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211/2024-7645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民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4-11-19 |
您在临安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提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主办,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办。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的建议,我局领导非常重视,要求我科室会同相关部门认真办理。
您提到的我区养老服务“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不匹配”、“失能老人长期综合照护需求供给不足”等问题,确实是制约我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难点”。现针对您的建议,逐条答复如下:
对于您提出的第一个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服务特殊对象。
从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来看,临安作为一个山区县市,偏远农村地区留守、孤寡、空巢独居老人占比较高,老年人对照护服务、助餐服务和居家安全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一是照护服务进家庭。推进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以政府购买上门服务为载体,通过社会组织上门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把专业照护服务“搬”进老人家里。二是助餐服务广覆盖。推进老年人助餐制度,发挥老年食堂及配送餐服务的辐射功能,针对偏远山区,送餐服务无法惠及的地方,因地制宜推行邻里助餐,最大程度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三是居家改造护安全。以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载体,通过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老旧电器线路改造,安居守护套件安装等,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对于您提出的第二个方面:完善服务体系,精准专业服务供给。
区民政局率先出台《杭州市临安区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实施办法(试行)》(临民(2021)9号),精准聚集农村地区高龄和失能失智老人兜底保障服务。一是消费选择自由化。通过将养老服务电子津贴以“重阳分”(电子权益)形式发放至老年人本人社保卡养老服务专户,由老年人根据实际需求在准入的服务商和服务项目范围内自行选择养老服务,赋予老年人养老消费自由选择权。二是服务内容清单化。针对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就医配药需求,提供陪同就医、代配药等救急服务;针对高龄老人高血压等常慢病预防需求,将健康管理服务作为居家上门服务必备项,动态检测老年人体温、血压、脉搏等身体指标。全区240余名助老员活跃在服务一线,月均提供3.75万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惠及1.85万名老年人。三是医疗服务定制化。创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定制化医疗护理服务,全区6家医共体和18家镇街卫生院入驻“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上门提供44项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和2项失智健康筛查服务,满足老年人家庭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解决农村失能老年人急需的医疗护理难题。
对于您提出的第三个方面:注重队伍建设,精准人才激励机制。
养老服务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是提高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下一步,我区将从三个方面下功夫,着力组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提升养老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一是积极落实养老服务人才入职奖补和持证奖补。在养老机构工作满两年的在职养老护理员(事业编制除外),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分别按照五级(初级工)1000元、四级(中级工)1500元、三级(高级工)2000元、二级(技师)2500元、一级(高级技师)3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采取补差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毕业3年内入职养老机构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给予入职奖补,奖补标准为中职3万元、专科(高职)4万元、本科以上5万元。根据服务年限分阶段支付,第3年起分3次发放,即服务满3年后发放30%,满4年后发放30%,满5年后发放40%。通过两项人才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年轻护理专业学生和专业技术人才进入临安养老服务行业。2022-2023年,我区累计对符合条件的66名一线护理员发放持证奖补,共计9.8万元。二是积极落实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政策。对符合补助条件的养老护理员,按照不同持证等级,按月发放岗位津贴,有效提升养老护理员专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区养老护理服务水平。同时提高护理员人才队伍稳定性,助推养老护理行业良性发展。2023年,我区通过组织护理员等级鉴定考试,新增中级养老护理员112人;举办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新增高级养老护理员24人。2024年3月,我区为初、中、高级考试意向护理员各组织一场等级鉴定考试,共计通过102人,有效增强我区养老护理人才力量。
再次感谢您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期待您对民政工作的发展提宝贵意见。
承办领导:严益生
承 办 人:许建波
联系电话:89541500
杭州市临安区民政局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