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406/2024-039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4-08-26 |
夏华芳委员、胡周兰委员、王亚红委员、蔡细平委员: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职业教育工作的建议。你们提出的《关于以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建议》、《关于做优我区职业教育助力产业强区的建议》、《关于优化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路径的建议》、《关于促进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建议》经统合为89号提案已由区政府交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区教育局明晰职业教育定位,着力从改善办学条件、深化产教整合、校企合作方面为抓手,以培养多元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为服务临安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一、整合资源,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截至2023年底,临安区共有职教中心、昌化职高2所职业教育学校,共开设专业14个,在校学生4226人,在职教职工336人,两所学校均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浙江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区职教中心新校区于2022年9月正式投用,学校总投资7.4个亿,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12.09万方,共计100个班级规模,最多可容纳约4500名学生,目前是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
二、深化统筹,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一是合作赋能。建成启用杭州城西科创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充分发挥“一廊一城”优质企业的资源聚合优势,面向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相关产业,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2023年与杭氧、万马科技等17家企业合作打造人才培养项目。昌化职高与浙江每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校企联合成立“武隆印社”,合作研发“树人印”和“成人印”。二是课程重置。将企业、行业需求、标准和规范嵌入课程建设,实施“公共课程+企业课程+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2023年共计派出60余名企业导师赴校授课,参与学生300余人。三是定向招生。与临安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对接,顺利开设2023年电线电缆定向班,为实现临安电线电缆行业“双千亿”目标储备人才资源。
三、拓宽渠道,深化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继续高标准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高校开展“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目前,职教中心和昌化职高所开设的14个专业中,已有11个专业开设了中高职一体化班级,占专业总数的78.6%,2024年共计划招生497人,比2023年新增37人。2023年,职教中心获评首批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
四、搭建平台,持续攀高职业技能水平。一是注重专业技能培塑。2023年区职教中心在杭州市中职师生职业能力大赛中获16金27银42铜,在参赛的50余所学校中,金牌数列第五,奖牌数列第四;区昌化职高获7银15铜共22枚奖牌,奖牌总数比去年增加6枚;两所职高获奖成绩含金量和覆盖面取得新突破。另外,在浙江省师生职业能力创新创业大赛上,共获得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二是注重学生就业升学。2023年高职升学中,区职教中心446人参加高考录取438人,录取率达98.2%,其中本科录取人数30人。昌化职高共有267人考上高职院校,其中本科上线9人。
五、聚力共富,持续强化服务企业能力。通过走进企业、走进军营、走进社区等途径,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借势借力,组织开展面向区域内企业员工开展职业素养提升、安全生产、职业农民、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培训,2023年目标任务数6260人,实际完成培训人数达7879人,完成比例达125.8%。参与杭叉股份、恒信电气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专业技术人员转评252人。协办临安区园林绿化工、劳动关系协调员、保洁员职业技能竞赛,与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培训。
下一步,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抓好中职学校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以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改革。开展校企合作招生、合作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和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加快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临安现代产业建设,企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承办领导:褚凯军
承 办 人:黄文杰
联系电话:63723948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