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62302032/2024-0189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文日期 2024-04-09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
2024-04-24 17:51
来源:
区城市管理局
浏览量:


尊敬的舒力健委员

感谢您对我区绿化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在今年区政协十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城市道路绿化工程降低交通安全隐患的建议》提案,已由区政府交区综合行政执法主办,根据您提出的建议,并结合我区城市管理实际,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城市化步伐加快,通过新城建设、旧城改造等,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显著提升。特别是“美丽杭州”创建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长效管理工作推进以来,城区范围内的绿化设施进行了集中养护和美化,取得明显成效。但正如您说提出的,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忽略城市绿化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性原因。

临安城区市政道路和园林绿化实行委托养护制度,相关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质保期结束后,由区住建局发起移交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养护监督管理,根据区政府的要求,我局将移交后的日常养护工作委托区城投集团下属子公司园林公司承担。

截至目前,市政绿化长效养护区域总面积(主城区加青山湖科技城)约为1492.68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约430万平方米,行道树约4万余株。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不仅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形象,还关系到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规划和住建部门在道路建设或改造的前期规划设计阶段邀请各方相关职能单位参与规划设计的评审,充分听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交警大队、区交通运输局等职能部门的意见,要求科学合理规划机非隔离带,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科学配置绿地植物,有效协调车流、人流的集散。在道路的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转角处的树木不影响车辆驾驶员视线的通透性,要求在近道口的绿化隔离带只种植灌木球、绿篱、草坪等较低矮的植物。

城投园林公司负责城区绿化日常修剪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树木、灌木、草坪、色块、花卉等植物的修整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维护和管理。

2023年期间,共完成行道树修剪42850株,灌木花草修剪51600余株、草坪色块修剪360万余平方、杂草清理220万余平方米、鲜花更换160余万株、地被及小苗补植18万余平米、病虫害防治106万余平方米。2024年将更加科学管理绿化带,对行道树在春季、秋季、冬季各集中修剪一次;对绿化带、花坛、灌木丛、草坪每个月进行一次修剪;同时,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对十字路口遮挡行车视线的绿植进行更换,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对修剪后的树木花草进行后期跟踪,观察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养护单位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术,为城市创造更加美丽和舒适的绿色环境。借势借力补短板、查漏洞,继续以“美丽杭州”、“双最”等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城区绿化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督促园林公司对养护范围内的道路绿化进行科学修剪,特别是对存在绿化带遮挡行车视线的情况进行专项排查和处置。同时,为有效形成长效机制和达到标本兼治,将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一是运用考核机制推进提高绿化日常养护的水平和质量。根据《临安区市政绿化养护管理考核细则》和参考《杭州市城区绿地养护质量标准》对园林公司进行月度绩效考核,按考核结果来拨付养护经费,充分调动绿化养护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了区级长效巡查机制,2023年共计督查绿化问题156处,同时,落实养护企业自查自改,累计自查问题6598处,均已落实整改,提高了绿化养护品质。同时,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园林公司在主城区配备专业的绿化养护力量,配备有行道树修剪班组二组,草坪色块修剪班组二组,植保班组二组,设施维修班组一组,机动巡查班组一组。

二是借力数字城管采集和调动社会力量(如人人城管等)。今年以来,数字城管配备路面采集员15人,采集范围涵盖5个街道、13个镇街,月均采集和处置有关绿化带各类问题案卷共369条,涉及绿化带黄土裸露、枯株死株等,要求处置单位在1至5天内完成整改。同时,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管理运营“临安城管”微信公众号,宣传园林绿化科普知识,让市民朋友更加了解绿化,爱护绿化。

三是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建成投用前提前勘验工作机制”的落实。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建设的规范性,解决投用后发现问题难以整改,移交困难等问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起草了《关于建立城市道路建成投用前提前勘验工作机制》,以新民街、西墅街、吴越街改造道路为试点项目开展提前勘验工作,实行联合勘验,勘验人员由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警大队、园林公司等组成,对出现的问题要求建设方按期整改,否则不予竣工。重点考虑在设计、建设、建成各阶段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交办建设、施工单位落实闭环整改,并同步抄送行业主管部门;问题未整改到位前,不得投入使用,不得组织竣工验收;经交办仍不落实整改的,报送区领导督办。同时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城市建设管理年终综合考评。

四是推广“投用即纳管”工作机制。推动“投用即纳管”工作机制切实落地,各建设主体委托园林公司进行“三式”养护管理(半委托式、委托式、代整改式选其一),要求住建部门配合,督促建设方在工程建设质保期合同约定“投用即纳管”条款。

五是考虑减少工程质保期时间,提前开展移交准备工作。参考杭州市园文局相关经验,考虑减少工程质保期的时间,从2年改为1年,减少失管时间;同时,督促各建设主体在工程建设时,同步收集和保管好工程资料,在移交时提前半年对接开展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和相关检测工作,确保能如期移交。

六是加强公众教育与意识提高,注重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安全教育的宣导。如在微信公众号“临安发布”、“临安城管”、抖音“小金跑现场”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和督导,加强对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再次感谢您对绿化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同时也请一如既往地给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关心和支持。如您对以上答复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杭州市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4月9日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662302032/2024-01892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文日期 2024-04-09
杭州市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4-24
信息来源: 区城市管理局
浏览量:


尊敬的舒力健委员

感谢您对我区绿化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在今年区政协十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城市道路绿化工程降低交通安全隐患的建议》提案,已由区政府交区综合行政执法主办,根据您提出的建议,并结合我区城市管理实际,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城市化步伐加快,通过新城建设、旧城改造等,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显著提升。特别是“美丽杭州”创建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长效管理工作推进以来,城区范围内的绿化设施进行了集中养护和美化,取得明显成效。但正如您说提出的,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忽略城市绿化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隐性原因。

临安城区市政道路和园林绿化实行委托养护制度,相关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质保期结束后,由区住建局发起移交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养护监督管理,根据区政府的要求,我局将移交后的日常养护工作委托区城投集团下属子公司园林公司承担。

截至目前,市政绿化长效养护区域总面积(主城区加青山湖科技城)约为1492.68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约430万平方米,行道树约4万余株。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不仅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形象,还关系到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规划和住建部门在道路建设或改造的前期规划设计阶段邀请各方相关职能单位参与规划设计的评审,充分听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交警大队、区交通运输局等职能部门的意见,要求科学合理规划机非隔离带,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科学配置绿地植物,有效协调车流、人流的集散。在道路的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转角处的树木不影响车辆驾驶员视线的通透性,要求在近道口的绿化隔离带只种植灌木球、绿篱、草坪等较低矮的植物。

城投园林公司负责城区绿化日常修剪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树木、灌木、草坪、色块、花卉等植物的修整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维护和管理。

2023年期间,共完成行道树修剪42850株,灌木花草修剪51600余株、草坪色块修剪360万余平方、杂草清理220万余平方米、鲜花更换160余万株、地被及小苗补植18万余平米、病虫害防治106万余平方米。2024年将更加科学管理绿化带,对行道树在春季、秋季、冬季各集中修剪一次;对绿化带、花坛、灌木丛、草坪每个月进行一次修剪;同时,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对十字路口遮挡行车视线的绿植进行更换,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对修剪后的树木花草进行后期跟踪,观察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养护单位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术,为城市创造更加美丽和舒适的绿色环境。借势借力补短板、查漏洞,继续以“美丽杭州”、“双最”等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城区绿化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督促园林公司对养护范围内的道路绿化进行科学修剪,特别是对存在绿化带遮挡行车视线的情况进行专项排查和处置。同时,为有效形成长效机制和达到标本兼治,将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一是运用考核机制推进提高绿化日常养护的水平和质量。根据《临安区市政绿化养护管理考核细则》和参考《杭州市城区绿地养护质量标准》对园林公司进行月度绩效考核,按考核结果来拨付养护经费,充分调动绿化养护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了区级长效巡查机制,2023年共计督查绿化问题156处,同时,落实养护企业自查自改,累计自查问题6598处,均已落实整改,提高了绿化养护品质。同时,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园林公司在主城区配备专业的绿化养护力量,配备有行道树修剪班组二组,草坪色块修剪班组二组,植保班组二组,设施维修班组一组,机动巡查班组一组。

二是借力数字城管采集和调动社会力量(如人人城管等)。今年以来,数字城管配备路面采集员15人,采集范围涵盖5个街道、13个镇街,月均采集和处置有关绿化带各类问题案卷共369条,涉及绿化带黄土裸露、枯株死株等,要求处置单位在1至5天内完成整改。同时,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管理运营“临安城管”微信公众号,宣传园林绿化科普知识,让市民朋友更加了解绿化,爱护绿化。

三是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建成投用前提前勘验工作机制”的落实。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建设的规范性,解决投用后发现问题难以整改,移交困难等问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起草了《关于建立城市道路建成投用前提前勘验工作机制》,以新民街、西墅街、吴越街改造道路为试点项目开展提前勘验工作,实行联合勘验,勘验人员由区住建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警大队、园林公司等组成,对出现的问题要求建设方按期整改,否则不予竣工。重点考虑在设计、建设、建成各阶段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交办建设、施工单位落实闭环整改,并同步抄送行业主管部门;问题未整改到位前,不得投入使用,不得组织竣工验收;经交办仍不落实整改的,报送区领导督办。同时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城市建设管理年终综合考评。

四是推广“投用即纳管”工作机制。推动“投用即纳管”工作机制切实落地,各建设主体委托园林公司进行“三式”养护管理(半委托式、委托式、代整改式选其一),要求住建部门配合,督促建设方在工程建设质保期合同约定“投用即纳管”条款。

五是考虑减少工程质保期时间,提前开展移交准备工作。参考杭州市园文局相关经验,考虑减少工程质保期的时间,从2年改为1年,减少失管时间;同时,督促各建设主体在工程建设时,同步收集和保管好工程资料,在移交时提前半年对接开展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和相关检测工作,确保能如期移交。

六是加强公众教育与意识提高,注重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安全教育的宣导。如在微信公众号“临安发布”、“临安城管”、抖音“小金跑现场”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和督导,加强对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再次感谢您对绿化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同时也请一如既往地给我们的工作予以关注、关心和支持。如您对以上答复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杭州市临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