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596/2023-664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科技局 发文日期 2023-05-31
统一编号 有效性
关于区政协第十届第二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3-05-31 10:49
来源:
区科技局
浏览量:

尊敬的许华君委员:

您在临安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化工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感谢您对临安区科技工作的关注。我局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新材料产业是我省打造三大科创高地的重要产业之一,也被列入杭州市五大产业生态圈,更是我区重点发展产业。今年,我区聚焦“产业强区”首位战略,坚持做强做优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两大主平台,积极推进全省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和杭州市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一、针对“解放思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议的答复

近年来,为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国家、省、市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关于实施化工园区改造提升推动园区规范发展的通知》(浙经信材料〔2021〕77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提高了含合成反应化工项目的准入要求。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上,有合成反应的化工项目(含研发中试)环评等级为报告书,而工艺仅混合、分装、复配的为报告表,评价等级和要求有所不同;在审批程序上,化工项目和其他工业项目没有区别,不存在审批周期比其他类别项目长的问题。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深入开展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在环评审批领域陆续推出了“零土地技改备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改革举措,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可适当简化审批程序,为企业项目建设减负提速。下一步,将加强对各类项目的服务指导,将环评服务关口前移,进一步推广落实环评审批改革举措,服务好项目落地建设。

二、针对“推动新材料技术创新”建议的答复

1.积极培育新材料领域“国高企”。近年来,我局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模式,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全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2家,其中新材料、化工领域企业共185家。我区新材料龙头企业--福斯特2022年被认定为省科技领军企业,公司研发的“高效双面发电组件用共聚烯烃封装材料”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可靠性PID free光伏封装材料项目”获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今年,我区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升级版,力争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创新型企业开天辟地”的发展态势。

2.推进新材料产业链联合攻关。为推进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2021年,我局在企业技术攻关项目的基础上,首次探索实施区级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建立“研究-应用-产业化”的产业闭环,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区域创新水平。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链联合攻关。浙江杭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生物基新材料区域协同攻关、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被列为2021年区级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浙江海维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爱博装饰材料、中润华源装饰材料两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的“装饰纸水性油墨智能调墨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被列为2022年区级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项目最高资助300万元。今年以来,我局已征集申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项目需求16项,杭州市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双碳)领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需求5项。

三、针对“安排专项研发课题资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议的答复。

1.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局充分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目前已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4所高校合作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定期开展成果发布和企业技术难题对接活动,推动校企协同创新。近三年,全区累计举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发布会18场;2022年共兑现创新券补助资金500余万元,惠及100余家企业;兑现产学研合作项目补助资金530余万元,涉及企业18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等多种形式,搭建校企协同创新桥梁,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来临转移转化。

2.组织实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自2019年开始,我区每年安排1500万元左右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区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先后实施区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42项,其中福斯特的“FPC用感光覆盖膜”“LDI干膜开发”“高性能低成本共挤白色封装胶膜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华正新材的“5G通讯及汽车雷达用高频微波覆铜箔基板研发”项目、精欣化工的“7纳米制程用超净高纯半导体级10ppt过氧化氢2000t/a中试”项目、得润宝的“机器人RV减速机用润滑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项目、海维特化工的“PVC印刷水性油墨项目”、蓝盛电子的“光伏用高性能环氧玻纤复合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等14个项目获得立项支持。

3.出台复合装饰材料产业专项政策。2019年,我区出台了《杭州市临安区复合装饰材料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19—2021年)》专项政策,政策中明确对相关产业企业最高按照研发投入增量部分的25%进行补助,每家企业当年最高200万元。2022年,全区31家复合装饰材料产业企业获得研发投入补助共计777.31万元。今年,为打好产业强区“产业转型升级战”,推进电线电缆、复合装饰材料、光电三大特色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全区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政策,对三大传统产业企业首次开展研发活动的,拟出台奖励措施。

四、针对“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议的答复

1.优化创新人才分类认定政策。结合我区产业发展需要,对现行人才目录难界定的“偏才”、“专才”,在杭州市人才分类认定政策基础上,通过并实施《杭州市临安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政策,增加“G1、G2、G3类层次”的认定,进行常态化受理审核工作。将发明专利作为其中一项认定条件,如达到相应数量有效发明专利的专利发明人(均须为第一发明人),可认定G2、G3类人才,可享受相应的区级人才优惠政策。

2.加强高层次人才资金奖励力度。不断优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持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深入贯彻《杭州市高层次人才专项奖励操作办法》,每年组织已完成市级分类认定的A、B、C、D、E类人才开展专项奖励补助申报工作,根据其上年度工资薪金收入情况,给予相应比例的专项资金奖励补助,提高创新人才的个人收入水平。

3.持续完善职称评定政策体系。根据《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试行)》政策要求,每年组织区内企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人员技术资格评定工作,人员申报条件打破学历和资历限定,将发明专利数、重大成果、重大关键技术作为副研究员、研究员一般破格申报的条件之一。鼓励企业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激发科研成果应用转化价值。

五、针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建议的答复

1.健全企业需求导向的“揭榜”机制。下一步,实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揭榜挂帅”、“赛马制”,推动科技成果信息汇集与共享,以“研发众包”等方式促进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重点研发项目攻关需求,积极参与/牵头承担重点研发项目,与财政资金捆绑实施科研项目,从科研立项源头推动成果与市场对接。

2.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支持其开展技术搜索、科技评价、概念验证、技术投融资等专业服务,鼓励众创空间、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概念验证中心拓展技术转移功能。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您对科技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同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督促和指导。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596/2023-66405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科技局
发文日期 2023-05-31
关于区政协第十届第二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3-05-31
信息来源: 区科技局
浏览量:

尊敬的许华君委员:

您在临安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化工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感谢您对临安区科技工作的关注。我局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新材料产业是我省打造三大科创高地的重要产业之一,也被列入杭州市五大产业生态圈,更是我区重点发展产业。今年,我区聚焦“产业强区”首位战略,坚持做强做优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两大主平台,积极推进全省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和杭州市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一、针对“解放思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议的答复

近年来,为促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国家、省、市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关于实施化工园区改造提升推动园区规范发展的通知》(浙经信材料〔2021〕77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提高了含合成反应化工项目的准入要求。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上,有合成反应的化工项目(含研发中试)环评等级为报告书,而工艺仅混合、分装、复配的为报告表,评价等级和要求有所不同;在审批程序上,化工项目和其他工业项目没有区别,不存在审批周期比其他类别项目长的问题。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深入开展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在环评审批领域陆续推出了“零土地技改备案”、“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改革举措,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可适当简化审批程序,为企业项目建设减负提速。下一步,将加强对各类项目的服务指导,将环评服务关口前移,进一步推广落实环评审批改革举措,服务好项目落地建设。

二、针对“推动新材料技术创新”建议的答复

1.积极培育新材料领域“国高企”。近年来,我局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模式,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全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2家,其中新材料、化工领域企业共185家。我区新材料龙头企业--福斯特2022年被认定为省科技领军企业,公司研发的“高效双面发电组件用共聚烯烃封装材料”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可靠性PID free光伏封装材料项目”获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今年,我区启动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升级版,力争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创新型企业开天辟地”的发展态势。

2.推进新材料产业链联合攻关。为推进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2021年,我局在企业技术攻关项目的基础上,首次探索实施区级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建立“研究-应用-产业化”的产业闭环,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区域创新水平。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链联合攻关。浙江杭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生物基新材料区域协同攻关、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被列为2021年区级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浙江海维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爱博装饰材料、中润华源装饰材料两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的“装饰纸水性油墨智能调墨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被列为2022年区级产业链联合攻关项目,项目最高资助300万元。今年以来,我局已征集申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项目需求16项,杭州市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双碳)领域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需求5项。

三、针对“安排专项研发课题资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议的答复。

1.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局充分借助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目前已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4所高校合作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定期开展成果发布和企业技术难题对接活动,推动校企协同创新。近三年,全区累计举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发布会18场;2022年共兑现创新券补助资金500余万元,惠及100余家企业;兑现产学研合作项目补助资金530余万元,涉及企业18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等多种形式,搭建校企协同创新桥梁,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来临转移转化。

2.组织实施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自2019年开始,我区每年安排1500万元左右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区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先后实施区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42项,其中福斯特的“FPC用感光覆盖膜”“LDI干膜开发”“高性能低成本共挤白色封装胶膜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华正新材的“5G通讯及汽车雷达用高频微波覆铜箔基板研发”项目、精欣化工的“7纳米制程用超净高纯半导体级10ppt过氧化氢2000t/a中试”项目、得润宝的“机器人RV减速机用润滑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项目、海维特化工的“PVC印刷水性油墨项目”、蓝盛电子的“光伏用高性能环氧玻纤复合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等14个项目获得立项支持。

3.出台复合装饰材料产业专项政策。2019年,我区出台了《杭州市临安区复合装饰材料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19—2021年)》专项政策,政策中明确对相关产业企业最高按照研发投入增量部分的25%进行补助,每家企业当年最高200万元。2022年,全区31家复合装饰材料产业企业获得研发投入补助共计777.31万元。今年,为打好产业强区“产业转型升级战”,推进电线电缆、复合装饰材料、光电三大特色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全区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政策,对三大传统产业企业首次开展研发活动的,拟出台奖励措施。

四、针对“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议的答复

1.优化创新人才分类认定政策。结合我区产业发展需要,对现行人才目录难界定的“偏才”、“专才”,在杭州市人才分类认定政策基础上,通过并实施《杭州市临安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政策,增加“G1、G2、G3类层次”的认定,进行常态化受理审核工作。将发明专利作为其中一项认定条件,如达到相应数量有效发明专利的专利发明人(均须为第一发明人),可认定G2、G3类人才,可享受相应的区级人才优惠政策。

2.加强高层次人才资金奖励力度。不断优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持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深入贯彻《杭州市高层次人才专项奖励操作办法》,每年组织已完成市级分类认定的A、B、C、D、E类人才开展专项奖励补助申报工作,根据其上年度工资薪金收入情况,给予相应比例的专项资金奖励补助,提高创新人才的个人收入水平。

3.持续完善职称评定政策体系。根据《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条件(试行)》政策要求,每年组织区内企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人员技术资格评定工作,人员申报条件打破学历和资历限定,将发明专利数、重大成果、重大关键技术作为副研究员、研究员一般破格申报的条件之一。鼓励企业解决重大关键性技术问题,激发科研成果应用转化价值。

五、针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建议的答复

1.健全企业需求导向的“揭榜”机制。下一步,实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揭榜挂帅”、“赛马制”,推动科技成果信息汇集与共享,以“研发众包”等方式促进企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重点研发项目攻关需求,积极参与/牵头承担重点研发项目,与财政资金捆绑实施科研项目,从科研立项源头推动成果与市场对接。

2.培育和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支持其开展技术搜索、科技评价、概念验证、技术投融资等专业服务,鼓励众创空间、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概念验证中心拓展技术转移功能。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您对科技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同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督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