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203/2024-733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住建局 | 发文日期 | 2024-11-08 |
沈向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城郊结合部建设与管理的建议》收悉。已由区政府交我局主办。现将有关答复意见反馈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对于如何进一步改善城郊结合部综合环境,提升治理水平,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增强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存在问题
正如您所说的,近几年来,我区借助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亚运会等契机,城郊结合部在环境面貌、平安建设、交通整治、城市能级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但仍有诸多问题存在。究其原因也基本与委员所分析的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先天条件不足。城郊结合部农居、工业混杂,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可用空间不足,停车场地、充电桩等配套建设缺乏;二是人员情况复杂、生活习惯难改。城郊结合部低收入外来人员较多,城市意识相对薄弱,生活习惯相对较差,表现在乱丢乱倒、乱贴乱挂、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较多;三是反复现象严重、长效管理窘迫。城乡结合部往往由于基础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居民实际生活所需,从而导致飞线充电、阳光棚等问题反复出现,屡禁不止。四是土地产权村有、执法区域不清。目前多数城郊结合部土地性质仍然是集体土地性质,属于村集体所有,老村道承担了市政道路功能,行车区域范围不清,交警管理执法难。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规划情况
区规资分局在编制《临安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临安发展战略规划》、《临安区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以及各单元详细规划中,紧紧围绕“吴越名城、幸福临安”总目标,以规划引领,着力推动城郊结合部环境品质实现大改善、大提升。在我区发展战略规划中,为促进城郊协调发展,城郊融合类村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强化城乡结合部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的作用。在城镇单元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重点完善城郊结合部公服配套、绿地空间增长、商业服务配套和交通设施配套,积极推动存量更新改造,优化城郊结合部用地规划布局,加速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二)整治情况
目前我区对于城郊结合部的治理主要采取三种方式:
一是城中村改造。全部拆除后根据控规重建,能够彻底解决问题。2017年以来,我区投入资金约378亿元,实施了9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征迁房屋11643户,拆除房屋约440万平方米,涉及土地约1.8万亩。解决了锦城横潭、锦北后畈、锦南兰锦等多个城郊区域脏乱差问题。
二是老旧街区改造。从2019年开始,我区根据老城区农居混杂、基础设施薄弱、物业管理缺失等现状情况,以主要道路为边界、以区域为范围,因地制宜开展老旧街区改造,5年投入资金16.5亿元,改造了锦城10个区块、锦北1个小区,对区域内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危房进行维修、管线梳理入地、道路重新平整,完善了基础设施,同时引入大物业进行常态化管理。
三是综合整治。市委平安办于2022年下发了《全市城郊结合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杭平安办 [2022] 12 号)及《全市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杭平安办 [2022]13 号),由市委政法委牵头,下设环境综合组(市建委牵头)和社会治安组(市公安局牵头),对84个城郊结合部区块进行整治,临安涉及4个(青山湖雅观大道两侧区块、锦城街道十亩畈区块、锦城街道上仓区块、玲珑街道石山头区块),主要聚焦社会治安、道路交通、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问题。我局牵头制定了《临安区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形成《临安区城郊结合部专项整治清单》,围绕“拆、清、整、增、管”开展整治,一是拆除违建614处;二是清理堆积物、漂浮物、飞线、牛皮癣等,共清理110余处;三是整治店招店牌、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绿化黄土裸露、无序停车,并且进行路面修整;四是新增了游步道、公园、健身中心等活动场地、增设垃圾分类收集装置110处、增设停车位100余个、安装充电桩点位20个、安装路灯37盏;五是加强长效保洁管理,落实大物业或村集体保洁。
(三)部门协同
充分发挥部门执法管理职能和各类创建工作,由辖区内属地镇街统筹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局交警大队、住建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等力量,集合美丽杭州建设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结合三改一拆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集合“交通安全进万家,出入平安你我他”活动开展道路违停等整治活动、通过“美丽村社创建”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通过“五美”创建,对农村人居环境、农民建房风貌管控、垃圾分类、青山白化等重点问题进行排摸整治。
1.通过结合美丽杭州建设,开展全区的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上仓区块、十亩畈区块、石山头区块、雅观大道区块等四个城郊结合区域的店招店牌进行专项整治,全面摸排出各类不规范设置广告牌60余处。
2.通过结合三改一拆百日攻坚行动,营造拆违氛围,增强拆违力量统筹。十亩畈区块和上仓区块两处城郊结合区域累计拆除公共区域乱搭乱建、阳光房等违建602处、面积8721.3平方米。
3.通过结合交通安全进万家,出入平安你我他活动,对西瓜路、大华路、六园街、功臣山路、景杉路、原东山村石山头村道、雅观大道等城郊结合部道路的乱停车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同步加大视频巡查和路面管理力度,通过短信提醒、监控抓拍、现场抄告等方式严查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秩序,对乱停乱放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的车辆进行强制拖曳,着力净化城郊结合部道路交通环境。累计通过短信提醒、劝导车辆1.6万次,依法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6350起。
4.通过开展美丽村社比拼,深化美丽村社创建,制定下发《2024年“幸福村社”行动创建办法》、《关于开展“干干净净迎新春 平平安安过大年”的通知》,全面部署启动村庄清洁行动,以季度比拼晾晒的形式做美环境、做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农业农村局联动属地镇街、住建局、规资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民政局通过“五美”创建,对农村人居环境、农民建房风貌管控、垃圾分类、青山白化等重点问题进行排摸整治。
三、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规划刚性执行
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按照规划科学性、严肃性和有效性的要求,针对城郊结合部基础设施薄弱和相关行业多而散等情况,严格把关地块用地性质、地块标高、配套公服设施等内容,尤其是停车场等公建配套用地确保落地到位。
(二)细化部门职责
根据市委平安办《全市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杭平安办 [2022]13号)及《临安区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临住建[2022]85号)职责分工,落实部门职责,形成合力。由区委政法委总牵头全区城郊结合部整治工作;区公安分局牵头社会治安整治工作。负责整治违章停车现象,加大道路交通设施的巡查力度,指导督促做好非法标牌的清理及交通设施的维护工作;区住建局牵头协调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指导做好城市市政设施、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市容景观等监督管理,整治占道经营、乱贴广告等现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规范城郊结合部、依法获得市场名称登记且在经营期限内的农贸市场经营秩序,改善市场场容场貌和卫生条件,整治占道经营、乱设摊点现象;区农业农村局协助推动发展城郊结合部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工作;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配合做好城郊结合部涉危产危企业规范整治;区民政局推进社区现代化建设,推动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加强综合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等民政服务场所建设;区水利水电局指导督促做好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工作(城市河道除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增加城郊结合部公共文化的设施布点,提升服务水平。指导督促城郊结合部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公共服务;区消防救援大队指导督促城郊结合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消防车道,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等规范设置;各属地镇街:切实履行属地责任,落实全区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开展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公共服务设施、治安、消防等方面的整治工作。
(三)逐年有序推进
目前对于城中村改造的融资渠道很少,专项借款只适用建设安置房的项目,而我区目前的房地产保有情况更适合货币化安置,项目资金只能使用财政资金,大规模拆迁的可能性不大,对于城郊结合部的整治,小资金持续性投入逐年解决一些区块更符合临安实际。2024年计划重点围绕锦北街道临水社区(湖塘下)、锦南街道市坞村(村委附近及天目路夜市)、大园社区(灵鹤路,蒋墅街以北路段)等区块进行重点整治。
(四)聚焦重点问题
围绕“聚焦重点问题,解决突出矛盾”,通过整治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今年将实施的3个区块,街道将会根据摸排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
锦北街道临水社区(湖塘下)存在小型家庭作坊较多且缺乏系统管理;城北加油站附近垃圾回收站、冷库、木材厂等存在消防隐患;流动人口较多管理有难度等3个社会治安方面问题需重点开展整治。另外村道下雨易积水,河边存在大量偷倒垃圾行为,环境脏乱差等3个环境综合整治方面问题急需开展整治。
锦南街道市坞村(村委附近及天目路夜市)存在天目路夜市大门外、天目路两侧车辆停放乱,形成拥堵影响交通安全;靠近高速公路下面停放大型车辆,造成进出市坞村有交通安全隐患等社会治安方面问题需重点开展整治。另外天目路夜市人流较大,部分消费者有边走边吃边扔垃圾的陋习,导致夜市环境卫生较差需进行整治。
大园社区(灵鹤路,蒋墅街以北路段)存在大园新城北区单身公寓人口混杂,底数不清晰等社会治安方面问题需重点开展整治。另外灵鹤路幼儿园附近乱停车、乱摆摊问题突出、交通设施不完善等环境综合整治问题亟需处理。
(五)注重长效管理
一是联合执法整顿秩序。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为抓手,属地镇街会同规资、交警、城管、市场监管等相关执法部门组建联合执法组,建立协商联动、案件会商、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执法联席会议,形成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合力。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城市管理违法犯罪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管理秩序,形成优势互补、协调配合、全联全动的大防控治理格局。
二是强化巡防保障安全。建议属地镇街组建由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派出所民警、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等参加的重点区域巡逻队,由派出所民警带领进行街面巡逻、入店检查、入户摸排等工作。常态做好流动人口登记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出租房治安和消防安全检查,防止城郊结合部出租房成为违法犯罪滋生场所。
三是提升服务和宣传意识。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居民参与整治工作,出动机关干部、城管中队、青年团员、村妇联等各社会团体一起参与垃圾清理、河道整治等。利用社区警务室、微型消防站、小区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加强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宣教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形成人居环境提升“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奋力实现城郊人居环境品质大改善、大提升。
城郊结合部整治工作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性工作,在今后的治理工作中,我们会严格按照省、市、区开展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和区域现状,不断加强“回头看”检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工作成果。
再一次感谢您对于加强城郊结合部建设与管理提出的宝贵建议,也真诚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继续予以指导,让我们一起为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而努力奋斗。
分管领导:李剑
联 系 人:何海华
联系电话:0571-89540986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