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131/2023-6643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3-06-01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5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3-06-01 14:51
来源:
区经信局
浏览量:

徐伟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51号提案《关于落实产业强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已由区政府转交我局。该提案对我区产业强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供法律服务等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现根据工作实际,对建议作如下答复,请审阅:

浙江是民营企业大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区以服务企业为抓手,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统筹推进各方面保障,结合市区“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深入企业开展“大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一、坚持“产业强区”战略导向,统筹推进六大专项行动

在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下,2022年“产业强区”行动强势推进,各相关部门深化落实六大专项行动,重点围绕“腾、拓、引、落、转、创”6个关键点,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项目招引、要素保障等方面逐步破题并奋力推进。

一是盯指标有实效,围绕“七张清单”和“十本账”,聚焦清家底、强预判、稳企业、增动能,夯实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制造业投资增长24.68%,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二是抓腾拓有决心,坚持腾存量和拓增量并举,累计拓展产业空间3027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926亩。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468家,居全市第一;硬科技产业区块有机更新项目列入杭州市第一批“腾笼换鸟”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争取扶持资金1.6亿元。全力推动产业向主平台集聚,“六大园”建设成效初显。

三是强招引有亮点,通过多措并举,全力抓好谋大招强。全年落地亿元项目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个。先后举办微电子与精密仪器产业论坛、全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10余场,引育海内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9名,入选国家“火炬计划”1名、省领军型创业团队1个,均实现零突破。

四是推项目有创新,推行“拿地即开工”,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开工建设时间从原来的3-6个月平均压缩至9天。助推杭叉三期等92个制造业项目开工,万马高端电缆等110个制造业项目投产。

二、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是制定出台扶持政策,2022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企业纾困解难的经济政策,顶格落实中央、省市稳经济政策,配套出台区级政策58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兑现惠企资金66.9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2万家次。发放汽车消费券1150万元,撬动消费6.8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4亿元,增长5.5%。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临安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方案》、《一般工业用地“拿地即开工”操作指引》,对标杭州国家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建设,推进改革事项落实。大力畅通政商沟通渠道,与人大、法院等举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主题沙龙。建立“重点企业直通车”机制,举办“亲情直通车·临商茶叙”活动。联合区工商联,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政企恳谈会,召集部分企业、商会负责人畅谈临安营商环境,听取意见建议。开展“金融智囊送千企”系列活动,组建我区金融顾问、金融联络员两支队伍,深入企业问需解难。目前,市、区级金融顾问15名,联络员人数已达180名,着力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联合相关镇街、平台举办大型政银企对接会10余场,“点对点”入企服务超1000家次,全年新增各项贷款超200亿元。

三是多措并举强保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1年,区司法局、区工商联签订“千所联千会”活动框架协议和合作协议,8家承提任务的律师事务所,结合实际主动出击,为民营企业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和法治体检等工作。2022年来,各律所、公证处和法律服务所,克服了疫情防控带来的困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强“律师百场宣讲进企业”等品牌,依托“厚来讲堂”“博越讲堂”“青鸾讲堂”“浙临大讲堂”等品牌课堂,积极参与“法雨春风”法律服务月、“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千所联千会”等活动,为民营企业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共开展《民法典》、《浙江省民营企业促进条例》等法治宣传80场次,“法治体检”民营企业735家,为企业提供合同违约风险梳理、规范劳动用工、融资租赁担保风险梳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服务570余件,化解企业矛盾435起,为企业解决困难400个,为我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工业经济必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我区将继续坚定“产业强区”首位战略,不断夯实“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发展之基。

一是锚定目标、统筹机制、奋进实战,突出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两大主平台作用,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聚力在“工业创强”、“项目引落”两方面的重点工作和指标上开展比学比拼,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23年已经出台“30+8”、“8+4”等集成性政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征求各相关单位、特别是企业的意见,切实满足各市场主体的需求。

三是畅通问题信息反馈渠道,成立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做好维权中心同12348的对接,深化“千所联千会”活动,同时将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工作同区法学会企业维权研究会对接,通过研究会的法律专家共同处理企业维权中的疑难问题。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最后,再次对您长期以来对我区工信经济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期望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区经信局的各项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承办领导:王  拓

承 办 人:顾童玲

联系电话:89541437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18日

临经信提复〔2023〕29号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51号提案的复函.pdf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131/2023-66433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3-06-01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51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时间:2023-06-01
信息来源: 区经信局
浏览量:

徐伟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51号提案《关于落实产业强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已由区政府转交我局。该提案对我区产业强区、优化营商环境和提供法律服务等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现根据工作实际,对建议作如下答复,请审阅:

浙江是民营企业大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区以服务企业为抓手,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统筹推进各方面保障,结合市区“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深入企业开展“大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一、坚持“产业强区”战略导向,统筹推进六大专项行动

在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下,2022年“产业强区”行动强势推进,各相关部门深化落实六大专项行动,重点围绕“腾、拓、引、落、转、创”6个关键点,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项目招引、要素保障等方面逐步破题并奋力推进。

一是盯指标有实效,围绕“七张清单”和“十本账”,聚焦清家底、强预判、稳企业、增动能,夯实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全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制造业投资增长24.68%,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二是抓腾拓有决心,坚持腾存量和拓增量并举,累计拓展产业空间3027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926亩。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468家,居全市第一;硬科技产业区块有机更新项目列入杭州市第一批“腾笼换鸟”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争取扶持资金1.6亿元。全力推动产业向主平台集聚,“六大园”建设成效初显。

三是强招引有亮点,通过多措并举,全力抓好谋大招强。全年落地亿元项目40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个。先后举办微电子与精密仪器产业论坛、全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10余场,引育海内外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9名,入选国家“火炬计划”1名、省领军型创业团队1个,均实现零突破。

四是推项目有创新,推行“拿地即开工”,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开工建设时间从原来的3-6个月平均压缩至9天。助推杭叉三期等92个制造业项目开工,万马高端电缆等110个制造业项目投产。

二、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是制定出台扶持政策,2022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企业纾困解难的经济政策,顶格落实中央、省市稳经济政策,配套出台区级政策58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兑现惠企资金66.9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2万家次。发放汽车消费券1150万元,撬动消费6.8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4亿元,增长5.5%。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临安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方案》、《一般工业用地“拿地即开工”操作指引》,对标杭州国家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建设,推进改革事项落实。大力畅通政商沟通渠道,与人大、法院等举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主题沙龙。建立“重点企业直通车”机制,举办“亲情直通车·临商茶叙”活动。联合区工商联,举办优化营商环境政企恳谈会,召集部分企业、商会负责人畅谈临安营商环境,听取意见建议。开展“金融智囊送千企”系列活动,组建我区金融顾问、金融联络员两支队伍,深入企业问需解难。目前,市、区级金融顾问15名,联络员人数已达180名,着力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联合相关镇街、平台举办大型政银企对接会10余场,“点对点”入企服务超1000家次,全年新增各项贷款超200亿元。

三是多措并举强保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1年,区司法局、区工商联签订“千所联千会”活动框架协议和合作协议,8家承提任务的律师事务所,结合实际主动出击,为民营企业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和法治体检等工作。2022年来,各律所、公证处和法律服务所,克服了疫情防控带来的困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强“律师百场宣讲进企业”等品牌,依托“厚来讲堂”“博越讲堂”“青鸾讲堂”“浙临大讲堂”等品牌课堂,积极参与“法雨春风”法律服务月、“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千所联千会”等活动,为民营企业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共开展《民法典》、《浙江省民营企业促进条例》等法治宣传80场次,“法治体检”民营企业735家,为企业提供合同违约风险梳理、规范劳动用工、融资租赁担保风险梳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服务570余件,化解企业矛盾435起,为企业解决困难400个,为我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工业经济必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我区将继续坚定“产业强区”首位战略,不断夯实“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发展之基。

一是锚定目标、统筹机制、奋进实战,突出青山湖科技城、锦南新城两大主平台作用,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聚力在“工业创强”、“项目引落”两方面的重点工作和指标上开展比学比拼,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是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23年已经出台“30+8”、“8+4”等集成性政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征求各相关单位、特别是企业的意见,切实满足各市场主体的需求。

三是畅通问题信息反馈渠道,成立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做好维权中心同12348的对接,深化“千所联千会”活动,同时将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工作同区法学会企业维权研究会对接,通过研究会的法律专家共同处理企业维权中的疑难问题。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最后,再次对您长期以来对我区工信经济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期望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区经信局的各项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承办领导:王  拓

承 办 人:顾童玲

联系电话:89541437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18日

临经信提复〔2023〕29号 杭州市临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51号提案的复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