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828/2025-7347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太湖源镇 发文日期 2025-01-20
统一编号 有效性
太湖源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日期:
2025-01-20 09:37
来源:
党政综合办
浏览量:


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委员会

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太湖源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全面落实区委“五个年”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三争三提”六大专项行动,全镇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一、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1.党的建设持续加强。聚焦强化党组织引领力,推进组织运行规范化、惠民服务精准化建设,推动基层党建争先提质创优。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唯实惟先”大讨论活动,分别召开领导班子和科室工作务虚会,以“学习清单”“问题清单”“调研清单”为载体,清单式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17名中层干部完成进退流转。村两委过筛调优顺利完成,组织运转情况良好。加“三支队伍”建设,1-10月,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245名、新认定G类及以上人才23名、新增高技能人才数45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构建“1+3+N”党员学习矩阵,夯实全体党员理想信念根基。完成两名镇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工作,村级交叉巡查整改工作全面落实。2024年,太湖源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浙江省文明镇,被市政府授予深化“千万工程”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嘉奖,镇党群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党群服务中心。

2.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持续优化助企服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11月,全镇税收总收入达3.55亿元,同比增长37%,位列乡镇第1。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深化开展入企大走访双线三服务”活动,落实“一企一档”、“周二访企日”和“金保姆”等助企制度。1-11月,走访接待企业453次,答复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34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发布用工需求637个。新培育规上企业7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6.3亿元,工业增加值8.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38.5%。现代农业固本培新。加快农田基础设施提升,省级绿色农田改造提升2800亩、区级千亩方整治3000亩基本完成,全区最大的夏村村农事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探索新型农业综合种养模式,打造“稻螺共养”“稻鸭共养”种养示范点2个,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循环生态产业链。深化林长制工作,松材线虫病防范治理常态化开展,指南村枫香古树文化公园建设完成。三次产业持续回暖。深化“景村联建”合作机制,推动民宿产业转型升级,孵化特色民宿7家、配套新型业态3个。成功举办太湖源山居敬茶、爱茶暨白沙水木坑红茶开茶节活动,指南天池被评为杭州市“五水共治”20佳最美池塘。1-11月,全镇累计接待游客25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2.8%。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6亿元,完成限上零售7789万元,同比增长70%,排名全区第1;完完成限上住宿业营业额7789万元,完成率排名全区前3。

3.项目推进有序有力。坚持以规划锚定项目、项目带动投资,推动项目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招商引资挖潜提速。坚持一体推进“全民招商”,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同比增长68.2%;高新技术投资2.39亿元,同比增长278.2%,增长率均位列全区前2。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里畈水库加高扩容工程库区房屋拆除已完成80%,大坝主体已于10月18日完成首次爆破;里扩工程移民安置小区规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各项招投标工作;S218省道改建已发布公告正式启动征地拆迁工作。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浪口储能项目4个月实现从招引到投用的全流程闭环,指南高端酒店项目完成规划设计正式开工建设,省畜禽遗传资源库预计12月底前主体结构封顶,横徐光伏项目、秸秆利用中心等其他在建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4.民生福祉更有保障。全力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千方百计抓好各项民生实事和民心工程养老服务持续完善。新增老年助餐点9个,服务范围覆盖全镇17个村132名老人,南庄养老院改造提升完成,玲珑成校(太湖源校区)通过省级现代化学校验收。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指南史陈馆(省级)、众社村畲乡文化展陈馆(市级)2个乡村博物馆建成投用,6个嵌入式体育场地通过验收。镇气排球队获得中国气排球公开赛第二梯队第1名,区全民运动会获得镇街组第1公共服务高效惠民。深化“源头益教”品牌,开设家长学校公益课堂26期,青年艺校课堂114堂次。诺如病毒、登革热等突发疫情及时处置,查螺灭螺工作有序开展。“源头老班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获得杭州市第二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赛优胜奖。

5.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平安太湖源”建设为总牵引,夯实筑牢“大治理”“大安全”“大平安”工作格局。基层治理持续优化。深化“源头有约”基层治理品牌建设,太湖源矛盾纠纷化解“四四”工作法入选杭州市十大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1-11月,共受理区级以上信访事项74件,公开电话556件,受理矛盾纠纷330件,调解成功率达93%。法治建设持续细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3件,办好政府实事项目6件。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镇20个村实现法律顾问全签约、共享法庭全覆盖。除险保安持续深化。深入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大交通、消防、“一厂多租”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力度,隐患排查整改完成率达到100%,确保市级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镇顺利摘牌。全镇社会治安平稳有序,重点人员有效管控,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二、2025年度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太湖源镇将全面贯彻省委“1+3+2”指示要求、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路线围绕区委“产业强区”战略部署,以此次“解放思想·唯实为先”大讨论活动为引领,扎实做好以下个方面工作:

1.聚焦“强党建”,加强队伍建设。一是筑牢思想根基。深化“源头润心”党员模块化教育体系,进阶式开展“先锋说”微党课等五大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1+3+N”教育阵地,持续壮大“3+2”特色理论宣讲团队,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实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二是夯实基层堡垒。深入实施“青雁储能”计划,结合重点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锻炼中促进后备干部快速成长。全面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每季度分析研判换届选情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形势,做到基本情况、班子运转、党员现状、人选储备、群众诉求、风险隐患“6个清楚”。建立挂牌督办机制,制定“一村一策”提升方案,动态调整红黄绿挂牌情况,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顺利交接。三是汇聚发展合力。强化“三支队伍”建设,开展“寻苗”“施肥”“破土”三大行动,全面摸排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技术人员等群体的基本情况,探索建立“党支部+人才库”结对机制,进一步发挥太湖源籍在外杰出人才资源力量。推进“共富工坊”标准化建设,以射干村共富工坊为样板,发挥特色产业优势,逐步孵育横徐、夏村、众社、浪口等电商直播型共富工坊,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差异化的特色产业模式。

2.聚焦“兴产业”,夯实发展基础。优一产。以竹产业为核心进一步打响“天目水果笋”品牌,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推进“有机茶第一村”项目建设,持续挖掘“东坑有机茶”品牌活力,以产业景区化理念打造畈龙竹愿、云上茶乡、竹海生态园等农旅融合项目。稳二产。腾拓空间深挖“用地潜量”,持续深化工业用地“腾笼换鸟”,引导中小微企业向“平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完善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机制,推进高耗低效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工业用地提质提效,助力佳思可玲、俊萱新材料、科佳新材料等“专精特新”企业打开市场、扩大规模。强三产。进一步做强“太湖源山居”品牌,推动品质民宿标准化、品牌化、差异化发展。深化“景村联建”机制,实施景区微改造精提升,推动指南高端度假酒店建设投用。聚焦数字电商,“建”三方面入手建立农业特色产业链、物流快递供应链培育电商人才、市场主体,做好产品销售、品牌营销,推动产销顺畅衔接、产品优质优价

3.聚焦“攻项目”,积蓄增长动能。一是谋项目。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立足太湖源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工作思路,谋划一批创造就业、促进共富的产业项目,计划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丰富镇域发展项目储备库,形成项目等资金、滚动接续的良性循环。优化重组产业空间布局,盘活资源探索“流转入市”,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挖掘经营性建设用地、房屋楼宇等村集体闲置资产潜力,推动村集体土地流转入市,为项目招引提供土地资源要素保障。二是管项目。建立项目招引管理专班,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全力打造一支“懂政策、懂规划、懂产业、善谈判、勤服务”的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落实领导班子包联企业制度和“白名单”制度,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竣工验收到运营投产的全生命流程“金保姆”服务,着力打造全市一流的营商环境,分类有序推进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实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建项目。落实“一项目一台账”,实时跟进建设进度、竣工投产等进度情况。深化里畈水库专班和S218专班,全力推动省畜禽遗传资源库、竹海生态园、东坑村“中国有机茶第一村”等在建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4.聚焦“美环境”,筑牢生态底线。一是加强农房管控。全面做好农房建设管理工作,深化农民建房“三带图、四到场”制度,严格控制新增违建。落实无违建示范村回头看交办任务,巩固提升“无违建”整治成果,助力全域风貌管控成效持续提升。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坚持治理、保护、修复并重,常态化开展污染防治和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垃圾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深化青云工业平台“污水零直排区”省级星级园区建设,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太湖源。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做好现代化美丽城镇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与“网格”管理体系相结合,实现全域美丽共建共享。深入开展S218和高后线沿线排查巡查、环境整治,将主干道打造为“安、畅、绿、美”的风景线,全力保障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顺利召开。

5.聚焦“优治理”,兜底民生保障。一是优化民生服务。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实现邻里助餐点20个村全覆盖,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争创省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志愿服务标杆。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新建嵌入式体育场地3处,组织举办各类体育比赛30场深耕业余课堂,开设服务各年龄段的特色课程,持续扩大文文体活动的普及面。二是优化平安综治。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化“四四工作法”运行,争创区级“源头有约”4A工作室。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统筹和优化配置执法力量,重点抓实青溪大街、高后线等重点路段、集镇农贸市场、邻里中心等重点场所的综合管理,着力破解违法停车、占道经营等乱象。三是优化应急响应。围绕“测、报、防、抗、救、建”应急管理全链条,编织一张可全域覆盖的感知和通信网络,打造一幅可预测预警预报的综合风险防控地图,构建一个可快速响应和综合协调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一套扁平高效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监管,切实提升镇村两级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828/2025-73475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太湖源镇
发文日期 2025-01-20
太湖源镇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5-01-20
信息来源: 党政综合办
浏览量:


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委员会

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太湖源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全面落实区委“五个年”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三争三提”六大专项行动,全镇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一、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1.党的建设持续加强。聚焦强化党组织引领力,推进组织运行规范化、惠民服务精准化建设,推动基层党建争先提质创优。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唯实惟先”大讨论活动,分别召开领导班子和科室工作务虚会,以“学习清单”“问题清单”“调研清单”为载体,清单式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17名中层干部完成进退流转。村两委过筛调优顺利完成,组织运转情况良好。加“三支队伍”建设,1-10月,引进35周岁以下大学生245名、新认定G类及以上人才23名、新增高技能人才数45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构建“1+3+N”党员学习矩阵,夯实全体党员理想信念根基。完成两名镇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工作,村级交叉巡查整改工作全面落实。2024年,太湖源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浙江省文明镇,被市政府授予深化“千万工程”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嘉奖,镇党群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党群服务中心。

2.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持续优化助企服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11月,全镇税收总收入达3.55亿元,同比增长37%,位列乡镇第1。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深化开展入企大走访双线三服务”活动,落实“一企一档”、“周二访企日”和“金保姆”等助企制度。1-11月,走访接待企业453次,答复解决企业困难问题134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发布用工需求637个。新培育规上企业7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6.3亿元,工业增加值8.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38.5%。现代农业固本培新。加快农田基础设施提升,省级绿色农田改造提升2800亩、区级千亩方整治3000亩基本完成,全区最大的夏村村农事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探索新型农业综合种养模式,打造“稻螺共养”“稻鸭共养”种养示范点2个,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循环生态产业链。深化林长制工作,松材线虫病防范治理常态化开展,指南村枫香古树文化公园建设完成。三次产业持续回暖。深化“景村联建”合作机制,推动民宿产业转型升级,孵化特色民宿7家、配套新型业态3个。成功举办太湖源山居敬茶、爱茶暨白沙水木坑红茶开茶节活动,指南天池被评为杭州市“五水共治”20佳最美池塘。1-11月,全镇累计接待游客25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2.8%。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6亿元,完成限上零售7789万元,同比增长70%,排名全区第1;完完成限上住宿业营业额7789万元,完成率排名全区前3。

3.项目推进有序有力。坚持以规划锚定项目、项目带动投资,推动项目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招商引资挖潜提速。坚持一体推进“全民招商”,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同比增长68.2%;高新技术投资2.39亿元,同比增长278.2%,增长率均位列全区前2。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里畈水库加高扩容工程库区房屋拆除已完成80%,大坝主体已于10月18日完成首次爆破;里扩工程移民安置小区规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各项招投标工作;S218省道改建已发布公告正式启动征地拆迁工作。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浪口储能项目4个月实现从招引到投用的全流程闭环,指南高端酒店项目完成规划设计正式开工建设,省畜禽遗传资源库预计12月底前主体结构封顶,横徐光伏项目、秸秆利用中心等其他在建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

4.民生福祉更有保障。全力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千方百计抓好各项民生实事和民心工程养老服务持续完善。新增老年助餐点9个,服务范围覆盖全镇17个村132名老人,南庄养老院改造提升完成,玲珑成校(太湖源校区)通过省级现代化学校验收。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指南史陈馆(省级)、众社村畲乡文化展陈馆(市级)2个乡村博物馆建成投用,6个嵌入式体育场地通过验收。镇气排球队获得中国气排球公开赛第二梯队第1名,区全民运动会获得镇街组第1公共服务高效惠民。深化“源头益教”品牌,开设家长学校公益课堂26期,青年艺校课堂114堂次。诺如病毒、登革热等突发疫情及时处置,查螺灭螺工作有序开展。“源头老班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获得杭州市第二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赛优胜奖。

5.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平安太湖源”建设为总牵引,夯实筑牢“大治理”“大安全”“大平安”工作格局。基层治理持续优化。深化“源头有约”基层治理品牌建设,太湖源矛盾纠纷化解“四四”工作法入选杭州市十大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1-11月,共受理区级以上信访事项74件,公开电话556件,受理矛盾纠纷330件,调解成功率达93%。法治建设持续细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3件,办好政府实事项目6件。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镇20个村实现法律顾问全签约、共享法庭全覆盖。除险保安持续深化。深入推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大交通、消防、“一厂多租”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力度,隐患排查整改完成率达到100%,确保市级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镇顺利摘牌。全镇社会治安平稳有序,重点人员有效管控,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二、2025年度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太湖源镇将全面贯彻省委“1+3+2”指示要求、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路线围绕区委“产业强区”战略部署,以此次“解放思想·唯实为先”大讨论活动为引领,扎实做好以下个方面工作:

1.聚焦“强党建”,加强队伍建设。一是筑牢思想根基。深化“源头润心”党员模块化教育体系,进阶式开展“先锋说”微党课等五大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1+3+N”教育阵地,持续壮大“3+2”特色理论宣讲团队,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实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二是夯实基层堡垒。深入实施“青雁储能”计划,结合重点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锻炼中促进后备干部快速成长。全面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每季度分析研判换届选情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形势,做到基本情况、班子运转、党员现状、人选储备、群众诉求、风险隐患“6个清楚”。建立挂牌督办机制,制定“一村一策”提升方案,动态调整红黄绿挂牌情况,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顺利交接。三是汇聚发展合力。强化“三支队伍”建设,开展“寻苗”“施肥”“破土”三大行动,全面摸排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技术人员等群体的基本情况,探索建立“党支部+人才库”结对机制,进一步发挥太湖源籍在外杰出人才资源力量。推进“共富工坊”标准化建设,以射干村共富工坊为样板,发挥特色产业优势,逐步孵育横徐、夏村、众社、浪口等电商直播型共富工坊,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差异化的特色产业模式。

2.聚焦“兴产业”,夯实发展基础。优一产。以竹产业为核心进一步打响“天目水果笋”品牌,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推进“有机茶第一村”项目建设,持续挖掘“东坑有机茶”品牌活力,以产业景区化理念打造畈龙竹愿、云上茶乡、竹海生态园等农旅融合项目。稳二产。腾拓空间深挖“用地潜量”,持续深化工业用地“腾笼换鸟”,引导中小微企业向“平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完善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机制,推进高耗低效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工业用地提质提效,助力佳思可玲、俊萱新材料、科佳新材料等“专精特新”企业打开市场、扩大规模。强三产。进一步做强“太湖源山居”品牌,推动品质民宿标准化、品牌化、差异化发展。深化“景村联建”机制,实施景区微改造精提升,推动指南高端度假酒店建设投用。聚焦数字电商,“建”三方面入手建立农业特色产业链、物流快递供应链培育电商人才、市场主体,做好产品销售、品牌营销,推动产销顺畅衔接、产品优质优价

3.聚焦“攻项目”,积蓄增长动能。一是谋项目。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立足太湖源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工作思路,谋划一批创造就业、促进共富的产业项目,计划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个,丰富镇域发展项目储备库,形成项目等资金、滚动接续的良性循环。优化重组产业空间布局,盘活资源探索“流转入市”,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挖掘经营性建设用地、房屋楼宇等村集体闲置资产潜力,推动村集体土地流转入市,为项目招引提供土地资源要素保障。二是管项目。建立项目招引管理专班,强化专业知识培训,全力打造一支“懂政策、懂规划、懂产业、善谈判、勤服务”的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落实领导班子包联企业制度和“白名单”制度,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竣工验收到运营投产的全生命流程“金保姆”服务,着力打造全市一流的营商环境,分类有序推进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实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建项目。落实“一项目一台账”,实时跟进建设进度、竣工投产等进度情况。深化里畈水库专班和S218专班,全力推动省畜禽遗传资源库、竹海生态园、东坑村“中国有机茶第一村”等在建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4.聚焦“美环境”,筑牢生态底线。一是加强农房管控。全面做好农房建设管理工作,深化农民建房“三带图、四到场”制度,严格控制新增违建。落实无违建示范村回头看交办任务,巩固提升“无违建”整治成果,助力全域风貌管控成效持续提升。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坚持治理、保护、修复并重,常态化开展污染防治和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垃圾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深化青云工业平台“污水零直排区”省级星级园区建设,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太湖源。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做好现代化美丽城镇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与“网格”管理体系相结合,实现全域美丽共建共享。深入开展S218和高后线沿线排查巡查、环境整治,将主干道打造为“安、畅、绿、美”的风景线,全力保障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顺利召开。

5.聚焦“优治理”,兜底民生保障。一是优化民生服务。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实现邻里助餐点20个村全覆盖,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争创省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志愿服务标杆。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新建嵌入式体育场地3处,组织举办各类体育比赛30场深耕业余课堂,开设服务各年龄段的特色课程,持续扩大文文体活动的普及面。二是优化平安综治。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化“四四工作法”运行,争创区级“源头有约”4A工作室。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统筹和优化配置执法力量,重点抓实青溪大街、高后线等重点路段、集镇农贸市场、邻里中心等重点场所的综合管理,着力破解违法停车、占道经营等乱象。三是优化应急响应。围绕“测、报、防、抗、救、建”应急管理全链条,编织一张可全域覆盖的感知和通信网络,打造一幅可预测预警预报的综合风险防控地图,构建一个可快速响应和综合协调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一套扁平高效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监管,切实提升镇村两级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