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414/2024-0048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卫生健康局 | 发文日期 | 2024-01-29 |
2023年,区卫健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两场硬仗”和区委“党建领航·实干奋进”五大行动的总体部署以“六个卫健”建设为目标,狠抓落实,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2023年工作总结
1.聚力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扩容提质。一是医疗资源提档升级。区第一人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建成投用。区中医院、第一人民医院三甲创建稳步推进。区中医院通过三级乙等中医院等级评审,区第三、第四人民医院通过等级复评,区第五人民医院完成二级甲等专科医院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综合医改评价定量指标连续全市排名第一,天目医享改革推出的“固定+移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入选全省综合医改2023年度“十佳典型案例”。二是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与浙大城市学院、省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深度合作拉开帷幕。区中医院正式挂牌浙大城市学院附属医院。区第一人医院正式挂牌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安院区、浙江省职业病防治院临安分院,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全年获批立项国家、省市等科研项目累计53个。新增名医工作室4个。三是人才队伍持续加强。修订《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施意见》,拟定《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临安区乡村医生管理办法》,举办临安区首届医疗人才菁英节,招引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5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2人,博士1人,正高1人,副高4人。普外学科带头人1人,成熟性骨干人才5人。选派第一批区属医疗机构10名骨干赴上海长征医院进修学习。
2.推进优质共享,改革赋能成效可触可感。一是天目医享”改革持续深化“。深化推出“巡回诊疗”进养老院进企业进社区“三进”服务和“天目医享·天目颐养”老年人重阳分支付项目。累计共派出医务人员2.6万人次,服务群众38.2万人次,筛查出各类疾病1.5万例,实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该项改革今年入选国家发改委典型案例和全国基层卫生健康优秀案例。卫健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改革创新成绩突出集体。二是急救“临”距离改革成效显著。延伸推出急救“临”距离改革,挂牌成立“综合急救快速反应指挥中心、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红十字急救侠调度中心”,110、120急救、交警122指挥、红十字会急救侠调度实现合署办公、协同指挥,综合急救效率提升20%以上。卫健局被省红十字会评为浙江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成绩突。改革工作在《数字化改革专报》《浙里改专报》等刊物刊发,得到省委易炼红书记批示肯定以及农工党中央、红十字总会领导批示。改革工作连续两年获省改革创新突破奖铜奖。三是数智改革全面推进。持续完善“健康大脑+N”体系,26家医院智能共享药房接入市“放心云煎药e平台”,27家公立医疗机构影像等检查累计互认13.59万项次,互认金额为255.93万,互认率67.90%。基层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CDSS)列入省卫健委试点,区第一人民医院《胸外三维3D可视化精准诊疗解决方案》获第一届全国数字健康创新应用大赛医学人工智能主题赛全国三等奖。区卫健局被评为省卫健系统数字化改革工作突出集体。
3.坚持久久为功,全民共同健康稳步推进。一是健康临安建设取得佳绩。健康浙江考核持续保持优秀等次,成绩名列全省第七,全市第二。全力推进26项健康浙江行动,形成“一地一品”2个和”一行动一标杆“典型案例5个。牵头联合上城区、余杭区等区县成立杭州市健康影响评价区域联盟。270个礼堂“四进”活动覆盖率达100%。《临安区文体会展中心最后一公里体验区环境提升方案》项目建设期评价荣获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优秀实践案例。58个省卫生村全部通过复审。“共创无烟环境 助力绿色亚运”入选杭州市“文明倡新风 无烟有行动”控烟优秀案例,高虹镇等4家单位获得杭州市无烟示范场所荣誉称号,省级控烟暗访成绩临安排名全市区县第一。二是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超额完成,全区累计发放孕产补助资金563.4万元。全年共完成结直肠癌筛查2249人,任务完成率135.48%;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23300剂次,任务完成率141.8%;新改扩建村卫生室(站)7家,任务完成率140%;新增普惠托位158个、新增托育机构2个,任务完成率105%。发放孕产、育儿补助563.4万元。区心理健康服务基地、综合急救中心建成投用。“七优享”之“病有良医”“幼有善育”各项年度目标全面完成。三是基层公共服务不断优化。以“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为抓手推进公共服务均衡优质共享,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通过国家级现场一致性评价1家,省级现场评价4家,市级现场评价1家;慢病一体化门诊通过市级现场评估16家、智慧化村卫生室(站)通过市级现场评估3家,完成年度城乡居民体检16.54万人,全区常住人口签约率50.51%,任务完成率104.05%,十类重点人群签约率94.39%。
4.全力护航亚运,卫生保障交出高分答卷。一是从严抓实护“卫”亚运·共“健”平安专项行动。紧盯“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要素”做到“应管尽管、彻查彻改”,共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400余批次,累计出动检查9000余人次,排查整改隐患问题1300余个,整改率99%以上;管控在册精神障碍患者、特殊计生家庭、自诉疫苗受害者等重点人员3645人;信访初件办结率、事项回访率、事项核实率100%,评价满意率98.5%以上。获得省委建设平安浙江领导小组“平安护航党的二十大成绩突出集体”通报表扬。二是圆满完成亚运医疗保障任务。组建3支医疗服务工作团队进驻赛事场馆、定点医院、亚运临安运动员接待饭店全力做好亚运会医疗服务保障,落实区第一人民医院为亚运赛事定点救治医院,圆满完成亚运会摔跤、跆拳道等大型赛事医疗保障任务,得到世界摔跤联合会高度肯定。医疗服务组临时党支部荣获临安区“天目锋行榜”先进集体。三是全面落实亚运会公共卫生。全面落实亚运公共卫生要求,按照“乙类乙管”要求,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等疫情监测处置工作。选派专业人员驻点亚运场馆、运动员接待饭店保障,开展迎亚运病媒生物防制演练暨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按照“三圈三级”标准,落实监测、技防设施、防制工作,其中技防设施是全市56个场馆中率先突破A级标准4个场馆之一。
5.坚持党建领航,“红色领航”发展更加有力。一是实施“政治铸魂”行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委会和党委理论学习中组等形式组织学习12次。实施书记“成长计划”,依托浙大城市学院举办两批“卫健系统党组织书记‘成长计划’及年轻干部培训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唯实惟先”大讨论活动,开展“向外走”7批次,“向上走”7批次,“向下走”6批次,开展一线破难成果交流会2次,形成调研报告3篇。组织各类学习活动1000余次,参加人数达1.5万余人次。卫健系统在全区学习强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二是实施“品牌创建”工程。举办“区卫健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大会暨党建品牌大家秀活动”,比拼产生“跑道培育品牌”2个、“入库储备品牌”4个。“‘天目锋行·我先行’模范机关”创建,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党委品牌“医心医意 共建共享”被评为2022年度十佳党建创新项目,区卫健局连续三年被评为模范机关创建先进单位。三是实施“正风肃纪”行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实“两个责任”,细化“四责协同”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医’身正气,‘廉’袖清风”清廉医院建设品牌,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共处置预警监察对象廉情档案、基建工程等问题104个,上交违纪违法违规所得共计58300元,拒收红包61个计83588元。《做好三篇文章 筑牢清廉医院“防火墙”》被评为清廉杭州建设优秀实践案例,局党委在市卫生健康系统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以教育整顿为牵引,“九廉并举”全力打造“清廉医院”建设的临安示范样板》的案例申报浙江省十大清廉单元创新经验。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区卫健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市部署要求,锚定“六个卫健”和“健康临安”建设的目标,以三甲医院和“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为抓手,聚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衡优质共享,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1.纵深推进健康临安建设。一是抓实健康促进行动。持续推动健康浙江、健康杭州26项行动。加强健康细胞培育,打造玲珑山公园等一批健康细胞示范点和健康行动实践基地。二是推进医防融合建设。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按照省市部署完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常态化开展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处置能力。三是做好国卫复评工作。全力做好杭州市第七次国家卫生城市复评迎检工作,力争省级卫生村全部通过复审审核。力争“健康浙江、健康杭州”考核保持在第一方阵前列。
2强化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一是全力推进等级医院建设。持续优化“硬环境”,提升“软实力”。全力推进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三甲医院创建,锚定综合医改、国考等重点指标强弱项补短板,确保国考达标晋位。支持区三院、四院、五院创建更高等级。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着力深化与省市医院、院校合作,积极推进“五大”救治中心和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二是驰而不息实施网底提升行动。以“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为抓手,推动基层公共卫生项目和医疗服务能力做优做强,支持天目山、潜川、锦北、龙岗、清凉峰等卫生院创建国家推荐标准,力新增国家推荐标准单位3家,培育基层专科3个以上,推进公共卫生项目全省提成再进位,签约服务满意率达到98%以上。改、扩建村卫生室61家。三是加大人才培育。修订出台《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施意见》《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临安区乡村医生管理办法》,推进落实卫健人才“三个一”工程,强化本土人才培育,加大医疗人才招引和高层次、紧缺人才招引力度,力全年招引各类人才120名。
3.巩固深化改革成果。一是持续深化“天目医享”改革。根据群众需求制定特色医疗服务,建立健全四级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延伸拓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链”,探索定点支付和移动支付相结合结算新模式,开通“临医在家”手机刷脸支付功能,畅通“流动医院”医保快捷结算。二是加快推进急救“临”距离改革。全面贯通公安交警、民政、消防等部门信息,形成120急救、天目医享、急救侠、消防一平台一张图,构建更全面、更快速、更高效、可持续的急救体系。优化山区急救点布局,缩短院前急救服务半径,计划新增高虹镇、天目山镇、湍口镇3个急救点。三是强化数字化改革。持续完善“健康大脑+N”体系,构建完善的“医疗、疾控、保健、公卫、清廉、中医、心理”等内容的卫生健康体系。进一步推进签约服务车、村卫生室等基层智能化网底提升工程,力争通过星级以上智慧化村卫生室3家。智“临”中医、清廉医院、SPD项目等得到完善提升。
4.全面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推进医院项目建设。实施区中医康养中心改建和区口腔医院、锦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装修项目。启动清凉峰镇中心卫生院、龙岗镇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前期。加快推进青山湖科技城高等级医院项目落地。二是实施民生实事项目。认真梳理新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重点在胃肠癌、慢阻肺、老年人痴呆风险筛查,两慢病免费用药、AED安装、急救站点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三是推进“七优享”工程。全面落实《浙江省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幼有善育”“病有良医”专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三免三惠三提升”健康行动,完成城乡居民体检10万人以上。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养结合机构1家。做优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0-6岁儿童保健等“一条龙”的服务平台和特殊家庭帮扶服务。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优化生育政策各项政策落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5.持续强化党的建设。一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实施党组织书记“成长计划”,加大85后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力度,注重管理人才培养,不断优化提升干部人才队伍结构和综合素质。二是推动党建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大“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和党建示范单位培育,着力推进医院和科室两级党建与业务全面优化、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三是擦亮清廉底色。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激发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不懈正风肃纪,进一步抓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和“清廉智治”监督平台应用,打造“整治清明、政商亲情、干部清正、医者清白、院风清朗、文化清醒”的“六清”卫健,进一步打响全区“‘医’身正气、‘廉’袖清风”清廉建设品牌。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