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406/2023-6704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3-06-26 |
吴珊虹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中小学美育教育促进教育共富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对于美育教育相对薄弱的乡村学校,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城乡联动,提升乡村学校美育工作水平。
一、乡村学校美育工作逐步规范化
各乡村学校努力在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开好。美育专职教师数量逐年增加,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近3年共招聘美术教师14名、音乐教师19名,其中乡镇学校美术教师4名,音乐教师5名。每年为专职教师提供外出培训、课题组研修机会,教师专业素质逐年提高,缺乏专职教师的学校安排兼职教师任教美育学科。学校对美育工作的投入有所保障,多数乡村学校都有美育专用教室,学生可在专用教室学习课程。教育局和学校对美育工作实行业绩考核,乡村学校美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
二、城乡结队,提升乡村学校美育工作质量
(一)教共体共享课程资源
城乡学校结队组成教育共同体,通过同步课堂、网络教研、送教下乡、资源共享等活动,共同打造高品质美育教学课堂。例如,博世凯小学-杨岭小学教共体,根据杨岭小学缺少音乐专职教师的现状,由博世凯小学派出音乐组教师,一学期一人三次前往杨玲小学实地教学交流;博世凯小学丁仪老师除了做好美术同步课堂外,还根据杨岭小学所在地的乡土资源,展开了“竹文化”美育研究,结题论文获临安区成果论文评比一等奖。石镜小学-东天目小学教共体,开展多次音乐、美术专场送教活动和才艺展示活动。乡村学校依托教共体平台,共享城镇学校相对优越的师资条件,提升本校美育教学质量。
(二)乡村美术教师协作组
2014年起,我区45位美术教师组建成两支乡村美术教师协作组,由区域内资深美术教师担任组长,义务指导工作。协作组成立以来,坚持组织乡村教师定时定点集体性学习,包含每周绘画练笔打卡、每月线上或线下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个人成果汇报演说,定期举行课题与论文撰写讨论会、展示课等,共有教师作品视频展示45期。两个团队参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浙江省乡村学校美育提升行动研究——以美术拓展性课程建设为抓手》并在2022年底课题结题。教师设计并撰写的12篇课例在《探美寻源自然美育》书籍中出版。团队撰写的《基于乡村美育的义务教育段“乡野艺术课堂”的构建与运作》、《厚植乡土:基于乡村自然资源的美育研学活动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分别在2022、2023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体卫艺课题)立项。在课题的引领下团队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夯实精进。通过这样的培养平台,帮助更多的乡村美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以及专注教学研究的素养。
三、做好美育“一校一特色”,打造乡村美育品牌
临安区各中小学均形成了各自美育特色品牌,在此基础上举办美育特色活动和艺术社团。学校每年组织元旦音乐晚会、新春音乐晚会、六一节音乐晚会等各类主题音乐会,也组织学生进行书画等作品类的比赛展示活动;组织各类艺术社团,有舞蹈团、合唱团、乐团、戏曲团等表演类社团,有书法、绘画、摄影、篆刻等美术类社团。不少学校依托本土特色,开发出独特的美育教学品牌,如青云初中、杨岭小学“竹文化”系列课程,昌化片学校篆刻学习课程等。区级层面每两年组织一届艺术节、一届“天堂儿歌”演唱比赛、一届舞蹈比赛,每届艺术节都有两千多名学生来现场参赛,演唱比赛和舞蹈比赛,从预选赛到区级比赛有三千多人参加。在比赛过程中,教育局重点关注乡村学校表现,鼓励乡村学校参加比赛,多个来自于乡村学校的作品在市级、区级艺术节比赛中获得奖项。
当然,诚如您所说,我区乡村中小学美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学配套资源缺乏,乡村美育教师相对短缺;美育学科专业帮扶力度有待提高,课程师资缺少足够引领;地方美育特色有所欠缺。后期将进一步加强乡村中小学美育教育,不断提升美育教育质量。
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配备
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硬件投入。调研乡村中小学专用教室建设和使用情况,督促有条件的学校提高专用教室使用率,保证让每一个班级进入专用教室上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补齐专职老师,专兼职老师、送教老师合理搭配,尽量开足艺术课程,有条件的中小学可将特色艺术教育作为课后服务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局层面将进一步完善对美育工作的评价考核机制,加大美育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开展艺术节活动,重点关注乡村学校表现。
五、打通城乡壁垒,促成资源共享
依托教共体、名师工作室等项目和平台,辐射乡村地区艺术教育。鼓励乡村美育教师加入名师工作室,提供全方位指导,做到全覆盖培养。通过网络同步课堂、送教下乡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通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壁垒,最大化做到资源共享。建立城乡学生互动交流模式,让城市学生体验乡村文化,让乡村学生享受城市资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做好美育工作。严格考评机制,有效落实结队帮扶措施,确保帮扶真发生、有成效。
六、开设美育工作坊,提供展示平台
现阶段,乡村学校虽形成了美育特色品牌,但大多仅能通过艺术节等赛事展示成果,缺乏更有针对性、更具普适性的展示平台。后期拟从行政层面,举办乡村美育成果展示推介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对乡村美育成果进行宣传推广。一来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让更多人了解临安本土文化和乡村美育工作;二来将宣传作为表彰方式,提高乡村学校、乡村美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承办领导:褚凯军
承 办 人:李 炜
联系电话:61103773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3年4月11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