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772/2025-7348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板桥镇 发文日期 2025-01-20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板桥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日期:
2025-01-20 14:23
来源:
板桥镇
浏览量:

今年以来,板桥镇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市、区委决策要求,紧紧围绕区委“三区”战略以及“五个年”“五大比拼”等主题主线,以“锋领板桥·实干争先”八新实践工程为抓手,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比学赶超,高质量建设“临安东南新门户”。全镇经济运行平稳、社会大局稳定、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2024年工作总结

板桥紧紧围绕区委“五个年”部署,咬定“产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工业经济承压前行,资源盘活成效明显。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制造业投资完成0.99亿元,完成率分别超80%、107%。去年以来盘活低效用地80余亩,天恒机械3.2万方智慧工厂主体工程实施工业设备上楼,今年产值预计将增加2亿元;锦湖鞋业、金兴包装等省市区高耗低效企业通过产业转型就近建设现代化厂房10万方;组织汉克展览、勃浪户外、宏顺电力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发高湾1号区块,通过厂房改造推动灵溪工业集聚点20余亩工业用地有机更新,以上多个项目综合用地容积率从0.7以下提高至2.0以上。大唐区块成片开发方案获批后1个月完成签约,预计年底完成出地。

二是农业产业进一步夯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初步创成。2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项目基本完成。重点建成项目带动作用明显,锦海农业总投资3400万元的智慧工厂启用,为全省120万亩大田作物提供保障,企业荣获“2024年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正兴牧业生猪高水平美丽生态牧场扩建项目新建标准化猪舍13137平方米,共有种猪、母猪5000头,直接带动全区及周边100余家生猪养殖场;竹材分拣中心一期项目招引集聚相关企业20余家,整合搬迁入驻15家,日均毛竹加工总量达150吨,解决本地10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村集体年增收100余万元。普树坞等10个省级民生实事山塘综合整治工程、9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部完成。15个行政村全部达到“8050”目标,预计2个村经营性收入将超100万元。3月承办“吴越茶韵·问源临安”2024杭州临安开茶节,促进茶产业深化发展。

三是集镇建设进一步优化,镇村面貌日进日新。积极创建现代化美丽城镇省级示范镇,总投资9796万元建设项目16个,邻里中心主体工程结顶,灵溪安置小区等建设完成,多个征迁项目有力推进,省级民生实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EOD项目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专家评审,集镇功能短板得以补齐,与青山湖科技城、临安主城区等周边区域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城镇风貌等方面持续融合。高质量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较上一轮减少87.5%。完成民生实事工程万基路口交通隐患点整治和农村公路大中修道路项目(三条乡道共计5.445公里)。规范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审批农民建房89户。利用“线上+线下”双巡查模式,常态化推进秸秆禁烧、拆违等工作,累计拆违1.38万平方米,有力改善集镇风貌。

四是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共同富裕提质增效。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发力攻坚,新增6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实现全镇15个村老年人助餐全覆盖。全镇各村以分办、联办等形式持续举办“花田有养”老年人生日会活动120余场,敬老爱老之家风进一步弘扬。建立人才义诊惠民机制,举行“高层次医疗人才进基层”义诊等活动3次,上田村作为分会场承办博爱家园省级现场会。板桥中心幼儿园创成“省级现代化学校”,教育质量跨越提升。兜牢民生底线,动态管理低保、低边、特困、残疾人等重点人员。扎实推进15个村文化礼堂“管用育”再对标,省级文化特派员进驻上田村,上田村创成“省级金牌五星文化礼堂”,协办“强国复兴有我 红旗飘飘”杭州市群众性文艺巡演启动仪式。“临安水龙”“十八般武艺”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中央主流媒体,吴越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五是社会治理进一步升级,有力维护平安稳定。创新建设“平安驿站”,贯通党建引领基层智治“小脑+手脚”指挥系统,在企业集聚区、人口密集区设立综合服务接待窗口,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调解力量进行集中办公强化区域共管、信息共享、事件共议、案件共办,完善闭环管理,促进源头化解,做到“有案全站联动,全案站内完结”,全年协同完成处置案件507件,转介调处结案18件,重复报警率环比下降明显,案件现场处置能力和效率大幅提高。同时深入结合“共享法庭”建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队伍,排查化解突出矛盾纠纷194件,联动化解重大矛盾纠纷20余件,2个省级问题清单按期销号,重大节点保障期间“信访零进京、平安不出事”。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开展涉危涉爆、消防等各类专项检查30余次,排查企业、场所500余次,消解各类隐患3000余处。

六是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创新增长。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解放思想、唯实惟先”大讨论、基层减负整治等重点工作,高标准压实党员联户、村级组织换届研判、人才招引、意识形态以及其他群团工作,全镇党员干部通过多形式活动不断强党性、找差距、抓落实,推动工作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紧紧抓住“五个年”契机和产业融合创新思路,以创新盘活文武上田村落景区为切入点,创新通过“以空间换服务”的模式招募引进两家乡村运营商进驻“花田里”推出“花田里·悟家训”吴越文化特色研学项目,有力助推临安“研学热”乘风“出圈”。项目由“家训研学”特色研学线、“家训研训”党校培训线、“吴越学趣”特色学趣线三条线路组成,已吸引石镜小学、农林大附小等6批次2000多名学生参与研学活动,省委党校2024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班现场研训“钱氏家训”,90余场学趣活动累计吸引1400余户家庭参与,引流9000余人次。坚持党建引领、连片打造理念,聚力打造以“古法白酒酿制”为中心产业的“酒香南屏”党建联建,重点建成集生产、销售、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三口香”古法酿酒“共富工坊”和展销馆,1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预计村集体经济将增收25万元,7月作为参观点承办全区党建联建现场会。随着秋口村“早湾里营地”古风特色露营二期项目、三口村乡间“土”物直播项目等建成投用,形成了以“花田里”和“酒香南屏”党建联建为引领的“一南一北”两个特色农文旅融合游线,为周边村集体及村民增收带来新突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板桥镇将对照省市区委工作部署,结合板桥工作实际,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深化创建,做大做强一产。在全面落实农林水各类涉农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全力抓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扫尾工作,确保高分通过验收。一是发挥锦海、正兴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板桥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发挥山林资源优势,积极招引和培育山林经济项目,争取杭州市级3000万元山林经济项目落地,于三口片实施竹材分拣中心二期项目,做大做活毛竹经济。

二是腾拓空间,突出招引增效。努力招引培育龙头企业,力争2025年新增亿元企业1家,新增5000万产值企业2家,新增规上企业4家。一是近期做好“大唐区块”“原家政学校”“原临安水泥厂”三块地的文章,远期围绕南方水泥生产线转移做好地块谋划和项目招引,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二是持续深入实施“零土地技改”“零土地招商”,加快提升新建厂房去化率,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三是文旅融合,加强品牌培育。一是推动钱氏家训“五进”活动走深走实,打造钱氏家训沉浸式体验场景,联合专业机构、高校等开发更多吴越文化特色研学活动,积极主动纳入国兴集团系列研学项目,通过擦亮“花田里·悟家训”吴越文化研学品牌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打造临青山湖的如龙村天井山休闲农业园、灵溪村畲族风味美食村,加快推进板桥片国际影视城、三口片“酒香南屏”乡村博物馆等项目,努力形成北部沿湖休闲,中部研学、影视等文旅融合,南部露营、酒坊等农旅融合的三产格局,串珠成线放大互促效益,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福祉扩面,优化基层治理。从群众切身需求出发务实做好基层治理工作。一是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扩大“花田有养”活动服务面,持续做好重点人群“暖心服务”工作,抓好妇儿驿站、和美家园、弱势群体保障等工作,压实“七优享”工程。优化集镇风貌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城镇风貌。二是用好用活“平安驿站”,深化源头治理、多元解纷机制和“监管一件事”,擦亮共享法庭基层解纷“金名片”,高标准做好重大节点维稳安保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是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做好村级党组织换届等中心工作的同时创新党员管理模式,突出产业共富作用。一是创新“三联”机制强化治理。创新谋划“干部联村、党员联户、群众联心”的“三联”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激活基层治理末梢,深化群众服务品牌,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二是党建赋能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探索“党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党组织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772/2025-73486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板桥镇
发文日期 2025-01-20
板桥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5-01-20
信息来源: 板桥镇
浏览量:

今年以来,板桥镇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市、区委决策要求,紧紧围绕区委“三区”战略以及“五个年”“五大比拼”等主题主线,以“锋领板桥·实干争先”八新实践工程为抓手,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比学赶超,高质量建设“临安东南新门户”。全镇经济运行平稳、社会大局稳定、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2024年工作总结

板桥紧紧围绕区委“五个年”部署,咬定“产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工业经济承压前行,资源盘活成效明显。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制造业投资完成0.99亿元,完成率分别超80%、107%。去年以来盘活低效用地80余亩,天恒机械3.2万方智慧工厂主体工程实施工业设备上楼,今年产值预计将增加2亿元;锦湖鞋业、金兴包装等省市区高耗低效企业通过产业转型就近建设现代化厂房10万方;组织汉克展览、勃浪户外、宏顺电力等多家企业联合开发高湾1号区块,通过厂房改造推动灵溪工业集聚点20余亩工业用地有机更新,以上多个项目综合用地容积率从0.7以下提高至2.0以上。大唐区块成片开发方案获批后1个月完成签约,预计年底完成出地。

二是农业产业进一步夯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初步创成。2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产业项目基本完成。重点建成项目带动作用明显,锦海农业总投资3400万元的智慧工厂启用,为全省120万亩大田作物提供保障,企业荣获“2024年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正兴牧业生猪高水平美丽生态牧场扩建项目新建标准化猪舍13137平方米,共有种猪、母猪5000头,直接带动全区及周边100余家生猪养殖场;竹材分拣中心一期项目招引集聚相关企业20余家,整合搬迁入驻15家,日均毛竹加工总量达150吨,解决本地10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村集体年增收100余万元。普树坞等10个省级民生实事山塘综合整治工程、9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部完成。15个行政村全部达到“8050”目标,预计2个村经营性收入将超100万元。3月承办“吴越茶韵·问源临安”2024杭州临安开茶节,促进茶产业深化发展。

三是集镇建设进一步优化,镇村面貌日进日新。积极创建现代化美丽城镇省级示范镇,总投资9796万元建设项目16个,邻里中心主体工程结顶,灵溪安置小区等建设完成,多个征迁项目有力推进,省级民生实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EOD项目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专家评审,集镇功能短板得以补齐,与青山湖科技城、临安主城区等周边区域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城镇风貌等方面持续融合。高质量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较上一轮减少87.5%。完成民生实事工程万基路口交通隐患点整治和农村公路大中修道路项目(三条乡道共计5.445公里)。规范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审批农民建房89户。利用“线上+线下”双巡查模式,常态化推进秸秆禁烧、拆违等工作,累计拆违1.38万平方米,有力改善集镇风貌。

四是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共同富裕提质增效。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领域发力攻坚,新增6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实现全镇15个村老年人助餐全覆盖。全镇各村以分办、联办等形式持续举办“花田有养”老年人生日会活动120余场,敬老爱老之家风进一步弘扬。建立人才义诊惠民机制,举行“高层次医疗人才进基层”义诊等活动3次,上田村作为分会场承办博爱家园省级现场会。板桥中心幼儿园创成“省级现代化学校”,教育质量跨越提升。兜牢民生底线,动态管理低保、低边、特困、残疾人等重点人员。扎实推进15个村文化礼堂“管用育”再对标,省级文化特派员进驻上田村,上田村创成“省级金牌五星文化礼堂”,协办“强国复兴有我 红旗飘飘”杭州市群众性文艺巡演启动仪式。“临安水龙”“十八般武艺”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中央主流媒体,吴越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五是社会治理进一步升级,有力维护平安稳定。创新建设“平安驿站”,贯通党建引领基层智治“小脑+手脚”指挥系统,在企业集聚区、人口密集区设立综合服务接待窗口,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调解力量进行集中办公强化区域共管、信息共享、事件共议、案件共办,完善闭环管理,促进源头化解,做到“有案全站联动,全案站内完结”,全年协同完成处置案件507件,转介调处结案18件,重复报警率环比下降明显,案件现场处置能力和效率大幅提高。同时深入结合“共享法庭”建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队伍,排查化解突出矛盾纠纷194件,联动化解重大矛盾纠纷20余件,2个省级问题清单按期销号,重大节点保障期间“信访零进京、平安不出事”。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开展涉危涉爆、消防等各类专项检查30余次,排查企业、场所500余次,消解各类隐患3000余处。

六是党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创新增长。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解放思想、唯实惟先”大讨论、基层减负整治等重点工作,高标准压实党员联户、村级组织换届研判、人才招引、意识形态以及其他群团工作,全镇党员干部通过多形式活动不断强党性、找差距、抓落实,推动工作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紧紧抓住“五个年”契机和产业融合创新思路,以创新盘活文武上田村落景区为切入点,创新通过“以空间换服务”的模式招募引进两家乡村运营商进驻“花田里”推出“花田里·悟家训”吴越文化特色研学项目,有力助推临安“研学热”乘风“出圈”。项目由“家训研学”特色研学线、“家训研训”党校培训线、“吴越学趣”特色学趣线三条线路组成,已吸引石镜小学、农林大附小等6批次2000多名学生参与研学活动,省委党校2024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班现场研训“钱氏家训”,90余场学趣活动累计吸引1400余户家庭参与,引流9000余人次。坚持党建引领、连片打造理念,聚力打造以“古法白酒酿制”为中心产业的“酒香南屏”党建联建,重点建成集生产、销售、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三口香”古法酿酒“共富工坊”和展销馆,1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预计村集体经济将增收25万元,7月作为参观点承办全区党建联建现场会。随着秋口村“早湾里营地”古风特色露营二期项目、三口村乡间“土”物直播项目等建成投用,形成了以“花田里”和“酒香南屏”党建联建为引领的“一南一北”两个特色农文旅融合游线,为周边村集体及村民增收带来新突破。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板桥镇将对照省市区委工作部署,结合板桥工作实际,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深化创建,做大做强一产。在全面落实农林水各类涉农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全力抓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扫尾工作,确保高分通过验收。一是发挥锦海、正兴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板桥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发挥山林资源优势,积极招引和培育山林经济项目,争取杭州市级3000万元山林经济项目落地,于三口片实施竹材分拣中心二期项目,做大做活毛竹经济。

二是腾拓空间,突出招引增效。努力招引培育龙头企业,力争2025年新增亿元企业1家,新增5000万产值企业2家,新增规上企业4家。一是近期做好“大唐区块”“原家政学校”“原临安水泥厂”三块地的文章,远期围绕南方水泥生产线转移做好地块谋划和项目招引,为优质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二是持续深入实施“零土地技改”“零土地招商”,加快提升新建厂房去化率,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三是文旅融合,加强品牌培育。一是推动钱氏家训“五进”活动走深走实,打造钱氏家训沉浸式体验场景,联合专业机构、高校等开发更多吴越文化特色研学活动,积极主动纳入国兴集团系列研学项目,通过擦亮“花田里·悟家训”吴越文化研学品牌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打造临青山湖的如龙村天井山休闲农业园、灵溪村畲族风味美食村,加快推进板桥片国际影视城、三口片“酒香南屏”乡村博物馆等项目,努力形成北部沿湖休闲,中部研学、影视等文旅融合,南部露营、酒坊等农旅融合的三产格局,串珠成线放大互促效益,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四是福祉扩面,优化基层治理。从群众切身需求出发务实做好基层治理工作。一是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扩大“花田有养”活动服务面,持续做好重点人群“暖心服务”工作,抓好妇儿驿站、和美家园、弱势群体保障等工作,压实“七优享”工程。优化集镇风貌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城镇风貌。二是用好用活“平安驿站”,深化源头治理、多元解纷机制和“监管一件事”,擦亮共享法庭基层解纷“金名片”,高标准做好重大节点维稳安保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是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做好村级党组织换届等中心工作的同时创新党员管理模式,突出产业共富作用。一是创新“三联”机制强化治理。创新谋划“干部联村、党员联户、群众联心”的“三联”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激活基层治理末梢,深化群众服务品牌,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二是党建赋能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探索“党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党组织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