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369/2023-6615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05-25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2号建议的答复
日期:
2023-05-25 16:30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郑应华等6名代表:

你们在区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助推农村消薄化债,实现“8050”目标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由我局主办。首先,对您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表示衷心的感谢!您在助推农村消薄化债,实现“8050”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我局多次实地调研,并就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发展村集体经济等问题开展了探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盘活闲置资产,平台交易促增收

1.充分挖掘村集体所有权能价值。利用区、镇、村三级交易服务体系,借助中介服务平台,全方位、多广角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政策咨询、组织交易及后期业务指导等全流程服务,推动村集体资源线上公开交易。2017年以来全区农村产权交易累计成交565宗,交易额达10.18亿元。2022年1-12月,全区农村产权交易成交216宗,交易额3.14亿元,溢价647万元,溢价率2.1%。

2.摸排闲置国有资产,牵线搭桥促增收。区农业农村局于2021年12月对全区村集体范围内国有闲置资产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将初步调查情况与各部门、镇(街道)一一核实,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村集体范围内国有资产252处,占地面积887632.265平方米,建筑面积577809.46平方米,其中闲置资产121处,占地面积366753平方米,建筑面积119591.5平方米。目前,部分闲置粮仓已划归村集体使用,增加村集体收入。

二、编制一村一策,农旅品牌两手抓

1.压实镇街、村的集体增收主体责任。对照市级目标任务,紧紧围绕“一镇一品”、“一村一策”,充分挖掘资源,切实谋划好各自的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村集体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层层签订责任状,坚定集体增收破难攻坚决心,利用财政专项资金扶持传统产业、发掘新兴产业,有效实现集体增收。围绕部分增收难度较大的重点村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村集体参与山核桃、竹材、茶叶等主导产业生产管理促增收,通过村集体流转、农户承包经营权退出等举措,实施规模化经营。

2.通过村落运营激活乡土资源。在开展村落运营的村集体,运营商充分展现了将“绿水青山”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创造力,指南村村委每年可拿到运营公司50万元/年承包款;月亮桥村村委每年可从出租的房屋中取得可观的收益等,全区各运营村落通过市场化运营正在让美丽的乡村风景更有“钱景”。在现有指南村、月亮桥村、洪村等运营村落中,由于产业的兴旺,新业态的注入,村民们曾经空闲的生活忽然就翻篇到一种创富的忙碌和喜悦。农村的一切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化变现,原先被遗忘、弃之角落的老宅、牛棚、古迹、老物件等等竟然成了能带来收益的“宝贝”。原先只绕着自家灶台的家庭主妇,经过政府组织的“妈妈的味道”共富实训班成了声名远播的“厨娘”。

3.以品牌促共富,推动村集体发展。以“天目山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载体,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着力打造“天目山宝+”新模式。围绕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以“亮特色、抓创新、上规模、拓市场”为重点,通过规范品牌管理、强化品牌服务、加大品牌营销、拓展品牌影响,着力在线上线下平台搭建、渠道拓展、广告投放、品质把控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天目山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标识度和影响力,加快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采取“产业联合+”模式,搭建生产合作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引导特色优势产业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道路。

三、整合多方资源,齐心协力谋发展

1.盘活社有资产,增加造血功能。通过寻找租赁市场,开展租赁业务,进行闲置资产再利用。把房屋、场地整体或分散租赁给个人、企业,资产得到利用且投入管理成本少。公开拍卖盘活资产。对已不适宜开展经营、办厂、租赁等业务,但土地有利用价值的资产,可以通过依法公开拍卖的方式,实现价值最大化,盘活闲置资产。

2.以天目共富帮共体形式,整合资源促发展。以区领导、机关部门、企业(银行)结对帮促形式,着力拓宽帮促领域、整合帮促资源、创新帮促机制。一是由联系区领导一对一或一对多联系帮促村,根据村需求统筹协调区内外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帮促。牵头责任部门会同其他帮促力量和镇驻村团队,摸清帮促村发展“家底”,重点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低收入农户增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内容,有针对性制定帮促计划,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1次到帮促村调研指导,整合确定区内外帮富资源。二是通过“企业+村集体”形式,引导村企双方以合资合作、投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强村公司运营等,盘活资源资产,激发村级各类资源要素活力;开展农产品进企业活动,鼓励企业和帮促村签订直供直销和长期供货合同,优先采购帮促村农产品,根据需求,引导开展订单式种养,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根据帮促村实际,优先把帮促村作为主题党日、职工疗休养、团队建设等活动首选地。鼓励企业优先吸纳帮促村闲置劳动力就业,与低收入农户开展帮富结对,开展助医助学和支出性贫困救助等公益活动,每年开展走访慰问。三是鼓励农商银行积极为帮促村提供融资、担保、保险、小额信贷等支农惠农服务,量身打造“共富贷”等金融产品,扩大小微贷款服务覆盖面,满足农村不同主体的贷款需求。四是协调发挥新乡贤基金作用,支持帮促村明确新乡贤基金支持项目,组织乡贤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村经济发展等,推动项目回归、资金回流、信息回传、技术回援、人才回乡,推进共富资源持续流入帮促村。健全乡贤参与机制,吸纳乡贤参加帮促村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征求对帮促村发展的意见建议,吸引乡贤回乡创业,助力建设共富工坊,帮助提供就业岗位。

3.培育主导产业,鼓励特色发展。产业发展,政策先行,为更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有效贯彻落实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临安制定并实施了《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乡村产业扶持力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区位优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乡镇建设,突出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着力发展山核桃、竹笋、茶叶、蔬菜、畜牧五大主导产业,打造旱粮、水产、水果、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做强太湖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岛石山核桃特色小镇、清凉峰蔬菜强镇等一批主导产业引领镇,加快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发展。今年将重点推进太阳国家级特色农业强镇、板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市级“浙西雪乡”“天目粮仓”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创建。

承办领导:王向荣

承 办 人:戴建军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28日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369/2023-6615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05-25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5-25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郑应华等6名代表:

你们在区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助推农村消薄化债,实现“8050”目标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由我局主办。首先,对您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表示衷心的感谢!您在助推农村消薄化债,实现“8050”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我局多次实地调研,并就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发展村集体经济等问题开展了探讨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盘活闲置资产,平台交易促增收

1.充分挖掘村集体所有权能价值。利用区、镇、村三级交易服务体系,借助中介服务平台,全方位、多广角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政策咨询、组织交易及后期业务指导等全流程服务,推动村集体资源线上公开交易。2017年以来全区农村产权交易累计成交565宗,交易额达10.18亿元。2022年1-12月,全区农村产权交易成交216宗,交易额3.14亿元,溢价647万元,溢价率2.1%。

2.摸排闲置国有资产,牵线搭桥促增收。区农业农村局于2021年12月对全区村集体范围内国有闲置资产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将初步调查情况与各部门、镇(街道)一一核实,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村集体范围内国有资产252处,占地面积887632.265平方米,建筑面积577809.46平方米,其中闲置资产121处,占地面积366753平方米,建筑面积119591.5平方米。目前,部分闲置粮仓已划归村集体使用,增加村集体收入。

二、编制一村一策,农旅品牌两手抓

1.压实镇街、村的集体增收主体责任。对照市级目标任务,紧紧围绕“一镇一品”、“一村一策”,充分挖掘资源,切实谋划好各自的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村集体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层层签订责任状,坚定集体增收破难攻坚决心,利用财政专项资金扶持传统产业、发掘新兴产业,有效实现集体增收。围绕部分增收难度较大的重点村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村集体参与山核桃、竹材、茶叶等主导产业生产管理促增收,通过村集体流转、农户承包经营权退出等举措,实施规模化经营。

2.通过村落运营激活乡土资源。在开展村落运营的村集体,运营商充分展现了将“绿水青山”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创造力,指南村村委每年可拿到运营公司50万元/年承包款;月亮桥村村委每年可从出租的房屋中取得可观的收益等,全区各运营村落通过市场化运营正在让美丽的乡村风景更有“钱景”。在现有指南村、月亮桥村、洪村等运营村落中,由于产业的兴旺,新业态的注入,村民们曾经空闲的生活忽然就翻篇到一种创富的忙碌和喜悦。农村的一切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化变现,原先被遗忘、弃之角落的老宅、牛棚、古迹、老物件等等竟然成了能带来收益的“宝贝”。原先只绕着自家灶台的家庭主妇,经过政府组织的“妈妈的味道”共富实训班成了声名远播的“厨娘”。

3.以品牌促共富,推动村集体发展。以“天目山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载体,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着力打造“天目山宝+”新模式。围绕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以“亮特色、抓创新、上规模、拓市场”为重点,通过规范品牌管理、强化品牌服务、加大品牌营销、拓展品牌影响,着力在线上线下平台搭建、渠道拓展、广告投放、品质把控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天目山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标识度和影响力,加快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采取“产业联合+”模式,搭建生产合作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引导特色优势产业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道路。

三、整合多方资源,齐心协力谋发展

1.盘活社有资产,增加造血功能。通过寻找租赁市场,开展租赁业务,进行闲置资产再利用。把房屋、场地整体或分散租赁给个人、企业,资产得到利用且投入管理成本少。公开拍卖盘活资产。对已不适宜开展经营、办厂、租赁等业务,但土地有利用价值的资产,可以通过依法公开拍卖的方式,实现价值最大化,盘活闲置资产。

2.以天目共富帮共体形式,整合资源促发展。以区领导、机关部门、企业(银行)结对帮促形式,着力拓宽帮促领域、整合帮促资源、创新帮促机制。一是由联系区领导一对一或一对多联系帮促村,根据村需求统筹协调区内外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帮促。牵头责任部门会同其他帮促力量和镇驻村团队,摸清帮促村发展“家底”,重点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低收入农户增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内容,有针对性制定帮促计划,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1次到帮促村调研指导,整合确定区内外帮富资源。二是通过“企业+村集体”形式,引导村企双方以合资合作、投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强村公司运营等,盘活资源资产,激发村级各类资源要素活力;开展农产品进企业活动,鼓励企业和帮促村签订直供直销和长期供货合同,优先采购帮促村农产品,根据需求,引导开展订单式种养,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根据帮促村实际,优先把帮促村作为主题党日、职工疗休养、团队建设等活动首选地。鼓励企业优先吸纳帮促村闲置劳动力就业,与低收入农户开展帮富结对,开展助医助学和支出性贫困救助等公益活动,每年开展走访慰问。三是鼓励农商银行积极为帮促村提供融资、担保、保险、小额信贷等支农惠农服务,量身打造“共富贷”等金融产品,扩大小微贷款服务覆盖面,满足农村不同主体的贷款需求。四是协调发挥新乡贤基金作用,支持帮促村明确新乡贤基金支持项目,组织乡贤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村经济发展等,推动项目回归、资金回流、信息回传、技术回援、人才回乡,推进共富资源持续流入帮促村。健全乡贤参与机制,吸纳乡贤参加帮促村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征求对帮促村发展的意见建议,吸引乡贤回乡创业,助力建设共富工坊,帮助提供就业岗位。

3.培育主导产业,鼓励特色发展。产业发展,政策先行,为更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有效贯彻落实农业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临安制定并实施了《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乡村产业扶持力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区位优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乡镇建设,突出培育“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着力发展山核桃、竹笋、茶叶、蔬菜、畜牧五大主导产业,打造旱粮、水产、水果、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做强太湖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岛石山核桃特色小镇、清凉峰蔬菜强镇等一批主导产业引领镇,加快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发展。今年将重点推进太阳国家级特色农业强镇、板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市级“浙西雪乡”“天目粮仓”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创建。

承办领导:王向荣

承 办 人:戴建军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