬动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最有效路径。前期,结合刘捷书记在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报送的《关于农文商旅融合赋能乡村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建议》作出的批示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会同区共富办,围绕“农文商旅融合赋能乡村发展推进共同富裕”主题,深入研究2023年度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农文商旅融合,文旅局已全面启动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编制了《临安区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把握“农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商业是通道,旅游是流量”的系统定位和辩证关系,以天目山系绿水青山的生态基底为主背景,以“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化布局为主阵地,以乡村经营、数字赋能等为主手段,通过资源的统筹整合和要素的靶向集聚,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打造乡村消费业态产品,完善重点环节的关键配套,强化符合现代消费特点的特色服务,打通农文商旅多业跨界融合通道,实现“1+1>2”的叠加赋能效果,真正让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成为临安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动力。
二、加强项目植入,提升政策支持
以构建“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格局为目标,加快推动文旅项目建设。2022年,柳溪江景区浙西三峡段、浙西大峡谷、狐妖小红娘景区提升改造工程竣工,重新恢复营业。2022年度,大明山景区引入了悬崖秋千、彩虹滑道、山野卡丁等新业态,引流效果显著。有序推进万松岭滑雪场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和大明山景区小木屋区域危房修缮改造项目前期工作。青山湖景区积极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完善景区内配套设施,植入水上森林光影秀等新业态,实现优质资源再开发,提升游客体验。2022年8月,临安区於潜“耕织原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33个园区入围第四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2023年2月底,一廊三圈十八景首批示范型村落景区项目完成建设,第二批项目正在筹备项目前期。钱王大酒店改扩建项目、天目山都喜天丽度假酒店项目已建成营业,有效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青山湖万丽酒店、保亿高虹度假村项目、太湖源竹海生态园项目、浙西天路户外圈骑行驿站等项目有序推进中。其中浙西天路户外圈是临安区“一廊三圈十八景”战略布局的重要一圈,也是国兴集团文旅产业板块的核心产品矩阵。近年来,国兴集团立足临安区位优势及资源特点,按照整体布局、系统开发的思路,坚持大项目带动,精心谋划文旅产业发展布局,深入挖掘培育“自然探索”和“吴越文化”两大特色品牌。重点围绕临安西部丰富的文旅资源,以打造“长三角冰雪和户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定位,着力构建大明山滑雪漂流圈、和尚坪滑雪温泉圈、8300天路骑行圈与浙西天路串连成线、协同发展的“三圈一线”新格局。
今年招商引资计划招引10亿元以上的项目1个,1亿元以上酒店或民宿项目2个,3000万元以上文旅项目2个,500万元以上文旅项目6个。目前正在跟北京、上海、西安大唐不夜城等投资商洽谈合作,在项目招引和植入上注入更多力量。
2022年2月,临安区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加大对农文商旅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文商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方面主要从鼓励做大商贸服务业、鼓励商贸项目发展、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和零售商、鼓励农贸市场投资、鼓励文商旅体企业争创示范、支持新业态行业发展等方面设置了专项奖励资金;在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方面主要在引进高端品牌酒店、旅游景区提升、文旅项目发展、创建美食品牌、创建品牌民宿、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文旅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设置了专项奖励资金;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主要从鼓励文化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文化产业持续发展、鼓励文化企业精品创作、支持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交流活动等方面设置了专项奖励资金。另外还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两进两回” 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振兴的意见》,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4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乡村产业人才振兴,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产业人才融资的支持力度,为乡村产业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在未来乡村资金保障方面,目前已明确由区财政兜底,每个未来乡村补助不少于750万元。
三、突出多维融合,做强乡村旅游
2023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争取突破3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争取突破10亿元;农特产品、文创产品销售总额突破1.3亿元;新增6个运营村落,通过村庄经营模式“以商招商”项目超过20个,总投资突破1亿元;进一步提高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对农民增收贡献比率,推动农民人均增收800元,新增直接、间接就业人数超过5000人,推动临安“天目叠翠·吴越千年”文旅区域公共品牌跻身全省区域文旅品牌影响力的“第一方阵”。拟实施以下举措:
1.打造年轻化刺激型新项目。因地制宜开发建设高空悬廊、高空蹦极、山地滑翔、山地越野、林间骑行、秘境剧本杀、丛林穿越、激情漂流、山地攀岩、特色滑雪等“十大年轻化刺激型农文商旅项目”;加快开发建设龙门秘境狮子山攀岩小镇、白牛村水上飞人项目、天目月乡激情漂流、风笑岭剧本杀基地、浙西天路山地骑行、洪村飞盘运动基地等6个年轻群体青睐的融合新项目。
2.培育乡村亲子游基地。发挥临安露营产业领跑优势,提升临安露营品质和吸引力,打造“全国露营郊野度假新胜地”。统筹推进上营村“童趣上营”、白牛村萌宠乐园、郎家村稻田综合体、白牛村星空露营基地等一批村落景区运营建设项目,在全区26家现有露营基地中,筛选培育51Camp临安玲珑露营地等3个以上网红露营地,招引高端露营地品牌1个以上。
3.做深文化研学游业态。打造朱湾村“於术研学基地”、洪村数字诗词博物馆、白牛村工业遗址博物馆、天目山宝示范基地等乡村研学新项目,开发1条串联临安博物馆、杨溪村“忠孝祠堂”、龙门秘境新四军红色文化体验馆、天目山大地之野自然教育基地”的临安乡村文化研学精品线路。
4.提升养生养老游品质。以太湖源、天目山为主要板块,重点推进大山村、白沙村、西游村三大养生养老客群较为集聚乡村的农家乐提升改造,丰富药膳、太极、艾灸等休闲养生业态,推动日均消费均价同比提升10%左右。
5.打造乡土特色餐饮体系。以打造“天目暖锅”为核心,以钱王宴、乡村家宴、市井小吃为支撑的特色餐饮体系,重点推出以“昌化刀削面”为代表的浙西民俗小吃,完善临安特色餐饮设施布局。
6.构建一批民宿小集群。聚合单体民宿力量,把提升民宿高质量发展作为农文商旅融合的一个突破口,培养“民宿共富师”队伍,在10个示范型村落景区探索建立10个民宿经营互助合作集群,搭建花艺、茶艺、传统手工艺等各类专业联盟,融合农事活动,突显文创特色,推广销售渠道,形成“民宿——民宿小集群——民宿小集群联盟——民宿小集群联盟运营商”的双赢互动发展模式。
7.做好本土文创挖掘开发。制定完善临安区文创产品开发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出台1个专项扶持政策,与当地有实力的文创公司合作,重点做好昌化石、天目盏、桃花纸、昌化竹编、天目笋干、青柯鸟笼等系列文创产品的深度开发和营销。
8.策划推出“流动的风景线”。开通杭州城区通往龙门秘境、太湖源、天目山、龙岗大峡谷、湍口湍源村、青山殿村、高坪村等8条农文商旅公交专线,串联沿线的景区、乡村和民宿集群,同时邀请专业视觉创意机构,在车身外面设计包含乡村元素、令人过目难忘的视觉效果,形成流动风景线。将沿线乡村的产品、典故植入在车载电视、公交语音报站之中,引导杭州客流到临安乡村旅游、购物。
9.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条件。开通2条“客货邮”融合线路,同时建设改造6个“一点多能”的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通过与京东快递、顺丰快递、中通快递、菜鸟驿站等物流龙头企业合作,对19个运营乡村实行全覆盖,进一步畅通农村土特商品、文旅产品等中转流通。
10.打造多功能文旅服务驿站。在区内高速服务区、15个国省道普通公路服务站点嵌入农文旅商品展销区、文旅咨询服务窗口、旅游产品形象展示专区、特色乡村美食体验点,集聚农特产品、乡村小吃等特色资源,打造多功能服务驿站。
11.推进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宜居宜游”的理念,新建3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推进4个村创建未来乡村,推进省级“天目叠翠”未来乡村共富示范带建设,配套创建星级农村公厕10座以上。
12.引导乡村开展市场运营。编制完善最新的临安村庄经营招商手册,面向社会公开招选引进10个“会策划、懂市场、有资源”的运营团队,以文创、科技等手段盘活村庄各类闲置的农文旅资源,通过“以商招商”,开发打造“乡村+体育”“乡村+艺术”“乡村+文创”“乡村+酒吧”“乡村+露营”等五类融合新业态。
13.加强公共品牌建设和管理。以全国首个区(县)域文旅公共品牌“天目叠翠·吴越千年”作支撑,以“文博、文艺、文培、文创、文遗、文赏”六类和“吃、住、养、游、购、娱、闲、奇”八类子品牌区分,形成14个子品牌,同时配套建立每类品牌的认定标准、流程,以及针对品牌品质的常态化督察监管、消费投诉、问题整改和奖惩进退机制。通过加强对临安文旅区域公共品牌的塑造、使用与管理,构建“市场诚信+政府背书”的品牌运维模式,保障、维护临安文旅的质量和政府公信力,着力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以品牌保质量、以质量提销量、以销量促共富。建立品牌运维中心。
14.聚力做好品牌宣传营销推广。统筹政企宣传资金、资源,办好湍口镇“索面节”等各类农文商旅全业态推介活动;定期邀请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网络平台达人实地采风,聘请5-10名网红作为临安乡村振兴代言人或推广体验官;投放央视品牌广告、地铁整车广告,并通过与上海等地电影集团对接影视广告植入合作。
15.完善有关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新建12个数字乡村样板村,实施数字乡村集成创新9个;推动红叶指南、龙门秘境等大流量村落景区及周边景区应用旅游预约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流量预警系统、智慧导览系统、“先离场后付费”智能停车系统。
16.推进共富型电商平台建设。推进云上白牛、团圆人、ROSEINN玫瑰里等4个示范类、16个培育类电商直播共富工坊建设。与抖音、美团、饿了么、阿里旅行等大流量市场化电商平台开展战略合作,并接入上级政府搭建的电商公共平台接口。
四、健全培育机制,加强人才建设
深入开展“两进两回”行动,建立人才库,完善适合农文商旅发展的产业人才扶持政策,建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将乡村运营师、民宿共富师、文旅体验师、乡村文化推荐官等相关产业人才和创投团队核心人员纳入区级人才管理体系,落实配套政策,在住房保障、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不断巩固、壮大“乡村运营师”“民宿共富师”队伍。推进乡村与高校合作结对,共建促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科研服务团”,加强对镇街、村干部推进农文商旅融合工作的培训指导,进一步夯实各层级人才保障。同时还要抢抓土地确权工作试点和农村产权交易试点机遇,探索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为社会资本、先进科技下乡腾出用地空间。
最后感谢各位委员对临安农文商旅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
主办领导:何军梁
承 办 人:陈伟洪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