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406/2023-670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3-06-25 |
孙建文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行业协会(骨干企业)与职业学校(学院)联合办班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更加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范行业参与等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好的法律保障。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区教育局明晰职业教育定位,着力从改善办学条件、深化产教整合、校企合作方面为抓手,以培养多元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为服务临安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一、整合资源,完善体制机制改革
2022年9月区职教中心集贤新校区正式投用。学校总投资7.4个亿,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12.09万方,最多可容纳约4500名学生,100个班,目前是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同时技工学校并入职教中心,采用一套班子,两个体系,做到整体融入。目前,临安区共有两所职高:职教中心和昌化职高,共有14个专业,学生4170人。职教中心设有9个专业、昌化职高5个专业。
二、因地制宜,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成立杭州城西科创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学院。依托“一廊两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平台资源,11月2日,我们联合区政府、共富办、人社局、总工会、科技城和“一廊两城”十余家企业组建了杭州城西科创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学院,产业学院融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基地建设、教材共编、技术研发、社会培训等功能一体,着力培养一批制造业技术人才。
2.优化课程设置,丰富产教融合内涵。近几年,学校积极对接企业,通过专业选修课程,嵌入企业课程内容,引入企业师傅,对接先进工艺,使教学和生产相结合。以项目化为引领,在高二下着手开展校企合作课程。以专业限定选修课的形式,让企业参与到学校课程中来,学生初步选定合作企业,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企业的认同度,受到企业的欢迎。如万马课程、杭氧课程、杭叉课程、聚光课程、华立课程。企业将生产任务、真实案例、企业文化引入课程、进入课堂。合作开发了钱王故里风味菜、钱王故里家常菜,开发了科鲁兹电控发动机传感器故障检修、汽车零件测量、AJR发动机拆装实训教材、临安中职电商实训教程、电工技能与训练等近12门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40门,其中6门为企业课程。
3.深化合作项目,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临安区职教中心继续保持与杭氧、万马科技、杭叉、福斯特等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就业机会。2022年杭叉15人、华立科技20人,聚光科技14人、杭氧三期6人、新坐标科技6人、临安公交公司6人和万马科技二期6人,在第四个学期在校企业课程,校企共同授课。楼外楼、杭叉、华立科技等大型杭企就业学生占比65%以上。2022年学校9个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实现100%,就业对口率达到90%以上,实习工资提升3.7%.。昌化职高继续加强和杭发动力、杭叉集团、杭州六通宾馆、中都大酒店等实习基地企业的合作。与湍口众安氡温泉度假酒店开展校企合作,并实施工学交替。2022年就业率99.3%,对口就业率82.4%,初次就业月收入平均近3250元,比上年平均增加近50元。
三、拓宽渠道,稳步推进中高一体化办学
积极探索政府、中职、高职、企业、行业五方联动,打开中职、企业和高职一体化培养产业工人的新局面。目前,区内职业学校已与省市12所高职院校建立了中高职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其中职教中心9个专业已全覆盖。
四、多措并举,积极开展社会技能培训
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基于企业核心技能项目培养,针对企业人才紧缺岗位,借助项目设计,为企业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助力人才培养,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和培训能力,2022年职教中心为福斯特、华旺科技、万马科技、哈尔斯、金安国纪等区内上市公司举办了班组长培训班,培训班组长212人,辐射车间一线员工6000多人,培训人次1.5万以上。“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列入 2022 年全省教育系统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培训任务5394人。围绕亚运宣传、防诈骗等内容为中都大酒店、国贸大厦、公交公司等城市形象单位培训形象礼仪,培训人数5000多人次。
五、部门协作,助力产教融合工作
前期,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统筹优化制订传统制造业专项扶持政策的工作要求,由区经信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产业协会和重点企业进行了充分调研,对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专项政策执行情况开展了分析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拟定了《杭州市临安区关于全面推进七大重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若干政策(2023-2025年)》。为了更好的帮助传统产业输送定向专业的产业工人,从而帮助企业解决用人难的问题。经与相关协会、重点企业和职教中心充分讨论,拟定了对举办定向产业培育班的支持政策,明确对由产业协会或骨干企业与职业院校、高校合作开办学制2年以上的定向产业工人培育班,且每班毕业人员在30人以上,给予办班费全额资助,每班最高200万元。目前该政策即将上区长办公会议审议,待通过后即印发实施。
诚如孙委员所提,随着临安融杭步伐的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以及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急需招聘大量素质较高的技术型生产职工。结合目前职教学生毕业就业实际,行业协会联合办学或办班的优势在于:一是行业协会参与办学,毕业的学生能进入行业,而非一个企业,扩大学生选择企业的权利,有利于学生“留得住”;二是行业参与办学机制上相对灵活,有利于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带入到学校,老师到企业实践,企业师傅到学校任教,双师共导,教学模式上工学结合,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企业的技术工人;三是对联合办班的学生可以采取激励奖励政策,学生可以参与企业文化活动,假期到企业参与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让学生融入企业,提前接受企业文化,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四是有利于形成入学即入企,招生即招工的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企业指导师傅,贯穿三年,形成办一个班,留一个班,让每一位学生在行业、企业都有自己的岗位。
下一步,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与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如:临安区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协同天杰实业,与学校进行行业办班;建立“校企校”三位一体的“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由区域中职学校与行业协会确定合作的专业、合作的规上企业,并与高职学校对接,由学校进行申报区域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从高中开始到大学阶段,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即为行业内合作的企业。目前学校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及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专业已经开展了一些研讨,高校也有积极配合的意向),凝聚行业协会或骨干企业与职业院校合力,让临安的学生能留得住临安,为临安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承办领导:褚凯军
承 办 人:王燕飞
联系电话:63801667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3年4月10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