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393/2024-029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4-06-23
统一编号 有效性
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4号提案的复函(临文广旅体〔2024〕45号)
日期:
2024-06-23 16:01
来源: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浏览量:

王亚红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打造“天目露营”品牌,助力乡村共同富裕》收悉。非常感谢您对临安露营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的建议也很中肯。近年来,临安区抢抓露营产业发展新机遇,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露营新业态。目前,已开放露营地32家,在建露营地5家,其中进行八部门联审露营地26家,备案完成24家。根据要求,由我局办理此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全行业统一,破解无序发展,实现品牌做强做大

我局以“天目叠翠,吴越千年”临安文旅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以“天目户外”临安露营品牌为落地,推动临安露营行业的有序发展。要以《“天目户外”区域公共品牌认定规范》和《“天目户外”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办法》作为政府品质背书的依据,保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首先,制定品牌认定规范。明确阐述品牌定义、基本条件、认定要求和评价依据及方法,为临安露营地统一品牌授权提供政策依据。制定合理的品牌管理办法。加强对“天目户外”区域公共品牌的使用和管理,保证其品牌质量、信誉和特色,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对品牌管理的范围、权责和流程进行说明。同时对品牌使用的准入门槛、申报程序、复核和退出机制形成规范。并拟定《“天目户外”区域公共品牌使用许可合同》、《“天目户外”品牌使用承诺书》等规范性文件。其次,加强全流程产业管理。制订《“天目户外”区域公共品牌奖补政策》及实施细则,通过专家评审机制、企业登选示范榜情况,为品牌企业提供入驻、年审、复评三个阶段的政策资金奖补,以及提供媒体宣传、评奖评级、专家培训、贷款优惠等全过程权益享受。同时成立旅游协会下挂的露营产业协会,在权益维护、联合推广、统一营销上形成合力。再者,强化人才支撑。针对露营行业专业管理人员少、培育慢,年轻人不愿留、不想留,专业人才缺口大等问题,通过借助区校合作平台、社会团体等力量,与农林大、浙商院等高校开展智库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文旅融合复合型人才。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围绕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天目工匠”培育、技能帮扶和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规划、管理、策划、营销服务四支露营地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为推进临安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对于新引进的文旅融合复合型人才可享受人才引进政策,给与必要的生活补贴。鼓励新农人返乡创业。支持留学归国、高校毕业、退役军人、农民工等新农人返乡创业。同时通过组建跨专业、跨院校的浙江临安露营地科创小组,实现不同领域知识和资源的有效整合。汇聚不同学科背景和院校的专业人才。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和跨院校的资源整合,探索出更多适合临安露营地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出独属于临安特色的露营品牌。

(二)全区域协调,发挥地域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首先,依托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布局。围绕青山湖秀水圈、大天目名山圈、浙西天路户外圈的不同特色,严控底线、因地制宜、整体谋划,切实引领“露营 +”和“+ 露营”等产品的合理布局及健康发展,通过构建两大品牌营、四类明星营、四类特色营、N个主题营的露营产品体系。推动露营产业提能升级。争取在2024年,实现临安露营总接待游客量达2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7000万元,助力乡村共富,实现临安露营地集聚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推广绿色、低碳、循环的休闲产业发展模式,促进露营活动与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露营产业体系。

其次,定位目标市场提供差异产品。临安露营产业的目标市场应广泛涵盖各个年龄段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特别是那些注重生态环保、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群体。可以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如家庭露营、青少年户外教育、高端定制露营等,以满足不同需求。临安露营产业目标市场以新锐爸妈和都市新青年、Z世代为核心人群,小镇小资和品质青年为增长驱动人群。就需求市场调查来看,目前临安亲子露营市场需求强劲,低线城市高购买力人群消费增速迅猛,消费潜力不可小觑。新锐爸妈人数基数大,消费宽度、数量较多,消费频次较高;品质青年消费增速最快,消费能力较强,购买件单价高,人均年消较高;小镇小资消费增速较快,消费能力强,人均年消、消费宽度、件数、频次均最高。因此,临安露营产业要持续走全龄化休闲康养产业融合模式,以露营地精心培育为手段,打造全龄化休闲康养新农村,充分挖掘临安地域文化韵味,全力打好生态牌、休闲牌、文化牌、康养牌,加快推动全龄化休闲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多元化“露营+”新露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三)全链式发展,挖掘能动要素,实现产业合力推进

首先,形成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梳理产业资源禀赋,对全区有露营资源的镇、街道进行实地考察、摸排,梳理可发展露营产业区位的具体位置、面积等规划指标,梳理区域现有的资源,开展定向招引,协助商务局加大招商精准度。拓展产业信息来源。通过开展系列专场推介、集中签约、中介协同等各类招商举措和活动举办,不断拓宽项目信息获取渠道,获取更多露营产业的项目资源和企业信息。通过大力引进和扶持露营装备、户外用品等露营相关装备产业,培育优秀本土户外装备生产企业,做大做强露营上游产业,带动前端制造业生产。中端要引进高端露营品牌企业、培育本土露营品牌企业,重视露营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并以此为依托带动高端人才的引流,带动本地村民的就业,提升区域内就业范围和质量,同时带动农副产品的二销,提升露营产业附加值,形成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积极赋能乡村共富。

其次推出“营地匠人”服务团队。通过引入咖啡制作、花艺设计、茶艺展示等多元化技能培养,结合临安本地文化特色,将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熟悉本地文化的“营地匠人”。为临安露营地提供了多类型技能人才,解决活动内容单一的问题,通过丰富营地服务产品供给,来提升游客的旅居体验。通过技术指导和服务培训,让村民成为团队的一员,共同参与露营地的建设和服务。解决本地村民就业问题,为露营地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与乡村社区的深度融合。

最后做好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搭建智慧大“营”家数据平台,实现露营地产业的数字化服务与管理。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能够实现对产业数据的实时收集、分析和展示,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针对临安区露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平台将建立高质量的经营指标体系,对露营地的经营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市场预测等功能,帮助企业和政府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调整发展策略。搭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产业平台。积极组建“露营时代”、“露营体育产业交流群”等微信社群,积极开展临安区露营产业文化沙龙、浙江省帐篷营地标准 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交流,及时分享露营行业的动态和信息,积极探讨与解决露营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再次感谢您对临安露营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分管领导:鲍承成

人:王轶军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393/2024-02920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4-06-23
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4号提案的复函(临文广旅体〔2024〕45号)
发布时间:2024-06-23
信息来源: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浏览量:

王亚红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打造“天目露营”品牌,助力乡村共同富裕》收悉。非常感谢您对临安露营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的建议也很中肯。近年来,临安区抢抓露营产业发展新机遇,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露营新业态。目前,已开放露营地32家,在建露营地5家,其中进行八部门联审露营地26家,备案完成24家。根据要求,由我局办理此提案,现答复如下:

(一)全行业统一,破解无序发展,实现品牌做强做大

我局以“天目叠翠,吴越千年”临安文旅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以“天目户外”临安露营品牌为落地,推动临安露营行业的有序发展。要以《“天目户外”区域公共品牌认定规范》和《“天目户外”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办法》作为政府品质背书的依据,保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首先,制定品牌认定规范。明确阐述品牌定义、基本条件、认定要求和评价依据及方法,为临安露营地统一品牌授权提供政策依据。制定合理的品牌管理办法。加强对“天目户外”区域公共品牌的使用和管理,保证其品牌质量、信誉和特色,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对品牌管理的范围、权责和流程进行说明。同时对品牌使用的准入门槛、申报程序、复核和退出机制形成规范。并拟定《“天目户外”区域公共品牌使用许可合同》、《“天目户外”品牌使用承诺书》等规范性文件。其次,加强全流程产业管理。制订《“天目户外”区域公共品牌奖补政策》及实施细则,通过专家评审机制、企业登选示范榜情况,为品牌企业提供入驻、年审、复评三个阶段的政策资金奖补,以及提供媒体宣传、评奖评级、专家培训、贷款优惠等全过程权益享受。同时成立旅游协会下挂的露营产业协会,在权益维护、联合推广、统一营销上形成合力。再者,强化人才支撑。针对露营行业专业管理人员少、培育慢,年轻人不愿留、不想留,专业人才缺口大等问题,通过借助区校合作平台、社会团体等力量,与农林大、浙商院等高校开展智库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文旅融合复合型人才。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围绕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天目工匠”培育、技能帮扶和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规划、管理、策划、营销服务四支露营地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为推进临安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对于新引进的文旅融合复合型人才可享受人才引进政策,给与必要的生活补贴。鼓励新农人返乡创业。支持留学归国、高校毕业、退役军人、农民工等新农人返乡创业。同时通过组建跨专业、跨院校的浙江临安露营地科创小组,实现不同领域知识和资源的有效整合。汇聚不同学科背景和院校的专业人才。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和跨院校的资源整合,探索出更多适合临安露营地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出独属于临安特色的露营品牌。

(二)全区域协调,发挥地域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首先,依托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布局。围绕青山湖秀水圈、大天目名山圈、浙西天路户外圈的不同特色,严控底线、因地制宜、整体谋划,切实引领“露营 +”和“+ 露营”等产品的合理布局及健康发展,通过构建两大品牌营、四类明星营、四类特色营、N个主题营的露营产品体系。推动露营产业提能升级。争取在2024年,实现临安露营总接待游客量达2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7000万元,助力乡村共富,实现临安露营地集聚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推广绿色、低碳、循环的休闲产业发展模式,促进露营活动与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露营产业体系。

其次,定位目标市场提供差异产品。临安露营产业的目标市场应广泛涵盖各个年龄段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特别是那些注重生态环保、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群体。可以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如家庭露营、青少年户外教育、高端定制露营等,以满足不同需求。临安露营产业目标市场以新锐爸妈和都市新青年、Z世代为核心人群,小镇小资和品质青年为增长驱动人群。就需求市场调查来看,目前临安亲子露营市场需求强劲,低线城市高购买力人群消费增速迅猛,消费潜力不可小觑。新锐爸妈人数基数大,消费宽度、数量较多,消费频次较高;品质青年消费增速最快,消费能力较强,购买件单价高,人均年消较高;小镇小资消费增速较快,消费能力强,人均年消、消费宽度、件数、频次均最高。因此,临安露营产业要持续走全龄化休闲康养产业融合模式,以露营地精心培育为手段,打造全龄化休闲康养新农村,充分挖掘临安地域文化韵味,全力打好生态牌、休闲牌、文化牌、康养牌,加快推动全龄化休闲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多元化“露营+”新露营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三)全链式发展,挖掘能动要素,实现产业合力推进

首先,形成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梳理产业资源禀赋,对全区有露营资源的镇、街道进行实地考察、摸排,梳理可发展露营产业区位的具体位置、面积等规划指标,梳理区域现有的资源,开展定向招引,协助商务局加大招商精准度。拓展产业信息来源。通过开展系列专场推介、集中签约、中介协同等各类招商举措和活动举办,不断拓宽项目信息获取渠道,获取更多露营产业的项目资源和企业信息。通过大力引进和扶持露营装备、户外用品等露营相关装备产业,培育优秀本土户外装备生产企业,做大做强露营上游产业,带动前端制造业生产。中端要引进高端露营品牌企业、培育本土露营品牌企业,重视露营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并以此为依托带动高端人才的引流,带动本地村民的就业,提升区域内就业范围和质量,同时带动农副产品的二销,提升露营产业附加值,形成完整的上、中、下游产业链,积极赋能乡村共富。

其次推出“营地匠人”服务团队。通过引入咖啡制作、花艺设计、茶艺展示等多元化技能培养,结合临安本地文化特色,将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熟悉本地文化的“营地匠人”。为临安露营地提供了多类型技能人才,解决活动内容单一的问题,通过丰富营地服务产品供给,来提升游客的旅居体验。通过技术指导和服务培训,让村民成为团队的一员,共同参与露营地的建设和服务。解决本地村民就业问题,为露营地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与乡村社区的深度融合。

最后做好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搭建智慧大“营”家数据平台,实现露营地产业的数字化服务与管理。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能够实现对产业数据的实时收集、分析和展示,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针对临安区露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平台将建立高质量的经营指标体系,对露营地的经营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市场预测等功能,帮助企业和政府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调整发展策略。搭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产业平台。积极组建“露营时代”、“露营体育产业交流群”等微信社群,积极开展临安区露营产业文化沙龙、浙江省帐篷营地标准 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交流,及时分享露营行业的动态和信息,积极探讨与解决露营行业发展中的问题。

再次感谢您对临安露营产业的关心和支持。

 

分管领导:鲍承成

人:王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