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131/2023-6635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 发文日期 | 2023-05-30 |
黄小兵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重视‘产业强区’推进中民营经济人士关注的企业健康发展若干问题的建议”,已由区政府转交我局牵头办理,感谢您对临安企业健康发展方面问题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几点宝贵意见,我们会同区工商联、区商务局、区委组织部等协办单位共同会商,现将提案办理情况复函如下:
一、关于完善政策,加大人才招引力度的建议。
1.更新出台人才政策。迭代升级“人才高地20条政策”,打造“1+1+N”全区人才政策体系,以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为抓手,以产业强区战略为引领,紧紧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周期发展,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全方位融入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发展,不断为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出台“人才礼遇8条”政策,完善升级交通出行、住宿餐饮、休闲健身、教育健康、住房保障、走访慰问等礼遇人才政策。针对民营企业如何健康发展,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营造临商健康成长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通知》《关于建立临安区重点企业直通车机制的通知》等,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作用,推进助企纾困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帮助企业提振信心、渡过难关,助力民营经济稳中提质。
2.积极拓展引才渠道。一是强化以产引才,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充分发挥深圳廊湾孵化器、滨河产业园、天目医药港孵化园的引才作用,加快招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落地孵化。二是强化以才引才,用好硅谷系、浙大系、海康系等高层次人才朋友圈资源,多渠道广范围招引人才。三是强化赛会引才,办好人才山乡荟等大型赛会活动。2022年举办了临安区“招才引智、人才强区”企业学习论坛暨金牌人力资源管理师训练营、“青春由你·创享未来”临安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论坛、“青年创客荟”天目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优质项目落地临安、扎根临安,为临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下一步,充分利用青山湖科技城和锦南新城两个平台的优势资源,举办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创业创新大赛,针对工程师群体,举办工程师联盟活动,凝聚人心促进高质量发展。组织对接会、洽谈会等,促进企业间的产业对接、跨界合作,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迭代升级“人才高地20条政策”也将于6月份前正式出台。
二、关于优化机制,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的建议。
1.构建交流合作平台,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区进一步加大与国内985、211高校的交流联系,积极引进“双一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2022年,我区与浙江工业大学签订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协议,组织开展了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青山湖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发布会。
2.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组织我区的企业走进高校院所,参观高校的实验室、了解高校的技术成果,开展项目对接交流。聚焦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方向,紧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升级需求,征集揭榜挂帅技术难题项目50项。组织企业参加2022杭州市“揭榜挂帅全球引才”科洽会,征集发榜项目5个,发榜我区企业生物医药技术难题1个、签约项目1个。
3.落实政策兑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22年赴浙江农林大学开展技术交易与创新券政策宣讲,同时结合双线“三服务”活动在走访服务企业的过程中,积极宣传创新券等政策,组织开展创新券申领、使用、兑现指导工作。全年共兑现创新券补助资金500余万元,惠及100余家企业;兑现产学研合作项目补助资金530余万元,涉及企业18家。
2023年,我们将立足临安的产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继续加大与各类高等院校、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的对接交流,为企业和院校牵线搭桥,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继续对全区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项目进行政策支持。联合相关高校,分产业分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发布,让企业能多方面地了解高校的科技资源。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产学研交流活动、高校专家临安行、临安企业走进高校实验室等活动,为企业和高校院所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三、关于转变观念,招大与培育并重的建议。
1.招商引资再发力。立足临安实际和比较优势,聚焦“4+2”重点产业抓招引,采用基金招、驻点招、中介招等多种招商模式,推动全区所有部门、镇街开展项目招引落地的攻坚比拼,2022年全区共落地产业项目40个,亿元以上制造业固投类项目32个,其中10亿元以上制造业固投类项目6个;亿元以上服务业固投类项目6个,其中10亿元以上服务业固投类项目2个;亿元以上服务业注册类项目2个,其中10亿元以上服务业注册类1个。
2.优服务育主体。一是强化主体培育。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2022年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1家,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加大小微企业园建设,科技城森湖科创园列入创建省级小微园,加快建设於潜复合装饰材料产业园。二是鼓励创新发展,2022年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认定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6个、首台(套)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指标5项、首次国内新材料2项,认定4项首台(套)装备,其中2项获国内首台套,推荐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11个。三是深化助企服务。2022年“三服务”突出“千名干部助千企”主题,构建以“1个专班、18个联络组、527名助企服务员”为主体的“1+18+N”工作体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并建立“重点企业直通车”机制,在政企互联、政企畅行和政企通文等方面真正密切政企联动。全年共收集企业诉求1680条,办结率97.86%,兑现惠企资金66.9亿元,其中减负降本32.54亿元。
下一步积极开展招商专场活动,统筹全区重大招商活动(会议)和全区出境出省招商活动,开展中介招商,借力基金、知名律所、商协会等中介机构,进一步扩大招商朋友圈,建立深层次合作关系,搭好网络渠道。开展“项目引落攻坚战”专项行动大比拼活动,围绕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聚集总部、科技、楼宇等12个产业赛道,对重点产业项目的招引落地进行跟踪服务,进一步扎实推进招商工作。同时,完善优质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建立省、区级“专精特新”类企业培育库和亿元级企业培育库,积极开展“单项冠军”、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隐形冠军”、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工作。
四、关于强化举措,扩充关爱企业家“大礼包”的建议。
1.天目红盟亮初心。区工商联牵头组织工商联会员企业组建13个组团帮扶机构,参与结对的13个村建立具有当地党建红盟特色的“天目共富红盟”,充分发挥共富指导员的联络协调作用和红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搭建活动平台,推动党建与共富帮扶协同落实、共同推进。完成镇街商会党组织全覆盖,截止目前已经有7家商会成立党组织,明确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提升民企党建水平,加快推进基层商会党组织和工作规范化建设。
2.企业直通畅渠道。为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切实提升服务企业精准度,建立我区重点企业直通车工作机制,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三服务”活动,构建政企间常态化互联交流机制,向重点企业制作发放联系卡,为杭叉集团、浙江万马股份等36家重点企业的指定车辆办理区政府大院通行证,方便企业办理事务及工作对接,还为重点企业开设行文通道,重点企业可对生产发展、项目审批、用能用地和资金融通等发展中面临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见建议行文直送区委、区政府进行批示交办。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娘家人”的作用,关心关爱企业家身心健康,今年8月份将组织120多位企业家赴杭州树兰医院开展健康体检活动,还将长期为企业家们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咨询与指导,为企业家搭建在线健康服务平台。组织“亲情直通车·临商茶叙”活动6次,邀请区委书记亲自参加,与企业家们面对面研究和分析全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约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提出推动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
五、关于青蓝接力,强化新生代企业家培养的建议。
1.加强宣传、注重舆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2005年,由区工商联牵头,成立了临安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首届会员54人。在区委统战部的关心和区工商联的指导下,区新企联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包括组织会员赴上海一大遗址、嘉兴南湖、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等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加市区组织的新生代企业家培训和企业考察学习,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参与疫情防控捐赠和东西部结对帮扶等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举办沙龙、论坛,开展生日慰问、会员互访,密切会员间的联系,为我区新生代企业家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成长的平台。至2021年11月换届后,会员总数达129人。期间,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陈娜,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楼金山等多次走访新企联,与新企联会员开展座谈交流。2022年,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杭州金盟道路设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成龙入选为临安区“最美统战人物·最美临商”。
2.关心关爱、促进成长,切实提高社会地位。围绕产业强区发展,加大新生代企业家政治安排力度,在十届政协委员中有19名新生代企业家,同时积极推荐优秀的新生代企业家作为人大代表候选人,为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创建平台。在新一届工商联领导班子中,新生代企业家占工商联执委会人数32.8%。积极举荐优秀的新生代企业家担任特约监督员、特约检察员等,充分发挥新生代企业家在社会公益事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激发更多的新生代企业家向上向善。2022年在浙江大学举办新生代企业家综合素能提升研修班,38位新生代企业家参加本次研修班,另外还选派8位新生代企业家赴杭州市工商联组织的“品质杭商”研修班学习。
下一步将继续实施“临商青蓝接力3830工程”,整合区有关部门培训资源,实施“天目之鹰”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培育计划,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培养30名左右领军新生代企业家,80名左右骨干新生代企业家,辐射300名左右新生代企业家,加快打造一支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企业发展工作关心与支持,同时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加督促和指导。
承办领导:顾小晶
承 办 人:毛燕红
联系电话:89541415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21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