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676/2024-0139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司法局 发文日期 2024-03-26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日期:
2024-03-26 10:21
来源:
区司法局
浏览量:

2023年,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职责,以作风提升为动力,以“法护营商”、“法助平安”为载体,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全力推进法法治政府建设,为杭州亚运会胜利召开和临安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法治政府建设职能严格履行。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临安区)工作,建立工作专班,全面补齐“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行政执法改革指数、合法性审查中心建设等工作短板。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制度,合法性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10件、政府行政机关合同20余件、常务会议题60余个,提出意见300余条,采纳率达95%以上;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17件;对2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后评估,废止文件4件;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导,召开全区合法性审查工作推进会、“乡镇合法性审查系统”使用培训会等,组织开展镇(街道)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提升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水平。以“7+3”破难举措为抓手,通过专项督查、专题会商、专案分析等方式推进“两高一低”整治工作,行政复议案件总收案385件,较2022年同比上升104.7%,调解复议案件169件,调撤率达52%。发挥行政复议引流作用,复议诉讼收案比3.89:1;落实复议监督指导职责,本级纠错复议案件7件。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大力推进。牵头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推动出台《临安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法治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清单,形成重点工作36项并全部按时完成。成立民营企业维权服务中心,成功协助企业维权案11件,涉及金额达1800万元。成立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成立以来共接待企业复议咨询100余件。局党组牵头开展涉企法律服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本地360家企业和10家法律服务机构的相关情况,完成《营商环境改革背景下法律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短板研究》的调研文章,获得市局理论成果调研三等奖。加强重点产业合规建设工作,探索拟订《临安区装饰纸产业合规指引》,指导企业健全合规经营管理机制,依法规范和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三)安全稳定底线坚决守牢。制定《临安区司法局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社区矫正维稳安保工作方案》,细化14项安保工作任务,摸排“五独五涉”及再犯罪集中前4类对象121人,重点社区矫正对象17人。摸清归正人员底数,梳理出重点安置帮教对象40人。落实刑满释放人员“必接必送”工作,亚(残)运会期间各司法所共完成“必接必送”32人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攻坚行动,建立“4+X”纠纷化解机制,受理调解各类纠纷3959件,成功调解3900件,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青山湖司法所和2家调解组织被市政府授予“枫桥经验”传承工作行政嘉奖。

(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和实体平台进一步规范完善,司法鉴定机构绿城医院司法鉴定事务所实质进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工单登记流转办理工作落实率100%,满意率达98.86%。推进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工作,共受理市域通办案件22件,受理率、受援人审批满意度、案件承办满意度100%。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站与法律援助分中心职能作用,与区残联、法院、检察院、看守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联合建立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并设立法律援助於潜分中心。公证处办理各类公证4936件,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理4239件,最多跑一次率85.88%,远超省市要求;公证全省通办事项在公证办事场所和网上公开,公证事项全省通办率达80%以上。

(五)法治宣传影响力显著扩大。以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讲座、网络直播等形式,累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等宣传活动270余场,惠及群众10万余人。举办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启动暨法治广场启用仪式,开展普法集市、特色法治活动等,活动信息被新华社报道。分类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印发《杭州市临安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乡村振兴‘林·安’普法宣传队”,开展“送法进乡村”主题宣讲9场;举办全区普法微课堂比赛、全区中小学生法治作品大赛,激发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的学法热情。

(六)法助共富源动力快速增强。以乡村建设项目为抓手,开展各类法治进乡村活动,培育“法律明白人”1482名,创成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7个,推动农民精神富裕。扎实开展“天目乡村共富帮共体”工作,组织开展7次调研走访,积极对接人大、财政、玲珑街道等单位,统筹用好政策资源、乡贤资源,获得扶持项目资金600余万,推动米积村产业项目落地、共富集市建设、就业岗位提供,建成米积村法治公园,完成六个一批重点帮促任务。助力共富考核,加强公职律师培养和社会律师招引,新增公职律师15人、社会律师11人,律师万人比为3.26,年度增长率达16%。

(七)作风能力建设持续深化。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落实主体责任,其他班子成员结合分工履行“一岗双责”,并与分管科室、处、所负责人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实落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动议事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重要会议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载体,专题组织党章党纪党规学习,通报各类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增强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扎实推进“清廉科所”建设,制定出台“清廉科所”试点工作方案,并在社区矫正科和青山湖司法所开展试点工作。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过去的一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统筹法治建设能力不够强,法治服务供给需深化,法治品牌培育偏少等不足之处。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高水平法治建设,实现法治建设统筹能力大提升。

一是全力配合示范市创建,积极发挥依法治办公室的统抓、参谋、协调、指导作用,推动一批法治重难点问题解决进一步树立法治浙江建设示范区品牌形象。二是全力提升合法性审查质效,高标准推动行政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全面实施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工程,实现合法性审查率、备案审查率和数字应用使用率均达100%。三是全面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完善法治大督察体系,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推动我区在法治浙江建设、法治杭州考核中争先进位。

(二)聚焦法治建设堵点,实现行政争议防范化解能力大提升。

一是提高行政复议承载力,探索信访、诉讼等多端引流机制,完善“繁简分流”“简案快办”机制,规范办案、听证程序规定,努力提升行政复议、诉讼收案比,有效降低复议后败诉率。二是加大行政争议化解牵引力,探索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效衔接,构建行政案件归类识别体系,实现“化解民事纠纷、减少行政争议”的社会效果,严控行政争议发案总量。三是提升法治监督续航力。定期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复议诉讼联席会议、法制工作例会、典型案例座谈会等,开展法治建设培训、执法人员轮训,全面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三)聚焦社会安全稳定,实现社会治理效能大提升。

一是完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协同体系,加强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的衔接联动,发挥好社区矫正委员会作用,强化重点人群法治关怀和跟踪帮扶,更加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二是完善纠纷调解体系建设,鼓励商会、行业协会、民商事仲裁机构或者相关专业机构依法设立商事调解组织,通过“区域调解品牌+一镇一品+N”调解体系建设,打造临安调解品牌矩阵。三是加快司法所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司法所对基层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监督、普法、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律师进社区(村)、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的统筹能力。

(四)聚焦法治服务供给,实现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提升。

一是实施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全力推动企业法治服务专区建成并实质化运转,构建集成化线上涉企法治服务平台,构建从收件到评价的服务闭环,畅通企业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二是加快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成立产业合规委员会和产业合规中心并充分发挥作用,打造装饰纸产业合规评价应用综合体系,评选一批合规样板企业。三是加大行政行为监督服务力度,深入实施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推动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在各执法领域全覆盖,完善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功能。

(五)聚焦社会生活品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效能大提升。

一是建设高素质法律服务队伍,推动民营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实施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提升行动、法律援助律师专职化改革,加大对重点领域律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二是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常态长效机制,实现60%的村(社区)建成“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三是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品牌,整合律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公证、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延伸服务触角,组建综合性法律服务团或专项法律服务团队,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六)聚焦大普法工作格局深化,实现法治宣传教育质效大提升。

一是扎实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丰富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完善观测点相关工作制度,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素养提升工程,以“法律明白人”带头实现平安三率、调解率、信访率“两升一降”。二是提质扩面法治宣传阵地,打造文旅法治文化风光带、法治教育场馆样板区,形成法治教育场馆“铁三角”格局,推动法治文化阵地不断提质升级。三是进一步丰富法治文化作品。发布“临安普法”司法行政工作品牌标志,指导《普法新势力》《00后法治小剧场》等团队创作更多优秀普法作品,加大“普法微课堂”比赛优秀课件、中小学生法治绘画、法治书法作品推广力度。

(七)聚焦法治建设保障,实现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大提升。

一是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天目领军·司小青说”干部大讲堂活动,举办微党课竞赛、业务知识竞赛等比赛活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二是扎实开展绩效比拼亮晒行动,围绕争先创优和法治助企惠民目标,广泛开展绩效比拼亮晒行动,推动法治建设工作争先创优,全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三是加强推进“清廉司法”建设,多形式开展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办好“政治生日会”“政治家访”等廉政教育活动,做好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清廉司法”建设工作。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676/2024-01397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司法局
发文日期 2024-03-26
杭州市临安区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4-03-26
信息来源: 区司法局
浏览量:

2023年,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职责,以作风提升为动力,以“法护营商”、“法助平安”为载体,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全力推进法法治政府建设,为杭州亚运会胜利召开和临安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法治政府建设职能严格履行。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临安区)工作,建立工作专班,全面补齐“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行政执法改革指数、合法性审查中心建设等工作短板。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制度,合法性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10件、政府行政机关合同20余件、常务会议题60余个,提出意见300余条,采纳率达95%以上;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17件;对2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后评估,废止文件4件;加强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导,召开全区合法性审查工作推进会、“乡镇合法性审查系统”使用培训会等,组织开展镇(街道)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提升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水平。以“7+3”破难举措为抓手,通过专项督查、专题会商、专案分析等方式推进“两高一低”整治工作,行政复议案件总收案385件,较2022年同比上升104.7%,调解复议案件169件,调撤率达52%。发挥行政复议引流作用,复议诉讼收案比3.89:1;落实复议监督指导职责,本级纠错复议案件7件。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大力推进。牵头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推动出台《临安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法治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清单,形成重点工作36项并全部按时完成。成立民营企业维权服务中心,成功协助企业维权案11件,涉及金额达1800万元。成立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成立以来共接待企业复议咨询100余件。局党组牵头开展涉企法律服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本地360家企业和10家法律服务机构的相关情况,完成《营商环境改革背景下法律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短板研究》的调研文章,获得市局理论成果调研三等奖。加强重点产业合规建设工作,探索拟订《临安区装饰纸产业合规指引》,指导企业健全合规经营管理机制,依法规范和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三)安全稳定底线坚决守牢。制定《临安区司法局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社区矫正维稳安保工作方案》,细化14项安保工作任务,摸排“五独五涉”及再犯罪集中前4类对象121人,重点社区矫正对象17人。摸清归正人员底数,梳理出重点安置帮教对象40人。落实刑满释放人员“必接必送”工作,亚(残)运会期间各司法所共完成“必接必送”32人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攻坚行动,建立“4+X”纠纷化解机制,受理调解各类纠纷3959件,成功调解3900件,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青山湖司法所和2家调解组织被市政府授予“枫桥经验”传承工作行政嘉奖。

(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和实体平台进一步规范完善,司法鉴定机构绿城医院司法鉴定事务所实质进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工单登记流转办理工作落实率100%,满意率达98.86%。推进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工作,共受理市域通办案件22件,受理率、受援人审批满意度、案件承办满意度100%。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站与法律援助分中心职能作用,与区残联、法院、检察院、看守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联合建立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并设立法律援助於潜分中心。公证处办理各类公证4936件,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理4239件,最多跑一次率85.88%,远超省市要求;公证全省通办事项在公证办事场所和网上公开,公证事项全省通办率达80%以上。

(五)法治宣传影响力显著扩大。以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讲座、网络直播等形式,累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等宣传活动270余场,惠及群众10万余人。举办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启动暨法治广场启用仪式,开展普法集市、特色法治活动等,活动信息被新华社报道。分类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印发《杭州市临安区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乡村振兴‘林·安’普法宣传队”,开展“送法进乡村”主题宣讲9场;举办全区普法微课堂比赛、全区中小学生法治作品大赛,激发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的学法热情。

(六)法助共富源动力快速增强。以乡村建设项目为抓手,开展各类法治进乡村活动,培育“法律明白人”1482名,创成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7个,推动农民精神富裕。扎实开展“天目乡村共富帮共体”工作,组织开展7次调研走访,积极对接人大、财政、玲珑街道等单位,统筹用好政策资源、乡贤资源,获得扶持项目资金600余万,推动米积村产业项目落地、共富集市建设、就业岗位提供,建成米积村法治公园,完成六个一批重点帮促任务。助力共富考核,加强公职律师培养和社会律师招引,新增公职律师15人、社会律师11人,律师万人比为3.26,年度增长率达16%。

(七)作风能力建设持续深化。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落实主体责任,其他班子成员结合分工履行“一岗双责”,并与分管科室、处、所负责人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实落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动议事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重要会议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载体,专题组织党章党纪党规学习,通报各类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增强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扎实推进“清廉科所”建设,制定出台“清廉科所”试点工作方案,并在社区矫正科和青山湖司法所开展试点工作。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过去的一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统筹法治建设能力不够强,法治服务供给需深化,法治品牌培育偏少等不足之处。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高水平法治建设,实现法治建设统筹能力大提升。

一是全力配合示范市创建,积极发挥依法治办公室的统抓、参谋、协调、指导作用,推动一批法治重难点问题解决进一步树立法治浙江建设示范区品牌形象。二是全力提升合法性审查质效,高标准推动行政合法性审查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全面实施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改革工程,实现合法性审查率、备案审查率和数字应用使用率均达100%。三是全面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完善法治大督察体系,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推动我区在法治浙江建设、法治杭州考核中争先进位。

(二)聚焦法治建设堵点,实现行政争议防范化解能力大提升。

一是提高行政复议承载力,探索信访、诉讼等多端引流机制,完善“繁简分流”“简案快办”机制,规范办案、听证程序规定,努力提升行政复议、诉讼收案比,有效降低复议后败诉率。二是加大行政争议化解牵引力,探索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效衔接,构建行政案件归类识别体系,实现“化解民事纠纷、减少行政争议”的社会效果,严控行政争议发案总量。三是提升法治监督续航力。定期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复议诉讼联席会议、法制工作例会、典型案例座谈会等,开展法治建设培训、执法人员轮训,全面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三)聚焦社会安全稳定,实现社会治理效能大提升。

一是完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协同体系,加强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的衔接联动,发挥好社区矫正委员会作用,强化重点人群法治关怀和跟踪帮扶,更加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二是完善纠纷调解体系建设,鼓励商会、行业协会、民商事仲裁机构或者相关专业机构依法设立商事调解组织,通过“区域调解品牌+一镇一品+N”调解体系建设,打造临安调解品牌矩阵。三是加快司法所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司法所对基层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监督、普法、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律师进社区(村)、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的统筹能力。

(四)聚焦法治服务供给,实现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提升。

一是实施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全力推动企业法治服务专区建成并实质化运转,构建集成化线上涉企法治服务平台,构建从收件到评价的服务闭环,畅通企业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二是加快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成立产业合规委员会和产业合规中心并充分发挥作用,打造装饰纸产业合规评价应用综合体系,评选一批合规样板企业。三是加大行政行为监督服务力度,深入实施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专项行动,推动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在各执法领域全覆盖,完善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功能。

(五)聚焦社会生活品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效能大提升。

一是建设高素质法律服务队伍,推动民营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实施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提升行动、法律援助律师专职化改革,加大对重点领域律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二是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常态长效机制,实现60%的村(社区)建成“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三是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品牌,整合律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公证、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延伸服务触角,组建综合性法律服务团或专项法律服务团队,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六)聚焦大普法工作格局深化,实现法治宣传教育质效大提升。

一是扎实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丰富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完善观测点相关工作制度,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素养提升工程,以“法律明白人”带头实现平安三率、调解率、信访率“两升一降”。二是提质扩面法治宣传阵地,打造文旅法治文化风光带、法治教育场馆样板区,形成法治教育场馆“铁三角”格局,推动法治文化阵地不断提质升级。三是进一步丰富法治文化作品。发布“临安普法”司法行政工作品牌标志,指导《普法新势力》《00后法治小剧场》等团队创作更多优秀普法作品,加大“普法微课堂”比赛优秀课件、中小学生法治绘画、法治书法作品推广力度。

(七)聚焦法治建设保障,实现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大提升。

一是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天目领军·司小青说”干部大讲堂活动,举办微党课竞赛、业务知识竞赛等比赛活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二是扎实开展绩效比拼亮晒行动,围绕争先创优和法治助企惠民目标,广泛开展绩效比拼亮晒行动,推动法治建设工作争先创优,全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三是加强推进“清廉司法”建设,多形式开展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办好“政治生日会”“政治家访”等廉政教育活动,做好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清廉司法”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