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596/2023-6639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科技局 发文日期 2023-05-31
统一编号 有效性
关于区政协第十届第二次会议第224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3-05-31 10:36
来源:
区科技局
浏览量:

尊敬的叶剑委员:

您在临安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感谢您对临安区科技工作的关注。我局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主体的目标,不断深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全区有效国高企从2017年的107家增长到目前的542家,国高企队伍的壮大,带动了关键科技指标全面提升。上年度,我区创新指数为182.8,位居全省第17位,创历史新高,且连续三年跻身全省创新综合实力第一方阵;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3.56%(居全市第6位),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为33.42家(居全省第3位),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1%(居全省第8位)。今年,我区聚焦“产业强区”首位战略,坚持做强做优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两大主平台,积极推进全省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和杭州市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一、努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

1.深入实施“大孵化器”战略。我区科技孵化平台发展起步较早,于2002年启动孵化器建设,2008年创建了全区第一家国家级孵化器,处于全省前列(早于萧山、余杭)。2016年临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大孵化器”战略,科技孵化平台快速发展。目前,全区拥有各类科技孵化平台24家,其中市级及以上13家(国家级5家、省级3家、市级5家);市级以上孵化平台面积达8.5万平方米。同时,围绕“工创园、硬科技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等“六大园”建设目标,我区着力打造天煌科技园、森湖产业园、天目医药港医药小微园等加速园区,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省级小微园11家,“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我区大孵化器建设持续推进,网易孵化器、乌镇街孵化器、LinkPark产业社区等孵化器正式运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两大平台主引擎作用,围绕轻轨站双子楼、滨河产业社区、省科技厅孵化基地等重点楼宇打造新兴产业孵化集群,扎实推进天目医药港提质扩容,进一步推动孵化平台高标准建设。

2.出台区级研发投入补助政策。近年来,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区相继出台了《杭州市临安区复合装饰材料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19—2021年)》、《杭州市临安区光电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专项政策,明确对相关产业企业最高按照研发投入增量部分的25%进行补助,每家企业当年最高200万元。2022年,全区31家复合装饰材料企业和7家光电企业获得研发投入补助共计912.49万元。2021年,全区出台了《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兴区的若干政策意见》(临经信综〔2021〕14号),文件中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按其上年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量部分的25%予以补助,单个企业最高补助200万元”。2022年,全区99家企业享受了该项政策,获得研发投入补助6733.42万元。今年,为打好产业强区“产业转型升级战”,推进电线电缆、复合装饰材料、光电三大特色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全区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政策,对三大传统产业企业首次开展研发活动的,拟出台奖励措施。

二、精准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和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的“两清零”工作,服务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2022年,全区新增亿元以上企业20家、十亿元企业2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34家;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4家。今年,我区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升级版,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以上,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创新型企业开天辟地”的发展态势。

1.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全区建有各级企业研发机构219家,其中,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7家;全区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为46.75%,全省排名第21位。2022年,全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立项1项,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项目立项4项,杭州市人工智能、双碳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4项。今年,我区征集申报了杭州市级研发中心33家,其中通过专家评审的25家,同时,通过走访摸排省级企业研发机构拟创建单位6家。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创建工作,服务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提升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近年来,我局结合“三服务”大走访活动,建立了局领导带队、全员参与的科技服务小分队,通过实地上门辅导、科技政策宣讲、研发费用归集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推进规上企业“高新化”。上年度,我区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企业占比为43.36%,较上年提升13.48个百分点,提升度全省第7位。2022年,全区732家规上企业中有337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我局将继续以推进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和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动态“两清零”为抓手,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和实地走访辅导力度,不断提升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

3.不断夯实创新人才支撑。目前,我局已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4所高校合作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通过定期开展科技成果发布和企业技术难题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柔性引才。迭代升级全区人才引育政策,进一步提升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政策,强化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扶持培育政策;支持行业实用型人才自主引进与培育工作,在现有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向用人主体进行认定授权,建立用人主体认可、评价方式科学、认定程序规范的人才自主评定管理机制;实施“天目星火”计划,更大力度吸引大学毕业生来临创业就业。优化高层次人才项目支持机制,重点引进一批高端装备、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今年,区人才办正在研究制定、完善新一轮人才政策。

三、持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1.持续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一是加快推进工业平台有机更新和扩容。2022年,全区全面整合现有工业平台,推动产业向“1+3”主平台集聚,重点聚焦“五片区”拓展和“六大园”提质,拆出空间1244亩,拓展产业空间3027亩,工业园区完成供地1350亩,“六大园”建设成效初显。二是建立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为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优质科技型企业集聚,我局建立了企业创新积分制评价体系,每年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能力评价,评选出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在区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创新政策、土地指标、科技金融等资源配置中向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倾斜。

2.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近年来,全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政府引导产业基金已投资了9家企业,投入资金1.1亿元,且全部投向科技型企业。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2022年,区科技局成功打造了科技企业贷款风险池基金2.0版本,新增合作银行5家,累计支持35家科技型企业获得风险池基金贷款1.445亿元。针对风险池基金贷款的企业出台了贴息补助政策,即对获得风险池基金贷款的企业按上一年度12月份LPR结算产生利息额的50%进行补助。今年,为了降低初创企业的创业风险,区科技局联合太平洋财险为孵化企业量身打造创业保险,建立了全省首个科技企业创业保险试点,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您对科技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同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督促和指导。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596/2023-66398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科技局
发文日期 2023-05-31
关于区政协第十届第二次会议第224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3-05-31
信息来源: 区科技局
浏览量:

尊敬的叶剑委员:

您在临安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感谢您对临安区科技工作的关注。我局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发展壮大科技创新主体的目标,不断深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全区有效国高企从2017年的107家增长到目前的542家,国高企队伍的壮大,带动了关键科技指标全面提升。上年度,我区创新指数为182.8,位居全省第17位,创历史新高,且连续三年跻身全省创新综合实力第一方阵;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3.56%(居全市第6位),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为33.42家(居全省第3位),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1%(居全省第8位)。今年,我区聚焦“产业强区”首位战略,坚持做强做优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两大主平台,积极推进全省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和杭州市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一、努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

1.深入实施“大孵化器”战略。我区科技孵化平台发展起步较早,于2002年启动孵化器建设,2008年创建了全区第一家国家级孵化器,处于全省前列(早于萧山、余杭)。2016年临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大孵化器”战略,科技孵化平台快速发展。目前,全区拥有各类科技孵化平台24家,其中市级及以上13家(国家级5家、省级3家、市级5家);市级以上孵化平台面积达8.5万平方米。同时,围绕“工创园、硬科技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等“六大园”建设目标,我区着力打造天煌科技园、森湖产业园、天目医药港医药小微园等加速园区,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省级小微园11家,“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高新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我区大孵化器建设持续推进,网易孵化器、乌镇街孵化器、LinkPark产业社区等孵化器正式运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两大平台主引擎作用,围绕轻轨站双子楼、滨河产业社区、省科技厅孵化基地等重点楼宇打造新兴产业孵化集群,扎实推进天目医药港提质扩容,进一步推动孵化平台高标准建设。

2.出台区级研发投入补助政策。近年来,为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区相继出台了《杭州市临安区复合装饰材料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19—2021年)》、《杭州市临安区光电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专项政策,明确对相关产业企业最高按照研发投入增量部分的25%进行补助,每家企业当年最高200万元。2022年,全区31家复合装饰材料企业和7家光电企业获得研发投入补助共计912.49万元。2021年,全区出台了《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兴区的若干政策意见》(临经信综〔2021〕14号),文件中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按其上年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量部分的25%予以补助,单个企业最高补助200万元”。2022年,全区99家企业享受了该项政策,获得研发投入补助6733.42万元。今年,为打好产业强区“产业转型升级战”,推进电线电缆、复合装饰材料、光电三大特色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全区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政策,对三大传统产业企业首次开展研发活动的,拟出台奖励措施。

二、精准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和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的“两清零”工作,服务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2022年,全区新增亿元以上企业20家、十亿元企业2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34家;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4家。今年,我区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升级版,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以上,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创新型企业开天辟地”的发展态势。

1.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全区建有各级企业研发机构219家,其中,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6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7家;全区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为46.75%,全省排名第21位。2022年,全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立项1项,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项目立项4项,杭州市人工智能、双碳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4项。今年,我区征集申报了杭州市级研发中心33家,其中通过专家评审的25家,同时,通过走访摸排省级企业研发机构拟创建单位6家。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创建工作,服务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提升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近年来,我局结合“三服务”大走访活动,建立了局领导带队、全员参与的科技服务小分队,通过实地上门辅导、科技政策宣讲、研发费用归集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推进规上企业“高新化”。上年度,我区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企业占比为43.36%,较上年提升13.48个百分点,提升度全省第7位。2022年,全区732家规上企业中有337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我局将继续以推进1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活动和5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动态“两清零”为抓手,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和实地走访辅导力度,不断提升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

3.不断夯实创新人才支撑。目前,我局已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4所高校合作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通过定期开展科技成果发布和企业技术难题对接活动,帮助企业柔性引才。迭代升级全区人才引育政策,进一步提升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政策,强化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扶持培育政策;支持行业实用型人才自主引进与培育工作,在现有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向用人主体进行认定授权,建立用人主体认可、评价方式科学、认定程序规范的人才自主评定管理机制;实施“天目星火”计划,更大力度吸引大学毕业生来临创业就业。优化高层次人才项目支持机制,重点引进一批高端装备、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今年,区人才办正在研究制定、完善新一轮人才政策。

三、持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1.持续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一是加快推进工业平台有机更新和扩容。2022年,全区全面整合现有工业平台,推动产业向“1+3”主平台集聚,重点聚焦“五片区”拓展和“六大园”提质,拆出空间1244亩,拓展产业空间3027亩,工业园区完成供地1350亩,“六大园”建设成效初显。二是建立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为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优质科技型企业集聚,我局建立了企业创新积分制评价体系,每年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能力评价,评选出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在区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创新政策、土地指标、科技金融等资源配置中向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倾斜。

2.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近年来,全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政府引导产业基金已投资了9家企业,投入资金1.1亿元,且全部投向科技型企业。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2022年,区科技局成功打造了科技企业贷款风险池基金2.0版本,新增合作银行5家,累计支持35家科技型企业获得风险池基金贷款1.445亿元。针对风险池基金贷款的企业出台了贴息补助政策,即对获得风险池基金贷款的企业按上一年度12月份LPR结算产生利息额的50%进行补助。今年,为了降低初创企业的创业风险,区科技局联合太平洋财险为孵化企业量身打造创业保险,建立了全省首个科技企业创业保险试点,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您对科技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同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督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