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369/2024-0306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07-02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8号建议的答复
日期:
2024-07-02 15:18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胡国南等6名代表:

你们在临安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28号《关于进一步发展油茶产业的建议》,由区农业农村局主办,区供销社、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等部门协办。
    你们对我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客观分析当前存在问题,提出“明确政策保障、完善全产业链、扩大产品辐射”等具体建议,对我区下一步实施油茶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经综合相关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明确政策保障

近年来,临安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油茶产业发展。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制定《临安区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三年发展目标、规划空间、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等。到2025年,力争全区新发展油茶面积9000亩以上,低产林改造700亩以上,油茶产能达到600吨以上;2027年全区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产业初具规模。二是强化机制保障。成立了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为组长,镇街分管领导、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下设工作小组,专班化推进油茶发展。同时,将油茶生产目标任务纳入林长制综合考核及粮食安全(木本油料)责任制考核。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制定《杭州市临安区油茶发展项目补助实施办法(试行)》、《临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政策》。对新发展纯林造林给予2000元/亩补助,混交林造林1000-1200元/亩补助,低产林改造提升800元/亩补助,对油茶基地建设奖补资金不高于当年新增投入的50%。近3年来,累计投入油茶产业扶持资金450万元。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落实好现有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对油茶全产链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充分发挥监督考核机制作用,确保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完善全产业链

根据我区油茶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扩增一产栽培面积,壮大二产加工企业,拓展三产消费市场。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油茶产业发展,健全整体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一是建立油茶新发展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新发展油茶示范基地,实行“一基地一方案”精细化管理,加强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严格落实“四定三清楚”制度和“两证一签”良种制度,全面推广《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一步扩大油茶产能。截止到目前,在昌化、河桥、清凉峰等地累计建成油茶良种示范基地5055亩。二是加强经营主体培育。组建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开展农资直供、测土配方、统防统治、技术培训等新型服务业态,全方位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截止到目前,已培养林业乡土专家省级15名、市级5人、区级167名,培训林农2000余人次。三是加强基础设施提升。通过项目整合,提升油茶基地作业道路、库房、配套灌溉等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油茶生产作业条件,建设油料加工中心,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二产加工能力。四是加强品牌培育。依托“天目山宝”区域公共品牌,重点扶持油茶龙头企业开发油茶品牌,加强整体包装策划,扩大品牌效应,组织参加森博会、农博会、年货节等各类展销会,推进油茶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三、关于扩大产品辐射

我区将围绕“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发展,进一步挖掘油茶“林中采、林下养、林间游”的生态综合效益,以蒲村油茶加工项目为抓手,建立“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利益联动机制,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经济效益,做好村集体经济增收文章。同时,将基础设施较好的油茶产业园纳入旅游线路开发,以文化、产品、景色为主线,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融入其中,打造具有以学带游、以游促学的油茶研学游线路,开发“油茶”系的伴手礼及文创产品,利用旅游产品推广平台进行产品销售。

感谢你们对我们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承办领导:潘朝辉

承 办 人:王为宇  张华锋

联系电话:63721151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369/2024-03063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07-02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2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胡国南等6名代表:

你们在临安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28号《关于进一步发展油茶产业的建议》,由区农业农村局主办,区供销社、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等部门协办。
    你们对我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客观分析当前存在问题,提出“明确政策保障、完善全产业链、扩大产品辐射”等具体建议,对我区下一步实施油茶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经综合相关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明确政策保障

近年来,临安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油茶产业发展。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制定《临安区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三年发展目标、规划空间、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等。到2025年,力争全区新发展油茶面积9000亩以上,低产林改造700亩以上,油茶产能达到600吨以上;2027年全区油茶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产业初具规模。二是强化机制保障。成立了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为组长,镇街分管领导、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下设工作小组,专班化推进油茶发展。同时,将油茶生产目标任务纳入林长制综合考核及粮食安全(木本油料)责任制考核。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制定《杭州市临安区油茶发展项目补助实施办法(试行)》、《临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政策》。对新发展纯林造林给予2000元/亩补助,混交林造林1000-1200元/亩补助,低产林改造提升800元/亩补助,对油茶基地建设奖补资金不高于当年新增投入的50%。近3年来,累计投入油茶产业扶持资金450万元。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落实好现有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对油茶全产链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充分发挥监督考核机制作用,确保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完善全产业链

根据我区油茶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扩增一产栽培面积,壮大二产加工企业,拓展三产消费市场。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油茶产业发展,健全整体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一是建立油茶新发展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新发展油茶示范基地,实行“一基地一方案”精细化管理,加强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严格落实“四定三清楚”制度和“两证一签”良种制度,全面推广《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一步扩大油茶产能。截止到目前,在昌化、河桥、清凉峰等地累计建成油茶良种示范基地5055亩。二是加强经营主体培育。组建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开展农资直供、测土配方、统防统治、技术培训等新型服务业态,全方位为林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截止到目前,已培养林业乡土专家省级15名、市级5人、区级167名,培训林农2000余人次。三是加强基础设施提升。通过项目整合,提升油茶基地作业道路、库房、配套灌溉等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油茶生产作业条件,建设油料加工中心,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二产加工能力。四是加强品牌培育。依托“天目山宝”区域公共品牌,重点扶持油茶龙头企业开发油茶品牌,加强整体包装策划,扩大品牌效应,组织参加森博会、农博会、年货节等各类展销会,推进油茶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三、关于扩大产品辐射

我区将围绕“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发展,进一步挖掘油茶“林中采、林下养、林间游”的生态综合效益,以蒲村油茶加工项目为抓手,建立“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利益联动机制,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经济效益,做好村集体经济增收文章。同时,将基础设施较好的油茶产业园纳入旅游线路开发,以文化、产品、景色为主线,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融入其中,打造具有以学带游、以游促学的油茶研学游线路,开发“油茶”系的伴手礼及文创产品,利用旅游产品推广平台进行产品销售。

感谢你们对我们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承办领导:潘朝辉

承 办 人:王为宇  张华锋

联系电话:63721151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