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369/2024-0309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07-02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01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
2024-07-02 16:56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尊敬的叶剑委员:

您在区政协第十届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由我局主办。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我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在建议中对我区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作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中肯客观的建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督查考核机制

一是我区实施幸福创建工作已满两年,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是共富村创建的重要指标之一,指挥棒效应明显。2022年全区27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27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03亿元;“5030”“8050”完成率分别为100%和83.33%,超过杭州市100%和70%的目标。202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亿元,269个村完成“8050”目标,完成率99.6%,72个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84元,增长8%。2024年,村集体经济发展继续作为共富村创建的重要指标,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加大8050 增幅情况的考核比重,引导村集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通过与浙大城院合作,深入研究幸福村社创建的标准制定,争取成为全省全市第一个出台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标准的区县。二是深入推进“天目乡村共富帮共体”。广开门路,壮大帮共组织。坚持“眼睛向外”,鼓励和引导各帮共体千方百计争取资金、项目等,不断充实帮促资源力量,2024年为每个帮促村优化并争取2个以上实用管用的区内外帮促资源力量。强化月度信息报送、季度考核的结果运用,细化ABC三档考核定级机制,优化帮促方案、领办问题数、帮促资源引入、经营性收入等核心指标占比,督促领先结对组再接再厉,落后结对组鼓足干劲加油赶超,确保到2024年底,确保所有三类村完成帮促建设任务。及时总结推广打造“天目乡村共富帮共体”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宣传报道。通过开展帮共成果“打擂比武”等活动,选树一批优秀帮共单位,形成一批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三是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最大战斗力体现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上”为旗帜,将集体增收作为镇、村两级党组织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中锻炼选拔干部。人才管理部门要专门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加大引智力度,推出优惠政策引入专门人才、专业团队。

二、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一是助推强村公司发展。针对强村公司政策冲突问题,目前仍然无法统一。为了改变强村公司以承揽工程项目为主的现状,积极探索“强村公司+企业+农户”“企业+强村公司+村集体”“强村公司+农业经营主体+帮扶主体”“强村公司+村集体”等模式,增强公司自主造血能力。针对强村公司超额借款、超经营能力出借资金的情况提出整改要求,避免强村公司成为镇村“融资平台”。建立强村公司容错免责机制,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

二是开展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为契机,制定《临安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做好服务工作,鼓励镇街、村社积极推动符合入市条件的地块尽快入市,指导入市土地做地、项目引进、后期监管等流程,通过入市将村闲置存量资源转化为村新收益、新发展。目前已入市2宗,其中云溪坞项目通过入市,今年就能为村集体带来收入411余万元,整个项目总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723余万元。

三是探索产权交易新路径。加强产权交易工作日常指导,与阿里资产合作,试点将村级资产资源上架阿里资产平台进行交易,进一步探索资源盘活新路径。

三、加强资金整合

整合区市协作、“三百帮扶”“联乡结村”等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向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倾斜,通过竞争性申报的方式确定优势项目,争取绩效最大化。比如2023年度区市协作、联乡结村等项目90%的项目建成后可帮促村集体经济增收,预计总共可以为村集体增收800-1000万元每年。2022年开始通过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性项目竞争性申报,共立项25个项目,部分项目已产生绩效,比如青山湖街道郎家村四村联合农机服务项目为村集体增收15万-20万元/年,板桥镇竹材分拣中心项目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年。2024年将面向湍口、清凉峰、岛石镇辖区内的村集体开展项目申报,带动西部偏远村庄的集体经济发展。借助国有平台公司力量,采取“村集体+国有平台公司”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助力村集体增收。


承办领导:王向荣

承 办 人:戴建军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369/2024-03093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07-02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01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7-02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尊敬的叶剑委员:

您在区政协第十届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由我局主办。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我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在建议中对我区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作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中肯客观的建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督查考核机制

一是我区实施幸福创建工作已满两年,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是共富村创建的重要指标之一,指挥棒效应明显。2022年全区27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27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03亿元;“5030”“8050”完成率分别为100%和83.33%,超过杭州市100%和70%的目标。202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4亿元,269个村完成“8050”目标,完成率99.6%,72个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84元,增长8%。2024年,村集体经济发展继续作为共富村创建的重要指标,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加大8050 增幅情况的考核比重,引导村集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通过与浙大城院合作,深入研究幸福村社创建的标准制定,争取成为全省全市第一个出台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标准的区县。二是深入推进“天目乡村共富帮共体”。广开门路,壮大帮共组织。坚持“眼睛向外”,鼓励和引导各帮共体千方百计争取资金、项目等,不断充实帮促资源力量,2024年为每个帮促村优化并争取2个以上实用管用的区内外帮促资源力量。强化月度信息报送、季度考核的结果运用,细化ABC三档考核定级机制,优化帮促方案、领办问题数、帮促资源引入、经营性收入等核心指标占比,督促领先结对组再接再厉,落后结对组鼓足干劲加油赶超,确保到2024年底,确保所有三类村完成帮促建设任务。及时总结推广打造“天目乡村共富帮共体”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宣传报道。通过开展帮共成果“打擂比武”等活动,选树一批优秀帮共单位,形成一批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三是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最大战斗力体现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上”为旗帜,将集体增收作为镇、村两级党组织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中锻炼选拔干部。人才管理部门要专门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加大引智力度,推出优惠政策引入专门人才、专业团队。

二、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一是助推强村公司发展。针对强村公司政策冲突问题,目前仍然无法统一。为了改变强村公司以承揽工程项目为主的现状,积极探索“强村公司+企业+农户”“企业+强村公司+村集体”“强村公司+农业经营主体+帮扶主体”“强村公司+村集体”等模式,增强公司自主造血能力。针对强村公司超额借款、超经营能力出借资金的情况提出整改要求,避免强村公司成为镇村“融资平台”。建立强村公司容错免责机制,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

二是开展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为契机,制定《临安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做好服务工作,鼓励镇街、村社积极推动符合入市条件的地块尽快入市,指导入市土地做地、项目引进、后期监管等流程,通过入市将村闲置存量资源转化为村新收益、新发展。目前已入市2宗,其中云溪坞项目通过入市,今年就能为村集体带来收入411余万元,整个项目总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723余万元。

三是探索产权交易新路径。加强产权交易工作日常指导,与阿里资产合作,试点将村级资产资源上架阿里资产平台进行交易,进一步探索资源盘活新路径。

三、加强资金整合

整合区市协作、“三百帮扶”“联乡结村”等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向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倾斜,通过竞争性申报的方式确定优势项目,争取绩效最大化。比如2023年度区市协作、联乡结村等项目90%的项目建成后可帮促村集体经济增收,预计总共可以为村集体增收800-1000万元每年。2022年开始通过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性项目竞争性申报,共立项25个项目,部分项目已产生绩效,比如青山湖街道郎家村四村联合农机服务项目为村集体增收15万-20万元/年,板桥镇竹材分拣中心项目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年。2024年将面向湍口、清凉峰、岛石镇辖区内的村集体开展项目申报,带动西部偏远村庄的集体经济发展。借助国有平台公司力量,采取“村集体+国有平台公司”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助力村集体增收。


承办领导:王向荣

承 办 人:戴建军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