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369/2024-030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07-02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15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
2024-07-02 17:00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陈奇梁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完善竹林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主办,区供销总社、区发展和改革局协办。首先,对你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竹产业工作并积极建言献策表示衷心的感谢。

临安区竹产业面积98万亩,2023年全区竹笋产量30.16万吨,一产产值17.95亿元,是临安农林第一大产业,是临安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你对我区竹产业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得出了竹林收益不稳定、区域发展不平衡、竹产业结构缺陷严重、竹林老化、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弱等新老问题,提出在了推进科技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技术团队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加快完善竹林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我们十分重视你的建议,经过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适应产业需求,开展多形式的社会化服务

竹产业是临安农林第一大产业,但生产经营以散户经营为主,面积小而散,从业人员整体年龄偏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培育难,社会化服务组织少,一直是困扰产业发展的难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社会化服务取得了一些成绩。

1.平台引领,数字赋能

2023年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太湖源镇联合打造了“天目雷笋数字大脑”,通过雷笋一二三产数据融合,实现产业数字化,打响“水果笋”品牌。主要做法有:一是打造云中心。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共享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卫星图片,实现雷笋产业整体态势感知。构建雷竹退化模型,归集整理天目雷笋土壤数据,为测土配方、退化雷竹改造提供依据。二是建设云基地。通过宽行数字示范基地建设,构建绿色种植模型,布设病虫害监测物联设备,通过生长模型和实时水肥等数据,控制水肥一体化设备及植保无人机,实现精准灌溉施肥,无人机喷药等操作,同时也为病虫害情报编发提供决策依据。三是推进云溯源。农户通过农安APP,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等农事生产记录,为天目雷笋品牌建设提供支撑。四是运用云销售。采集主要交易市场及销售市场的价格信息并作趋势分析,为经营大户、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五是实现云培训。构建雷笋病虫害识别模型,通过浙里办临农一件事“我要病虫害防治”模块,农户只要上传照片,即可获得相关防治指导或线上专家服务。

目前,泛龙竹海竹笋基地依托天目雷笋产业大脑,开展精准化施肥和病虫害防控。

2.品牌护航,效益共富

临安竹笋有“天目雷笋”、“天目笋干”以及“天目山宝”三个区域公用品牌,2017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天目雷笋”“天目笋干”分别为22.62亿元,14.30亿元。为获得区域品牌效益最大化,区竹产业协会和区供销总社认真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主体授于区域品牌使用权。为扩大区域品牌知名度,我局和区竹产业协会、供销总社相互合作,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2020年“天目笋干”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同年“天目雷笋”获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天目雷笋”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同年发布了“天目山宝-天目笋干”、“天目山宝-天目雷笋”、“天目山宝-即食笋”浙江省团体标准,申请了“天目笋干”、“天目雷笋”国家地理标志杭州市地方标准。2023年聚焦“天目山宝+”打造,助推品牌多元化发展。线下新建“天目山宝”品牌旗舰店1家、建成“天目山宝”品牌体验中心1家,与相关镇、特色村开设品牌展示展销点13个,授权企业合作门店5家。线上搭建运营天目山宝品牌馆、希柔共富临安馆、网易共富临安馆、京东山核桃自营店及授权企业线上店。每年组织主体参加线上线下各类展销会,推荐临安笋竹产品,如:全国土特产大会、森博会、省、市、区各级农博会。疫情期间,我局联合供销社、竹产业协会、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上下对接,帮助解决鲜笋滞销问题。

3.市场保障,鲜笋畅销

全区拥有青云、於潜两大竹笋交易市场,其中於潜竹笋市场占地16亩,共90间收笋摊位,青云竹笋市场占地30亩,共有94间收笋摊位和9间冷库,两个市场由所在镇街、村委会管理,经过多年的运营,市场非常稳定,从而使临安的笋农放心经营竹园,根本不担心竹笋滞销问题。临安现有5000多人的竹笋贩销队伍,是全国竹笋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中心,近几年来很多外地笋运到临安,再从临安分级发往全国各地。

二、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

自2021年以来,区财政每年安排800万资金用于运营天目山宝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地标产品知名度,促进产业发展。2023着手制定“天目雷笋”、“天目笋干”国家地理标志杭州市级标准,预计在年度完成制定发布工作。

2024年竹产业以强基提质增效为目标,制定了《杭州市临安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细则中鼓励加强经济合作组织建设,通过组建服务队伍,强化社会化服务,实施统防统治、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建设、订单农业等举措,提高市场竞争力。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我区竹笋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承办领导:潘朝辉

承 办 人:邵香君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369/2024-03095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07-02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1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7-02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量:

陈奇梁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完善竹林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我局主办,区供销总社、区发展和改革局协办。首先,对你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竹产业工作并积极建言献策表示衷心的感谢。

临安区竹产业面积98万亩,2023年全区竹笋产量30.16万吨,一产产值17.95亿元,是临安农林第一大产业,是临安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你对我区竹产业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得出了竹林收益不稳定、区域发展不平衡、竹产业结构缺陷严重、竹林老化、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弱等新老问题,提出在了推进科技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技术团队作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加快完善竹林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我们十分重视你的建议,经过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适应产业需求,开展多形式的社会化服务

竹产业是临安农林第一大产业,但生产经营以散户经营为主,面积小而散,从业人员整体年龄偏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培育难,社会化服务组织少,一直是困扰产业发展的难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社会化服务取得了一些成绩。

1.平台引领,数字赋能

2023年临安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太湖源镇联合打造了“天目雷笋数字大脑”,通过雷笋一二三产数据融合,实现产业数字化,打响“水果笋”品牌。主要做法有:一是打造云中心。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共享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卫星图片,实现雷笋产业整体态势感知。构建雷竹退化模型,归集整理天目雷笋土壤数据,为测土配方、退化雷竹改造提供依据。二是建设云基地。通过宽行数字示范基地建设,构建绿色种植模型,布设病虫害监测物联设备,通过生长模型和实时水肥等数据,控制水肥一体化设备及植保无人机,实现精准灌溉施肥,无人机喷药等操作,同时也为病虫害情报编发提供决策依据。三是推进云溯源。农户通过农安APP,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等农事生产记录,为天目雷笋品牌建设提供支撑。四是运用云销售。采集主要交易市场及销售市场的价格信息并作趋势分析,为经营大户、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五是实现云培训。构建雷笋病虫害识别模型,通过浙里办临农一件事“我要病虫害防治”模块,农户只要上传照片,即可获得相关防治指导或线上专家服务。

目前,泛龙竹海竹笋基地依托天目雷笋产业大脑,开展精准化施肥和病虫害防控。

2.品牌护航,效益共富

临安竹笋有“天目雷笋”、“天目笋干”以及“天目山宝”三个区域公用品牌,2017年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天目雷笋”“天目笋干”分别为22.62亿元,14.30亿元。为获得区域品牌效益最大化,区竹产业协会和区供销总社认真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主体授于区域品牌使用权。为扩大区域品牌知名度,我局和区竹产业协会、供销总社相互合作,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2020年“天目笋干”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同年“天目雷笋”获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天目雷笋”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同年发布了“天目山宝-天目笋干”、“天目山宝-天目雷笋”、“天目山宝-即食笋”浙江省团体标准,申请了“天目笋干”、“天目雷笋”国家地理标志杭州市地方标准。2023年聚焦“天目山宝+”打造,助推品牌多元化发展。线下新建“天目山宝”品牌旗舰店1家、建成“天目山宝”品牌体验中心1家,与相关镇、特色村开设品牌展示展销点13个,授权企业合作门店5家。线上搭建运营天目山宝品牌馆、希柔共富临安馆、网易共富临安馆、京东山核桃自营店及授权企业线上店。每年组织主体参加线上线下各类展销会,推荐临安笋竹产品,如:全国土特产大会、森博会、省、市、区各级农博会。疫情期间,我局联合供销社、竹产业协会、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上下对接,帮助解决鲜笋滞销问题。

3.市场保障,鲜笋畅销

全区拥有青云、於潜两大竹笋交易市场,其中於潜竹笋市场占地16亩,共90间收笋摊位,青云竹笋市场占地30亩,共有94间收笋摊位和9间冷库,两个市场由所在镇街、村委会管理,经过多年的运营,市场非常稳定,从而使临安的笋农放心经营竹园,根本不担心竹笋滞销问题。临安现有5000多人的竹笋贩销队伍,是全国竹笋生产、加工、销售的集散中心,近几年来很多外地笋运到临安,再从临安分级发往全国各地。

二、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

自2021年以来,区财政每年安排800万资金用于运营天目山宝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地标产品知名度,促进产业发展。2023着手制定“天目雷笋”、“天目笋干”国家地理标志杭州市级标准,预计在年度完成制定发布工作。

2024年竹产业以强基提质增效为目标,制定了《杭州市临安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细则中鼓励加强经济合作组织建设,通过组建服务队伍,强化社会化服务,实施统防统治、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建设、订单农业等举措,提高市场竞争力。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我区竹笋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承办领导:潘朝辉

承 办 人:邵香君


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