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369/2023-6615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05-25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5号建议的答复
日期:
2023-05-25 16:38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李生平等7名代表:

你们在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第065号建议《关于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已交我局办理。首先十分感谢你们高度关注和重视临安的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你们以河桥镇多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为例,分享了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还存在三个不平衡和三个不到位。三个不平衡:从全区层面来看,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集镇范围和外围乡村发展不平衡;从美丽乡村建成村来看,核心区域与村庄边缘发展不平衡;三个不到位:一是基础设施不够到位,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戚戚相关的路、电、气、水等配套设施还不尽完善;二是长效运维不够到位,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型升级的通道还没有完全打通;三是整体意识不够到位,全域化美美与共的发展意识和工作思路还有所欠缺。同时你们提出聚焦“环境” ,推动基础设施再提升;聚焦“数字” ,打造未来乡村新样本;聚焦“产业” ,增添富民增收新动能等三方面建议,我们完全予以采纳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为办理好本建议,我局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包办。2月27日下午,我局承办科室就与领衔人李生平电话沟通,大致了解本建议本意;4月4日由分管领导带队又赴河桥镇与代表成员见面,听取各代表真实想法,全面系统了解建议精神实质。现将办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聚焦“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再提升”建议的答复

你们建议以“迎亚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有机结合清洁乡村、农村公厕、垃圾分类、清洁庭院等单项,持续推进美丽村社创建。美丽村社创建是我区去年开始的幸福村社创建一份子,通过一年的实践,激发了各镇街村的主观能动性,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今年将继续推行此项行动,我们也对创建指标进行完善,增加了农村移风易俗改革和涉林违法图斑整改两大指标,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争取保留上一年的好成绩。

你们建议美丽乡村节点建设、美丽庭院向村庄边缘延伸,新一轮美丽乡村可以在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自然村全覆盖。根据《临安区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文件精神,从2020起实施新一轮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紧紧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杆线等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等建设内容,坚持设计、建设、管理、经营并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广经营村庄好做法。此轮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我区共投入5.39亿资金,在全省率先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行政村全覆盖,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普惠制,但仅限于行政村覆盖,为了向自然村延伸,我们又出台了《杭州市临安区关于深化“千万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临政办【2022】13号)文件,目的也在此,但有个过程,望你们理解。

二、关于“聚焦“数字” ,打造未来乡村新样本。”建议的答复

在《杭州市临安区关于深化“千万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临政办【2022】13号)文件中已明确,到2025年,全区美丽乡村建设位居省内领先水平,所有行政村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三分之二以上村创建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数字乡村样板镇(村)50个,打造未来乡村20个以上。财政部门每年统筹不少于7000万元对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予以补助(其中精品村补助150万元,数字乡村补助150万元,未来乡村补助750万元)。

未来乡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迭代升级版,起示范引领作用。省里已出台相应的认定标准,围绕“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重点打造九大场景,目的就是切实从便民服务、社会治理、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多方面实现城乡一体的协同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区计划打造未来乡村20个以上,创建期为两年,其中2021和2022年度分别各创建6个,2023年度创建5个。河桥村已列入2023年度未来乡村创建,希望镇村能把握好这次机会,争创省级先进。

三、关于“聚焦“产业” ,增添富民增收新动能”建议的答复

近年来,文旅局大力推进指南村、月亮桥村、洪村等24个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工作。以市场化运营和做大乡村经济蛋糕为目标,政府搭建汇聚乡村共同富裕各种力量的大平台。改变单一行政力量推动的传统格局,在市场化运营中,政府、运营商、投资商、村集体、村民、专家等利益相关者找到各自定位并各显神通。各方角色定位准确,村民是“主人”,村委会是“股东”,乡村运营商是“主角”,投资商是“配角”,专家是“师爷”,政府部门是跑龙套服务的“考官”。为乡村共同富裕发展导入了更敏感、更灵活的市场机制,燃起了乡村集体经济向共富经济跃升的“星星之火”。 所涉及村庄“两进两回”农民受益颇多,全区实现旅游收入4.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1.2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8930万元,“以商招商”落地项目102 个,增加村民就业1200余人,吸引返乡青年800余名。 

下一步,文旅局将按照《临安区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产业融合发展原则,以“农(林)旅结合、工旅联动、文旅互融、体旅互动”为理念,构建以旅游产业为中心的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现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其他产业支撑旅游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实现全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四位一体”提升。同时,加强运营招引,提升村庄经营水平。

承办领导:汪民强

承 办 人:陈生东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25日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369/2023-6615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05-25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5-25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李生平等7名代表:

你们在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第065号建议《关于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已交我局办理。首先十分感谢你们高度关注和重视临安的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你们以河桥镇多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为例,分享了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还存在三个不平衡和三个不到位。三个不平衡:从全区层面来看,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集镇范围和外围乡村发展不平衡;从美丽乡村建成村来看,核心区域与村庄边缘发展不平衡;三个不到位:一是基础设施不够到位,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戚戚相关的路、电、气、水等配套设施还不尽完善;二是长效运维不够到位,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型升级的通道还没有完全打通;三是整体意识不够到位,全域化美美与共的发展意识和工作思路还有所欠缺。同时你们提出聚焦“环境” ,推动基础设施再提升;聚焦“数字” ,打造未来乡村新样本;聚焦“产业” ,增添富民增收新动能等三方面建议,我们完全予以采纳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为办理好本建议,我局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包办。2月27日下午,我局承办科室就与领衔人李生平电话沟通,大致了解本建议本意;4月4日由分管领导带队又赴河桥镇与代表成员见面,听取各代表真实想法,全面系统了解建议精神实质。现将办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聚焦“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再提升”建议的答复

你们建议以“迎亚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有机结合清洁乡村、农村公厕、垃圾分类、清洁庭院等单项,持续推进美丽村社创建。美丽村社创建是我区去年开始的幸福村社创建一份子,通过一年的实践,激发了各镇街村的主观能动性,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今年将继续推行此项行动,我们也对创建指标进行完善,增加了农村移风易俗改革和涉林违法图斑整改两大指标,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争取保留上一年的好成绩。

你们建议美丽乡村节点建设、美丽庭院向村庄边缘延伸,新一轮美丽乡村可以在行政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自然村全覆盖。根据《临安区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文件精神,从2020起实施新一轮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紧紧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杆线等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等建设内容,坚持设计、建设、管理、经营并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广经营村庄好做法。此轮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我区共投入5.39亿资金,在全省率先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行政村全覆盖,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普惠制,但仅限于行政村覆盖,为了向自然村延伸,我们又出台了《杭州市临安区关于深化“千万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临政办【2022】13号)文件,目的也在此,但有个过程,望你们理解。

二、关于“聚焦“数字” ,打造未来乡村新样本。”建议的答复

在《杭州市临安区关于深化“千万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临政办【2022】13号)文件中已明确,到2025年,全区美丽乡村建设位居省内领先水平,所有行政村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三分之二以上村创建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数字乡村样板镇(村)50个,打造未来乡村20个以上。财政部门每年统筹不少于7000万元对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予以补助(其中精品村补助150万元,数字乡村补助150万元,未来乡村补助750万元)。

未来乡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迭代升级版,起示范引领作用。省里已出台相应的认定标准,围绕“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重点打造九大场景,目的就是切实从便民服务、社会治理、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多方面实现城乡一体的协同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区计划打造未来乡村20个以上,创建期为两年,其中2021和2022年度分别各创建6个,2023年度创建5个。河桥村已列入2023年度未来乡村创建,希望镇村能把握好这次机会,争创省级先进。

三、关于“聚焦“产业” ,增添富民增收新动能”建议的答复

近年来,文旅局大力推进指南村、月亮桥村、洪村等24个村落景区市场化运营工作。以市场化运营和做大乡村经济蛋糕为目标,政府搭建汇聚乡村共同富裕各种力量的大平台。改变单一行政力量推动的传统格局,在市场化运营中,政府、运营商、投资商、村集体、村民、专家等利益相关者找到各自定位并各显神通。各方角色定位准确,村民是“主人”,村委会是“股东”,乡村运营商是“主角”,投资商是“配角”,专家是“师爷”,政府部门是跑龙套服务的“考官”。为乡村共同富裕发展导入了更敏感、更灵活的市场机制,燃起了乡村集体经济向共富经济跃升的“星星之火”。 所涉及村庄“两进两回”农民受益颇多,全区实现旅游收入4.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1.2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8930万元,“以商招商”落地项目102 个,增加村民就业1200余人,吸引返乡青年800余名。 

下一步,文旅局将按照《临安区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产业融合发展原则,以“农(林)旅结合、工旅联动、文旅互融、体旅互动”为理念,构建以旅游产业为中心的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现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其他产业支撑旅游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实现全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四位一体”提升。同时,加强运营招引,提升村庄经营水平。

承办领导:汪民强

承 办 人:陈生东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