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406/2023-670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3-06-25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2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日期:
2023-06-25 17:15
来源:
区教育局
浏览量:

张日品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进一步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的宝贵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弘扬传统文化,创新临安区中小学吴越文化教育路径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航指路。学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沃土。近年来,区教育局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深度挖掘我区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挖掘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大力弘扬钱王文化,衣锦小学学生每年清明参加公祭活动,诵读《钱氏家训》,家风德育馆被授为浙江省首批清廉文化示范点。城南小学开展吴越文化项目化研究,积极申报市级课题。横畈小学《武润少年》获杭州市综艺大舞台最受欢迎奖,典型经验刊登在《浙江日报》,弘扬中华传统武术。职教中心等20所学校成立临安区茶文化联盟,有效助推茶文化进校园。
    二是挖掘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湍口小学精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毛狮子中的耍碗杂技,被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太阳镇老年学堂开设非遗技艺学习课程。桃花纸非物质文化体验园等五个基地被认定为杭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城南小学、西林小学等学校建成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内文化馆。
    三是挖掘教育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依托我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打造70堂精品思政课,推出“周恩来抗日演讲纪念亭、新四军纪念馆”等13条研学路线,建成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1个,市级9个,典型做法获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戚哮虎批示,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浙江在线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

临安,自古就不缺少文化底蕴。吴越文化是浙江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临安的城市名片,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临安教育理应肩负使命,积极弘扬和传承吴越文化,让吴越文化走进全区中小学校,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联合文旅等部门拟共同出台《临安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推进吴越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基地,进社区等,促进部门之间手拉手联动助力教育共富。

二是融入课堂教学。以“天目少年思政工程”为指引,发挥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城南小学等学校优秀文化项目化学习工作室,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开设专题的校本课程。遴选优秀校本课程区域覆盖,共享共用。

三是打造实践基地。多部门联合精心打造区博物馆等一批传统文化传承研学点和研学路线,积极发挥校内如城南小学古风馆等馆藏资源,推动线下实践和线上活动有效结合。

四是创设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各校要充分利用公众号、强国、网站等媒介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及时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打造学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

承办领导:褚凯军

承 办 人:叶  萍

联系电话:61103773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3年4月10日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406/2023-67021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3-06-25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21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2023-06-25
信息来源: 区教育局
浏览量:

张日品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进一步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的宝贵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弘扬传统文化,创新临安区中小学吴越文化教育路径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航指路。学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沃土。近年来,区教育局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深度挖掘我区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挖掘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大力弘扬钱王文化,衣锦小学学生每年清明参加公祭活动,诵读《钱氏家训》,家风德育馆被授为浙江省首批清廉文化示范点。城南小学开展吴越文化项目化研究,积极申报市级课题。横畈小学《武润少年》获杭州市综艺大舞台最受欢迎奖,典型经验刊登在《浙江日报》,弘扬中华传统武术。职教中心等20所学校成立临安区茶文化联盟,有效助推茶文化进校园。
    二是挖掘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融合。湍口小学精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毛狮子中的耍碗杂技,被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太阳镇老年学堂开设非遗技艺学习课程。桃花纸非物质文化体验园等五个基地被认定为杭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城南小学、西林小学等学校建成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内文化馆。
    三是挖掘教育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依托我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打造70堂精品思政课,推出“周恩来抗日演讲纪念亭、新四军纪念馆”等13条研学路线,建成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1个,市级9个,典型做法获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戚哮虎批示,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浙江在线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

临安,自古就不缺少文化底蕴。吴越文化是浙江优秀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临安的城市名片,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临安教育理应肩负使命,积极弘扬和传承吴越文化,让吴越文化走进全区中小学校,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联合文旅等部门拟共同出台《临安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推进吴越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基地,进社区等,促进部门之间手拉手联动助力教育共富。

二是融入课堂教学。以“天目少年思政工程”为指引,发挥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城南小学等学校优秀文化项目化学习工作室,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开设专题的校本课程。遴选优秀校本课程区域覆盖,共享共用。

三是打造实践基地。多部门联合精心打造区博物馆等一批传统文化传承研学点和研学路线,积极发挥校内如城南小学古风馆等馆藏资源,推动线下实践和线上活动有效结合。

四是创设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各校要充分利用公众号、强国、网站等媒介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及时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打造学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中的特色和亮点。

承办领导:褚凯军

承 办 人:叶  萍

联系电话:61103773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