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123/2024-0398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文日期 2024-08-28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杭州市临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
日期:
2024-08-28 16:19
来源:
区发改局
浏览量:

单晨、阮璐芳委员:

    你们在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区发改局牵头,财政局、司法局、宣传部协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两位委员对我区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营商环境工作,在推进政务服务、惠企政策、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一、推进落实的相关工作

 ()落实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一是制定出台惠企政策。近年来,我区围绕产业强区战略,先后《关于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临安区抢先机拼经济30+8”政策措施》、《关于推动临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临政函〔202412)等政策统筹集成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等五大产业生态圈发展;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强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推动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等方面积极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效应和示范作用,支持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品牌培育、仓储物流建设、人才培育、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落实好双招双引20,针对部分重大招引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二是优化政策服务。建立亲清在线·政策超市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发布、申报、兑现等综合服务。2023,惠企政策上线政策87条,兑现资金6.14亿元,惠及企业2853;累计上线257条,兑现金额达20.46亿元,惠及企业38116家。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一是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制定《临安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及其工作清单,全面优化提升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环境等方面178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任务;制定并落实《临安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改革任务65条。抓好省市营商环境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民营企业32182项工作举措。二是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打造五个一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由便捷服务向政策、人才、金融、法律、科技等增值服务迭代升级,打造形成订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为企服务新场景目前,一网通办99.06%;建立全省首个企业年报+税务年报多报合一专窗;企业开办全流程网上办结率达98.37%。市场监管、税务、海关、商事等企业年报实现多报合一。政务环境企业满意度在全省《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第6三是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涉及12个方面。出台《临安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实施方案》。区依法治区办组织对涉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开展清理,清理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的政策文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防碍统一大市场情况清理。

()搭建交流平台,关心关爱民营企业家。一是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建立了企业直通车机制,目前共二批60家重点企业,从政企互联、政企畅行、政企通文、政企联席、综合执法、服务闭环等方面提高企业的获得感。组织开展临商恳谈临商茶叙”“临商沙龙、共进早餐会等活动和载体,听取企业意见和诉求。不断完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领导联系机制,区领导和部门以不同形式和方式开展走访企业活动,着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困难问题。举办最美临商表彰大会,聘请了8位营商体验官、9位营商环境监督员,通过参与和体验收集问题和诉求建议,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推动营商环境提升二是推进两个健康建设。推进清廉民企建设,发布《临安区深入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倡议书》,我区6家企业获评省市清廉民企示范单位。实施天目之鹰计划,推进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在十届政协委员中有19名新生代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占工商联执委会人数比达到32.8%,为他们搭建了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平台。三是加大营商环境正面宣传。积极协调中央、省、市级媒体关注临安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2023年以来累计刊发宣传报道150余篇,其中央级媒体报道30篇,省级媒体40余篇如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杭州临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浙江日报刊发《监督助力 优营商环境》等报道。

    ()深化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省首创一池一贷一险N基金模式,综合运用风险池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科技保险、创投产业基金等金融产品和工具,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底,风险池累计支持企业92家次,发放基金贷款3.9亿元;发放科技贷12亿元,惠及科技型企业350家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9.69亿元,惠及企业227家次;首推全省首个科技企业创业保险试点,已有3家孵化平台加入科技保险试点工作,累计为65家科技型初创企业免费投保创业保险;产业发展基金直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2家,实现投资项目营收10.89亿元。二是做大做强政策基金。2015年成立政府产业基金以来,积极探索基金组建方式,主动对接市场头部基金公司,不断拓充基金投资全产业链覆盖。目前已出资组建多支政府引导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市场化基金等全生态链的基金。三是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强化政策引导,促进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积极扩大担保规模。截至2023年末,我区共有3家融资担保公司及1家分公司,年末在保金额4亿元。四是建立健全高素质金融服务团队。建立金融顾问、金融联络员两支队伍,打造金融智囊团,为辖内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投融资、风险防范及特色金融服务。目前,我区金融顾问团队有金融顾问19名,依托金融机构分镇街分企业的金融联络员200名。2023年以来临安区金融顾问团共计走访服务企业978家,为334家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保险服务、外汇避险等各类综合性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需求计230.7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目前,我区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如企业服务方式比较单一,政策宣传还不够到位,政务服务还有提升空间等问题和短板。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对标先进地区做法,不断促进营商环境整改提升。

    () 做优亲清在线·政策超市服务。积极推动各部门持续推进政策流程再造和上线工作,落实全流程上线和兑付流程简化优化;做好企业画像,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建立多样化的宣传推广机制,通过公众号运营、线上直播宣讲会、线下政策宣讲活动等,对最新政策加以解读和在线答疑。打通天目惠企平台与政策超市平台数据通道,实现两平台无感链接。

()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围绕省市区三级政务增值化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建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上线企呼我为(临企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发现-交办-办理-反馈-评价高效闭环解决涉企问题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以及省、市涉企服务一类事改革,推动区级一类事改革落地。抓好民营经济32条与政务服务一体化融合,对涉企服务事项全面梳理、动态管理。

()持续推进金融助企服务。金融顾问机制已纳入杭州市为企办实事项目,2024年,拟再增选10名区级金融顾问,进一步扩充专业服务团队力量,以服务千企为目标,整合金融资源,实现金融顾问团服务企业量质双升。围绕新质生产力,寻求既懂市场懂政府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通过政府基金撬动更多市场化基金、机构投资者入场,不断扩大基金对临安区项目的支持力度,有效推动区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方面积极推行政执法综合改革,开展综合查一次检查,持续提升跨部门联合检查、跨部门双随机检查比率,提高检查效能,减少扰企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推进包容审慎执法,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

()积极营造浓厚的营商氛围。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强化正面典型示范引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格局,汇聚全社会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积极宣传国家和省、市、各项涉企优惠和便民服务重要政策、重大举措和重点工作,提高优惠政策的知晓率;宣传部门和企业在助企纾困、优化服务、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成效、先进经验,以及市场主体迎难而上扩投资、重创新、拓市场的典型故事。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衷心希望你们围绕民营企业发展继续建言献策,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承办领导:李届胜

           承 人:周忠军

           联系电话:0571-89540670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123/2024-03985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展和改革局
发文日期 2024-08-28
杭州市临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28
信息来源: 区发改局
浏览量:

单晨、阮璐芳委员:

    你们在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的建议》已由区政府交区发改局牵头,财政局、司法局、宣传部协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两位委员对我区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营商环境工作,在推进政务服务、惠企政策、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一、推进落实的相关工作

 ()落实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一是制定出台惠企政策。近年来,我区围绕产业强区战略,先后《关于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临安区抢先机拼经济30+8”政策措施》、《关于推动临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临政函〔202412)等政策统筹集成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等五大产业生态圈发展;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强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推动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等方面积极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效应和示范作用,支持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品牌培育、仓储物流建设、人才培育、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落实好双招双引20,针对部分重大招引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二是优化政策服务。建立亲清在线·政策超市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发布、申报、兑现等综合服务。2023,惠企政策上线政策87条,兑现资金6.14亿元,惠及企业2853;累计上线257条,兑现金额达20.46亿元,惠及企业38116家。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一是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制定《临安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及其工作清单,全面优化提升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环境等方面178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任务;制定并落实《临安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改革任务65条。抓好省市营商环境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民营企业32182项工作举措。二是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打造五个一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由便捷服务向政策、人才、金融、法律、科技等增值服务迭代升级,打造形成订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为企服务新场景目前,一网通办99.06%;建立全省首个企业年报+税务年报多报合一专窗;企业开办全流程网上办结率达98.37%。市场监管、税务、海关、商事等企业年报实现多报合一。政务环境企业满意度在全省《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第6三是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涉及12个方面。出台《临安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实施方案》。区依法治区办组织对涉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开展清理,清理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的政策文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防碍统一大市场情况清理。

()搭建交流平台,关心关爱民营企业家。一是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建立了企业直通车机制,目前共二批60家重点企业,从政企互联、政企畅行、政企通文、政企联席、综合执法、服务闭环等方面提高企业的获得感。组织开展临商恳谈临商茶叙”“临商沙龙、共进早餐会等活动和载体,听取企业意见和诉求。不断完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领导联系机制,区领导和部门以不同形式和方式开展走访企业活动,着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困难问题。举办最美临商表彰大会,聘请了8位营商体验官、9位营商环境监督员,通过参与和体验收集问题和诉求建议,搭建政企沟通桥梁,推动营商环境提升二是推进两个健康建设。推进清廉民企建设,发布《临安区深入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倡议书》,我区6家企业获评省市清廉民企示范单位。实施天目之鹰计划,推进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在十届政协委员中有19名新生代企业家,新生代企业家占工商联执委会人数比达到32.8%,为他们搭建了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平台。三是加大营商环境正面宣传。积极协调中央、省、市级媒体关注临安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2023年以来累计刊发宣传报道150余篇,其中央级媒体报道30篇,省级媒体40余篇如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杭州临安: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浙江日报刊发《监督助力 优营商环境》等报道。

    ()深化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省首创一池一贷一险N基金模式,综合运用风险池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科技保险、创投产业基金等金融产品和工具,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底,风险池累计支持企业92家次,发放基金贷款3.9亿元;发放科技贷12亿元,惠及科技型企业350家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9.69亿元,惠及企业227家次;首推全省首个科技企业创业保险试点,已有3家孵化平台加入科技保险试点工作,累计为65家科技型初创企业免费投保创业保险;产业发展基金直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2家,实现投资项目营收10.89亿元。二是做大做强政策基金。2015年成立政府产业基金以来,积极探索基金组建方式,主动对接市场头部基金公司,不断拓充基金投资全产业链覆盖。目前已出资组建多支政府引导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市场化基金等全生态链的基金。三是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强化政策引导,促进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积极扩大担保规模。截至2023年末,我区共有3家融资担保公司及1家分公司,年末在保金额4亿元。四是建立健全高素质金融服务团队。建立金融顾问、金融联络员两支队伍,打造金融智囊团,为辖内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投融资、风险防范及特色金融服务。目前,我区金融顾问团队有金融顾问19名,依托金融机构分镇街分企业的金融联络员200名。2023年以来临安区金融顾问团共计走访服务企业978家,为334家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保险服务、外汇避险等各类综合性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需求计230.7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目前,我区在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如企业服务方式比较单一,政策宣传还不够到位,政务服务还有提升空间等问题和短板。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对标先进地区做法,不断促进营商环境整改提升。

    () 做优亲清在线·政策超市服务。积极推动各部门持续推进政策流程再造和上线工作,落实全流程上线和兑付流程简化优化;做好企业画像,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建立多样化的宣传推广机制,通过公众号运营、线上直播宣讲会、线下政策宣讲活动等,对最新政策加以解读和在线答疑。打通天目惠企平台与政策超市平台数据通道,实现两平台无感链接。

()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围绕省市区三级政务增值化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建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上线企呼我为(临企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发现-交办-办理-反馈-评价高效闭环解决涉企问题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以及省、市涉企服务一类事改革,推动区级一类事改革落地。抓好民营经济32条与政务服务一体化融合,对涉企服务事项全面梳理、动态管理。

()持续推进金融助企服务。金融顾问机制已纳入杭州市为企办实事项目,2024年,拟再增选10名区级金融顾问,进一步扩充专业服务团队力量,以服务千企为目标,整合金融资源,实现金融顾问团服务企业量质双升。围绕新质生产力,寻求既懂市场懂政府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通过政府基金撬动更多市场化基金、机构投资者入场,不断扩大基金对临安区项目的支持力度,有效推动区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方面积极推行政执法综合改革,开展综合查一次检查,持续提升跨部门联合检查、跨部门双随机检查比率,提高检查效能,减少扰企情况发生。另一方面推进包容审慎执法,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

()积极营造浓厚的营商氛围。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强化正面典型示范引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格局,汇聚全社会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积极宣传国家和省、市、各项涉企优惠和便民服务重要政策、重大举措和重点工作,提高优惠政策的知晓率;宣传部门和企业在助企纾困、优化服务、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成效、先进经验,以及市场主体迎难而上扩投资、重创新、拓市场的典型故事。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衷心希望你们围绕民营企业发展继续建言献策,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承办领导:李届胜

           承 人:周忠军

           联系电话:0571-8954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