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406/2023-6703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3-06-26 |
吕标委员: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破解课后服务难题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双减”落地一年多来,我局严格落实有关政策,稳步推进、全面铺开,融合课后服务、作业管理、提质减负等“双减”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五育并举,在课后服务的推行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依托学校特点,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学校在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积极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开设科普、工艺、烘焙、跆拳道、乒乓等公益课程,不断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努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二、依托现有资源,打造文化浸润课程
依红色历史文化,拓展“周恩来抗日演讲纪念亭”等50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四史”教育宣讲活动,在课后育人体系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依非遗文化,推动“耍碗”、剪纸、篆刻等10个我区特色非遗文化项目走进课后服务课堂。依钱王文化,衣锦小学升级改造家风德育馆,推出《钱氏家训》等精品校本课程。
三、依托地域发展,打造创新教育课程
依城西科创大走廊区位优势,推进人工智能进校园项目,遴选20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作为先行试点,同步完成人工智能实验室配置,开设创新课程。各学校对 “1+X”中的拓展项目进行了全周期设计。按照“发挥学科优势,发扬教师特长,整合各方资源”的策略“让学习好玩起来,让学习方式丰富起来”, 聚焦“五育并举”,结合学生兴趣需求,开设艺术、体育、劳动教育等特色社团类课程300余门。晨曦小学推出了中草药种植园升级版。堰口小学也利用学校建有的茶博园打造了茶文化实践课程。农林大附小依托学校特色课程群,如“特色孵化课程”、“无土栽培课程”、“体育游戏类活动”,还自创体能操,引导学生走向操场、科学运动。潜川小学利用“剪纸”特色丰富孩子们的托管学习形式。昌南初中在课后托管中植入非遗项目“耍碗”。
四、依托学校实际,开展“大调研”活动
我局每年定期联合教育研训部门、中心学校(辅导站)分成五大组,对15所义务段学校从课后服务方案、课后服务时间、组织管理、家校共育、编制课程、基础服务、拓展服务、校外资源、教师活力、师生安全、财务管理、特色成果等十四个板块41个指标进行调研,进而梳理意见建议,全区义务段学校课后服务评估提供依据。
今后,我们将明方向,守责任,强举措,在“双减”背景下,尽快完善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评估细则》,从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组织管理、课程编制、校外资源引入等方面,强化对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评估与监管,促使各校真正将课后服务作为素质教育的试验田、训练营、展示厅、孵化器、创新场,提升中小学生人文、艺术和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以实现课后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承办领导:褚凯军
承 办 人:严科君
联系电话:63722965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3年4月11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