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62302032/2024-0188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发文日期 | 2024-04-08 |
尊敬的陈良等代表:
感谢您们对我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们在今年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9号建议《关于加强镇街综合执法队专业能力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综合行政执法局办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局协办。根据您们提出的建议,并结合工作实际,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近一年工作成效
近年来,我区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通过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优化基层行政执法保障、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培训等有力举措,积极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有所提升,基层治理取得实效。
(一)综合执法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办案程序更加规范。出台《杭州市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网上办案限时规定》《关于进一步落实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强制措施的通知》《关于推进“人人会办案”工作的通知》等制度,规范执法办案流程,提升执法案卷质量。二是监管执法协同更加有力。印发《杭州市临安区林业行政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执法监管协同机制,完善行政监管、行政执法、刑事司法间的衔接,2023年以来,共办理赋权案件2637件,各类移交案件300余件,覆盖15个领域,移送公安机关侦查13件。三是行政执法体系更加顺畅。区行政执法统一协调指挥中心有效运行“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打通指挥调度、法制保障、执法监督全链条,实现行政执法行为可视化指挥、全过程保障、可溯源监督,提供法制支撑216起,自查自纠执法不规范问题354起,2023年因执法不规范预警事件同比下降90%。
(二)行政执法保障不断完善。一是开展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2024年1月,依法治区办印发《杭州市临安区合法性审查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区18个镇街全面开展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将近三年复议诉讼案件多发、纠错败诉较高的事项,特别是违建拆除类、征收补偿类执法程序等重大执法决定作为重点审查内容,从源头上规范镇街的行政行为。二是全面贯通数字应用。推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数字应用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民呼我为等重大应用全面贯通,接入各类数字化监管执法系统和物联网预警感知设施,提高预测预警和决策支撑能力。杭州市级月度卫片图斑已通过“天巡地查”系统下发至镇街专人账号,部级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因上级保密要求无法贯通镇街。三是建立“1+1+X”案审模式。建立“1”名镇街法制员主审、“1”名驻队律师辅审、“X”名各业务线法制专家会审的“1+1+X”案审模式,重点支撑赋权镇街法制辅审。成立区综合行政执法法制保障中心,由综合行政执法局法制科专职保障人员、8支专业执法队伍法制科联合保障人员和顾问律师组成,负责赋权镇街的法律咨询、案件法制审核指导、法制培训等工作,解决镇街法制审核力量薄弱的问题。
(三)行政执法能力不断增强。一是持续开展各类培训。组织全区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人员参加2023年全省行政执法队伍暨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提能力、转作风、促发展”专题培训班;组织开展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能力提升培训8次,各部门“优秀教员”按需上门授课12次。发动各执法队人员参加市执法办组织的综合行政执法能力等级化认证考试,整体通过率在杭州排前列。二是主动开展执法帮扶。充分发挥区综合行政执法法制保障中心的法制人员力量与法制专业水平的作用,全过程做好赋权镇街案件办理法制指导,下发案件评审意见890多条。统一编印综合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推进“教科书式执法”,针对高频率、高需求、零办件的执法事项法制审查情况、应议应诉案件涉及的共性问题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15次,培训人数达700余人次。三是深入推进执法监督。加强执法监督作为保证执法质量的有力抓手,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区法制保障中心联合司法局对镇街办案质量进行专项评查并通报,实行赋权镇街执法优胜“流动红旗”激励;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抓手,开展“无照经营”“人人会办案”专项执法规范化检查,发挥执法监督职能,发现整改不规范执法行为36起;成立区综合执法“共享法庭”,推动形成行政执法类纠纷全流程职能解纷体系,有效促进了执法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落实人员配置,进一步强化执法保障。区司法局将持续推动各镇街尽快配备1名法学本科以上或者法律职业资格的审查人员(目前已有青山湖街道等7个镇街法律人才到位,预计年底前18个镇街全部完成配备),积极探索岗前培训、集中轮训,通过案例研讨、跟班学习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强化审查队伍专业能力建设;推动镇街完善法律顾问管理机制,细化完善法律顾问考核评价标准,用好财政保障经费,为镇街综合执法提供法治保障。
(二)紧抓法制培训,进一步提升执法能力。根据镇街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邀请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专家骨干开展跨部门跨层级培训,专门就划转事项等对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人员、乡镇(街道)人员进行每季度不少于8小时的培训。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综合执法部门或专业人士开展多领域的实操性业务指导、技能大比武、案件评查等能力提升活动,鼓励执法人员积极参加法考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切实提高执法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升执法人员履职能力。联合司法局等部门积极招录、培养法制专业人才,逐步充实专职法制员队伍。
(三)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抓好执法质量。聚焦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等,聘请行政执法案件专项监督员,收集企业和群众声音,发挥监督作用。区法制保障中心发挥日常法制咨询、案件审核指导、案件质量评判、规范化检查监督等作用,通过“一案一指导”“一月一评查”等机制,抓好案件质量和全过程管理闭环,解决镇街法制审核力量薄弱和规范化水平不高的问题,确保执法质量稳步提升。
再次感谢您们对“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杭州市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4月8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