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9011/2024-0337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河桥镇 发文日期 2024-07-26
统一编号 有效性
党建工作办公室2023年度工作总结
日期:
2024-07-26 11:32
来源:
河桥镇
浏览量:

2023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党建办紧紧围绕发展抓党建,夯实工作基础,探索工作举措,全面提升全镇党建和人才工作,为高水平建设“山水诗画古镇·美丽幸福河桥”奠定扎实基础,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实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强化基层基础。召开抓基层党建双向述职评议会1次,组工例会3次;开展基层党务提升培训4次,镇级检查3次,区级暗访3次;开展村级组织“届中”回头看工作,对全镇11个村级组织、67名村干部、80名村后备干部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形成“一村一研判”报告,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围绕“我为我村发展献一策”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据统计共收集到党建联建、基础设施、共富工坊、便民服务等建议意见92条,直接解决民生问题10余个。二是严实党员管理。确定全年发展指标8个,目前已完成发展8名,档案基本整理到位;排查无人事档案和人事代理党员档案共计852份,已移交842份。三是开展主题教育。全面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镇党委班子已开展集中研讨5次,确定调研课题2个,赴基层调研发现问题6个、解决问题4个,拟办民生实事8项、取得实效4项,接待群众7批,化解信访积案1件;抓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主题教育,38个基层党支部分别制定学习计划,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理论学习,机关党员开展集中学习5次,覆盖党员80余人,农村、两新党员开展集中学习4次,书记领学16次,覆盖党员近900人。青年干部座谈会、“骨干善为”“头雁善治”系列打擂比武常态化推进,开展交流分享会2次,赴浙江展览馆开展两批“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1次;坚持联系分包制度,各联络组下沉服务,设立党员示范岗24个、责任区30个,组建党员突击队30支,开展党员志愿活动30余次。全面推行“临里锋行”党员联户工程,确认符合结对联系条件的党员共计519名,其中156名联户小组长,将11个村划分为39个网格,162个微网格,结对联系5619户村民,其中独居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情况家庭近500户。四是丰富党日活动。在试点开展初心课堂、庭院微党课、“一起共创幸福村”活动后,各党组织主动谋划、积极对接,如河桥镇党委组织召开七一党建活动,表彰先进、重温誓词、签书立约、青年宣讲、故事展演、专题授课,到会党员620余人。云浪村、河桥村等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学习强国”知识有趣竞答比赛;金燕村、罗山村、泥骆村开设庭院党课,邀请老党员、劳模等分享红色故事等,活动吸引力逐步增强,支部组织生活呈现出新气象。五是培育特色亮点。抓实抓好“红漫柳溪”党建联建品牌,积极推进云浪“芯”共富工坊建设。“创客逐梦”孵化单元已成功招引1家农创客团队入驻;“来料加工”集聚单元已完成与分水镇制笔协会党支部对接,拟定有意愿就业者25人;“胶带生产”实践单元已成功集资15万元,认购机器2台,10余名新乡贤完成认领。

二、抓实人才培育工作。

一是人才工作提质增效。人才工作考核的定量指标中,人才引进指标完成任务过半,G类以上人才任务数已完成,农创客培养数等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人才信息在《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刊登;启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计划,选拔村级后备干部80名,着力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二是人才资源全面配强。努力探索引进生态农业、文创产业经营等方面的人才的新途径,有效助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成功举办高质量经济发展大会、“美丽厨娘技能大比武”、林下套种推广现场会、农旅文旅两大游线发布会等活动,30余家企业与河桥就农业和旅游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强化乡土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培育,加深政校企三方合作,积极推荐桶匠张焕其、鱼灯队叶烽、鞋匠商小林、传统美食传承人陈海珍等传统匠人登上天目寻匠栏目,河桥成校成功为社会培养直播带货,林下经济等农业实用人才90人次。加大新乡贤人才引进、盘活、培养和使用力度,吸引典型人才刘为民、赵金海、周月琴等新乡贤投身文旅事业,半亩塘、在山野露营基地相继落地,为河桥的发展注入了“动力源泉”。

三、抓实纪检监察工作

一是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完成全镇各机关科室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完成全镇190名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廉情档案更新;围绕“队伍建设突破年”目标,开展纪检检察干部培训5次;聚焦以案促改,开出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聚焦主责,扎实推进执纪审查调查,截止目前,共对17名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进行了问责处理,对其中党内警告处分1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政务记过处分1人,通报处理2人,责令检查处理2人,提醒谈话7人,批评教育3人。二是完成办信办案工作。截至目前共处置问题线索22条,受理信访举报件2件,已全部办结,对1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进行澄清。三是加强日常监督巡察。指导配合区委村社巡察罗山村、聚秀村、中鑫村、七都村、秀溪村、泥骆村等村社巡察工作开展;完成泥骆村清廉村居建设方案;积极参与日常监督,联合镇人大开展镇重点项目和工作监督2次,迎亚运平安巡防和防汛等关键时期开展镇村干部值班值守检查4次,开展会风会纪检查和机关效能监察3次。

四、抓实思想宣传工作

一是强化意识形态主抓手。将“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2023年度河桥镇重点工作之一,明确各党组织书记为所属党组织的第一责任人,按照“镇村齐抓共管”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到机关干部、行政村和村干部年度绩效考评并与年终奖金挂钩;充分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国家和省市区三级重要会议精神;通过“向钧”宣讲团、柳溪暖阳、庭院党课、思政课堂等多形式开展意识形态宣传“三进”活动60余场次,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做精视觉阵地,结合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增学川、罗山2个意识形态宣传阵地;守好网络阵地,化解苗头性网络舆情8起,通过学习强国、《浙江日报》、中国蓝新闻、橙市互动、潮新闻客户端、天目先锋等多个渠道推送河桥正能量80余篇;锻造意识形态主力军。通过宣传口径,开展先进选塑,表彰先进集体8个、先进个人80余人次。学川村郑跃平获评2023年第二季度“杭州好人”,陈梅芳被评选为2023年度杭州市最美志愿者。二是奏响柳溪江畔最强音。聚焦“党建引领”“幸福村社”“护航亚运”“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蓝新闻等重量级媒体报道近20篇。通过“美丽幸福河桥”系统谋划了推送50余篇。通过幸福见柳溪官方视频号,系统谋划“山水诗画·醉美河桥”“幸福村社·乐活河桥”“柳溪同心·共富河桥”“逐光而行·明日河桥”四个主题,全方位推送河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12篇;举办一年一度的河桥庙会,承办“吴越文化节”美食集市活动、第二届“吴越文化节”浙西分会场活动,同时举办元宵踩街灯会、文明进礼堂、“迎亚运、促共富”等主题活动;以文化礼堂、乡村会客厅、特色展馆、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为载体,充分发挥文化管家和文化宣传员队伍作用,开展亚运服务、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民俗礼仪等村级文体活动180余次。三是持续夯实宣传阵地。文化礼堂提档升级,以文化礼堂为载体,通过文化讲堂、助农销售等活动形式,把文化礼堂用“活”起来,河桥村文化礼堂争创5星级文化礼堂,宣传阵地不断升级;特色展馆服务延伸,泥骆蚕桑文化馆、云浪知青纪念馆成功创成2023年度省级乡村博物馆,古韵河桥村落景区创成临安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特色展馆、古韵老街等文化阵地文化服务、科普宣传触角不断延伸;文化活动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镇新建、改建文化礼堂共11家,已全部投入使用,累计开展天目学堂活动133场次,文体活动133场次,便民服务活动129场次,民俗礼仪44场次,评比活动35场次,议事活动32场次,充分发挥文化礼堂的精神家园属性。四是亚运浓厚氛围持续营造。贴近群众开展志愿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礼堂等平台,依托文明帮帮码小程序,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引导、环境保护、亚运科普、亚运宣传、平安巡查等各类志愿服务350余场次,服务群众近8000人次,携手杭师大钱江学院和杭电信工程学院师生,开展“春泥计划”,为农村小候鸟创造“迎亚运”多彩暑期课;全镇齐心造浓亚运氛围。着力打造亚运精彩点位,通过设置亚运景观13处,布置道旗、横幅、展板,张贴亚运元素窗花,发放宣传册等多种方式营造浓厚亚运氛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喜迎亚运系列活动5场,结合党员活动日组织志愿者开展卫生整治行动;不断用心雕琢环境品质。以平安护航亚运十大攻坚行动为具体抓手,紧盯“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中可能涉及的社会面矛盾、建设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各类风险点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有力消除安全隐患27处,为创建美丽杭州、迎接亚运盛会添砖加瓦。

五、抓实统战工作

一是乡贤人才作用发挥持续有力。9个行政村成立新乡贤共富顾问团;河桥镇幸福云浪新乡贤顾问团助力云浪“芯”共富工坊案例入选2023年度临安区“最佳统战实践案例”,2位新乡贤(程向东、徐千帆)被评为临安区“最美新乡贤”;程向东名医工作室挂牌成立、半亩塘露营基地授牌成为“同心共富实践基地”;乡贤捐资认购云浪芯共富工坊胶带纸单元机器2台,并积极为共富工坊建设出谋划策;卢小华薄浮雕艺术馆正式开馆;深化打造“传承文脉·书香河桥”品牌,建立河桥尊师重教“敬有礼”奖励基金,第二批30余名河桥新乡贤捐赠首批基金8余万元,奖励在校大学生66名,结对困难学生7名。二是宗教事务管理严格落实。以护航亚运为目标,切实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开展宗教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4次,宗教领域安全防范能力有效提升。

六、其他工作

一是老干部工作。顺利完成支部换届,新选配两位年富力强的同志进入支委会,班子平均年龄比上届年轻2.33岁;老年学校新增越剧班,现共有6个班级200余位学员;“柳溪暖阳”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积极组织开展敬老助残扶幼、亚运城市志愿服务、送文艺下乡等活动,队伍现有成员161名,服务时长6585.5小时;陈梅芳被杭州市老干部局评选为“银发助力亚运之星”。二是妇联工作。较好地完成今年和美家园创建工作任务,创成2个三类精品圈(河桥村九江坞精品圈、河桥村下源精品圈);何丽君等5个家庭创成2023年临安区绿色家庭;开展妇女儿童综合服务驿站建设工作,1个镇级妇儿驿站(河桥镇妇儿驿站)、2个村级妇儿驿站(学川村妇儿驿站、云浪村妇儿驿站)被区妇联命名为2023年度临安区一星妇儿驿站;全镇11个行政村共1669户农户完成健康家庭创建任务;完成农村妇女两癌筛查1472人次;持续擦亮“柳溪伊人”女性创业品牌,涌现出僻地寒楼民宿张雁、大庆禽业葛娥红、骏帆农业陈海珍、学川手工面郑雪红、五都源农业章炼、甜梅家庭农场朱素妹、琳娟食品汪琳娟等一批优秀创业女性;为1位回乡创业女大学生申报小额贷款贴息2100元;推荐1位女企业家(秀溪山庄项阳)加入临安区女企业家协会;通过美丽幸福河桥微信公众号,对两个女性主导的农业项目——中鑫村黄桃基地、聚秀村川杭水果进行宣传报道,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购买,为农业主体解决“销路难”问题;联合河桥成校、河桥镇老年学校等机构,开展了建德豆腐包、龙游发糕制作培训,客房服务技能培训,126人次接受培训,近期还将开展直播、短视频培训,助力女性开拓新就业方向;13位优秀的女性入选2023年度“河桥十美”。

七、下一步举措

1.深化学习教育,全面凝聚党员思想共识。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声音,推出“河桥人话河桥”系列活动,抓实抓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贯活动,依托青年干部、基层书记、乡贤乡音、柳溪暖阳、“向钧”宣讲团,按照宣讲全覆盖的目标,确保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用的党的先进理论指导乡村振兴生动实践。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发挥浙西三中、向钧烈士墓等红色阵地作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

2.提升工作能力,大力加强镇村队伍建设。持续实施镇村干部队伍能力锻造工程,优化晾晒比拼机制,扩大擂台赛马范围,完善系统化考评机制,加大上挂下派力度,做优“柳溪大讲堂”品牌,为镇村两级后备干部培养蓄能储才,积极打造学习力、创新力、服务力、协调力强的一流团队。进一步健全完善镇村干部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目标考核结果运用,加大目标考核奖惩力度,发挥好目标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努力建设总揽全局有驾驭力、科学决策有号召力、跨越发展有战斗力、改善民生有凝聚力的干部队伍。

3.夯实党建基础,持续发挥基层堡垒作用。继续打响“红漫柳溪”党建品牌,优化季度晾晒比拼机制,逐步将涉及面从镇村党员干部扩大至普通党员;进一步完善红色地图,深化云浪“芯”共富工坊建设,加快七都、秀溪共富工坊建设速度。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与“幸福村社”“网格智治”“消薄化债”等工作有机结合,努力争创2个以上区级五星级基层党组织。

4.厚植成才沃土,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坚持引进来,加强与浙江农林大学、杭州林水局、杭州农科院、临安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合作力度,引进专家组,建立驻点站,长期服务和支持河桥农文旅产业发展,培育更多的乡土型人才。借助成校平台,结合河桥实际,开展更多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实现人才资源的“扩中提低”。进一步出台农文旅产业的扶持政策,完善“两进两回”机制,吸引在外的青年、新乡贤回归河桥创业发展。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9011/2024-03373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河桥镇
发文日期 2024-07-26
党建工作办公室2023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7-26
信息来源: 河桥镇
浏览量:

2023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党建办紧紧围绕发展抓党建,夯实工作基础,探索工作举措,全面提升全镇党建和人才工作,为高水平建设“山水诗画古镇·美丽幸福河桥”奠定扎实基础,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抓实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强化基层基础。召开抓基层党建双向述职评议会1次,组工例会3次;开展基层党务提升培训4次,镇级检查3次,区级暗访3次;开展村级组织“届中”回头看工作,对全镇11个村级组织、67名村干部、80名村后备干部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形成“一村一研判”报告,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围绕“我为我村发展献一策”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据统计共收集到党建联建、基础设施、共富工坊、便民服务等建议意见92条,直接解决民生问题10余个。二是严实党员管理。确定全年发展指标8个,目前已完成发展8名,档案基本整理到位;排查无人事档案和人事代理党员档案共计852份,已移交842份。三是开展主题教育。全面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镇党委班子已开展集中研讨5次,确定调研课题2个,赴基层调研发现问题6个、解决问题4个,拟办民生实事8项、取得实效4项,接待群众7批,化解信访积案1件;抓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主题教育,38个基层党支部分别制定学习计划,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理论学习,机关党员开展集中学习5次,覆盖党员80余人,农村、两新党员开展集中学习4次,书记领学16次,覆盖党员近900人。青年干部座谈会、“骨干善为”“头雁善治”系列打擂比武常态化推进,开展交流分享会2次,赴浙江展览馆开展两批“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1次;坚持联系分包制度,各联络组下沉服务,设立党员示范岗24个、责任区30个,组建党员突击队30支,开展党员志愿活动30余次。全面推行“临里锋行”党员联户工程,确认符合结对联系条件的党员共计519名,其中156名联户小组长,将11个村划分为39个网格,162个微网格,结对联系5619户村民,其中独居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特殊情况家庭近500户。四是丰富党日活动。在试点开展初心课堂、庭院微党课、“一起共创幸福村”活动后,各党组织主动谋划、积极对接,如河桥镇党委组织召开七一党建活动,表彰先进、重温誓词、签书立约、青年宣讲、故事展演、专题授课,到会党员620余人。云浪村、河桥村等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学习强国”知识有趣竞答比赛;金燕村、罗山村、泥骆村开设庭院党课,邀请老党员、劳模等分享红色故事等,活动吸引力逐步增强,支部组织生活呈现出新气象。五是培育特色亮点。抓实抓好“红漫柳溪”党建联建品牌,积极推进云浪“芯”共富工坊建设。“创客逐梦”孵化单元已成功招引1家农创客团队入驻;“来料加工”集聚单元已完成与分水镇制笔协会党支部对接,拟定有意愿就业者25人;“胶带生产”实践单元已成功集资15万元,认购机器2台,10余名新乡贤完成认领。

二、抓实人才培育工作。

一是人才工作提质增效。人才工作考核的定量指标中,人才引进指标完成任务过半,G类以上人才任务数已完成,农创客培养数等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人才信息在《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刊登;启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计划,选拔村级后备干部80名,着力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二是人才资源全面配强。努力探索引进生态农业、文创产业经营等方面的人才的新途径,有效助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成功举办高质量经济发展大会、“美丽厨娘技能大比武”、林下套种推广现场会、农旅文旅两大游线发布会等活动,30余家企业与河桥就农业和旅游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强化乡土人才和实用性人才的培育,加深政校企三方合作,积极推荐桶匠张焕其、鱼灯队叶烽、鞋匠商小林、传统美食传承人陈海珍等传统匠人登上天目寻匠栏目,河桥成校成功为社会培养直播带货,林下经济等农业实用人才90人次。加大新乡贤人才引进、盘活、培养和使用力度,吸引典型人才刘为民、赵金海、周月琴等新乡贤投身文旅事业,半亩塘、在山野露营基地相继落地,为河桥的发展注入了“动力源泉”。

三、抓实纪检监察工作

一是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完成全镇各机关科室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完成全镇190名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廉情档案更新;围绕“队伍建设突破年”目标,开展纪检检察干部培训5次;聚焦以案促改,开出纪检监察建议书4份;聚焦主责,扎实推进执纪审查调查,截止目前,共对17名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进行了问责处理,对其中党内警告处分1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政务记过处分1人,通报处理2人,责令检查处理2人,提醒谈话7人,批评教育3人。二是完成办信办案工作。截至目前共处置问题线索22条,受理信访举报件2件,已全部办结,对1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进行澄清。三是加强日常监督巡察。指导配合区委村社巡察罗山村、聚秀村、中鑫村、七都村、秀溪村、泥骆村等村社巡察工作开展;完成泥骆村清廉村居建设方案;积极参与日常监督,联合镇人大开展镇重点项目和工作监督2次,迎亚运平安巡防和防汛等关键时期开展镇村干部值班值守检查4次,开展会风会纪检查和机关效能监察3次。

四、抓实思想宣传工作

一是强化意识形态主抓手。将“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2023年度河桥镇重点工作之一,明确各党组织书记为所属党组织的第一责任人,按照“镇村齐抓共管”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到机关干部、行政村和村干部年度绩效考评并与年终奖金挂钩;充分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国家和省市区三级重要会议精神;通过“向钧”宣讲团、柳溪暖阳、庭院党课、思政课堂等多形式开展意识形态宣传“三进”活动60余场次,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做精视觉阵地,结合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增学川、罗山2个意识形态宣传阵地;守好网络阵地,化解苗头性网络舆情8起,通过学习强国、《浙江日报》、中国蓝新闻、橙市互动、潮新闻客户端、天目先锋等多个渠道推送河桥正能量80余篇;锻造意识形态主力军。通过宣传口径,开展先进选塑,表彰先进集体8个、先进个人80余人次。学川村郑跃平获评2023年第二季度“杭州好人”,陈梅芳被评选为2023年度杭州市最美志愿者。二是奏响柳溪江畔最强音。聚焦“党建引领”“幸福村社”“护航亚运”“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蓝新闻等重量级媒体报道近20篇。通过“美丽幸福河桥”系统谋划了推送50余篇。通过幸福见柳溪官方视频号,系统谋划“山水诗画·醉美河桥”“幸福村社·乐活河桥”“柳溪同心·共富河桥”“逐光而行·明日河桥”四个主题,全方位推送河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12篇;举办一年一度的河桥庙会,承办“吴越文化节”美食集市活动、第二届“吴越文化节”浙西分会场活动,同时举办元宵踩街灯会、文明进礼堂、“迎亚运、促共富”等主题活动;以文化礼堂、乡村会客厅、特色展馆、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为载体,充分发挥文化管家和文化宣传员队伍作用,开展亚运服务、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民俗礼仪等村级文体活动180余次。三是持续夯实宣传阵地。文化礼堂提档升级,以文化礼堂为载体,通过文化讲堂、助农销售等活动形式,把文化礼堂用“活”起来,河桥村文化礼堂争创5星级文化礼堂,宣传阵地不断升级;特色展馆服务延伸,泥骆蚕桑文化馆、云浪知青纪念馆成功创成2023年度省级乡村博物馆,古韵河桥村落景区创成临安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特色展馆、古韵老街等文化阵地文化服务、科普宣传触角不断延伸;文化活动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镇新建、改建文化礼堂共11家,已全部投入使用,累计开展天目学堂活动133场次,文体活动133场次,便民服务活动129场次,民俗礼仪44场次,评比活动35场次,议事活动32场次,充分发挥文化礼堂的精神家园属性。四是亚运浓厚氛围持续营造。贴近群众开展志愿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礼堂等平台,依托文明帮帮码小程序,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引导、环境保护、亚运科普、亚运宣传、平安巡查等各类志愿服务350余场次,服务群众近8000人次,携手杭师大钱江学院和杭电信工程学院师生,开展“春泥计划”,为农村小候鸟创造“迎亚运”多彩暑期课;全镇齐心造浓亚运氛围。着力打造亚运精彩点位,通过设置亚运景观13处,布置道旗、横幅、展板,张贴亚运元素窗花,发放宣传册等多种方式营造浓厚亚运氛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喜迎亚运系列活动5场,结合党员活动日组织志愿者开展卫生整治行动;不断用心雕琢环境品质。以平安护航亚运十大攻坚行动为具体抓手,紧盯“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中可能涉及的社会面矛盾、建设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各类风险点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有力消除安全隐患27处,为创建美丽杭州、迎接亚运盛会添砖加瓦。

五、抓实统战工作

一是乡贤人才作用发挥持续有力。9个行政村成立新乡贤共富顾问团;河桥镇幸福云浪新乡贤顾问团助力云浪“芯”共富工坊案例入选2023年度临安区“最佳统战实践案例”,2位新乡贤(程向东、徐千帆)被评为临安区“最美新乡贤”;程向东名医工作室挂牌成立、半亩塘露营基地授牌成为“同心共富实践基地”;乡贤捐资认购云浪芯共富工坊胶带纸单元机器2台,并积极为共富工坊建设出谋划策;卢小华薄浮雕艺术馆正式开馆;深化打造“传承文脉·书香河桥”品牌,建立河桥尊师重教“敬有礼”奖励基金,第二批30余名河桥新乡贤捐赠首批基金8余万元,奖励在校大学生66名,结对困难学生7名。二是宗教事务管理严格落实。以护航亚运为目标,切实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开展宗教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4次,宗教领域安全防范能力有效提升。

六、其他工作

一是老干部工作。顺利完成支部换届,新选配两位年富力强的同志进入支委会,班子平均年龄比上届年轻2.33岁;老年学校新增越剧班,现共有6个班级200余位学员;“柳溪暖阳”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积极组织开展敬老助残扶幼、亚运城市志愿服务、送文艺下乡等活动,队伍现有成员161名,服务时长6585.5小时;陈梅芳被杭州市老干部局评选为“银发助力亚运之星”。二是妇联工作。较好地完成今年和美家园创建工作任务,创成2个三类精品圈(河桥村九江坞精品圈、河桥村下源精品圈);何丽君等5个家庭创成2023年临安区绿色家庭;开展妇女儿童综合服务驿站建设工作,1个镇级妇儿驿站(河桥镇妇儿驿站)、2个村级妇儿驿站(学川村妇儿驿站、云浪村妇儿驿站)被区妇联命名为2023年度临安区一星妇儿驿站;全镇11个行政村共1669户农户完成健康家庭创建任务;完成农村妇女两癌筛查1472人次;持续擦亮“柳溪伊人”女性创业品牌,涌现出僻地寒楼民宿张雁、大庆禽业葛娥红、骏帆农业陈海珍、学川手工面郑雪红、五都源农业章炼、甜梅家庭农场朱素妹、琳娟食品汪琳娟等一批优秀创业女性;为1位回乡创业女大学生申报小额贷款贴息2100元;推荐1位女企业家(秀溪山庄项阳)加入临安区女企业家协会;通过美丽幸福河桥微信公众号,对两个女性主导的农业项目——中鑫村黄桃基地、聚秀村川杭水果进行宣传报道,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购买,为农业主体解决“销路难”问题;联合河桥成校、河桥镇老年学校等机构,开展了建德豆腐包、龙游发糕制作培训,客房服务技能培训,126人次接受培训,近期还将开展直播、短视频培训,助力女性开拓新就业方向;13位优秀的女性入选2023年度“河桥十美”。

七、下一步举措

1.深化学习教育,全面凝聚党员思想共识。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声音,推出“河桥人话河桥”系列活动,抓实抓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贯活动,依托青年干部、基层书记、乡贤乡音、柳溪暖阳、“向钧”宣讲团,按照宣讲全覆盖的目标,确保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用的党的先进理论指导乡村振兴生动实践。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发挥浙西三中、向钧烈士墓等红色阵地作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

2.提升工作能力,大力加强镇村队伍建设。持续实施镇村干部队伍能力锻造工程,优化晾晒比拼机制,扩大擂台赛马范围,完善系统化考评机制,加大上挂下派力度,做优“柳溪大讲堂”品牌,为镇村两级后备干部培养蓄能储才,积极打造学习力、创新力、服务力、协调力强的一流团队。进一步健全完善镇村干部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目标考核结果运用,加大目标考核奖惩力度,发挥好目标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努力建设总揽全局有驾驭力、科学决策有号召力、跨越发展有战斗力、改善民生有凝聚力的干部队伍。

3.夯实党建基础,持续发挥基层堡垒作用。继续打响“红漫柳溪”党建品牌,优化季度晾晒比拼机制,逐步将涉及面从镇村党员干部扩大至普通党员;进一步完善红色地图,深化云浪“芯”共富工坊建设,加快七都、秀溪共富工坊建设速度。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与“幸福村社”“网格智治”“消薄化债”等工作有机结合,努力争创2个以上区级五星级基层党组织。

4.厚植成才沃土,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坚持引进来,加强与浙江农林大学、杭州林水局、杭州农科院、临安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合作力度,引进专家组,建立驻点站,长期服务和支持河桥农文旅产业发展,培育更多的乡土型人才。借助成校平台,结合河桥实际,开展更多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实现人才资源的“扩中提低”。进一步出台农文旅产业的扶持政策,完善“两进两回”机制,吸引在外的青年、新乡贤回归河桥创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