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08211/2025-769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民政局 发文日期 2025-02-27
统一编号 有效性
临安区民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日期:
2025-02-27 08:38
来源:
区民政局
浏览量:

2024年,我局法治临安建设工作坚持研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2024年法治临安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将法治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将民政各项工作置于法制化轨道全面推进,以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书写“吴越名城·幸福临安”的民政篇章。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推进普法宣传

结合民政职能在全区深入开展“一老一小”法治宣传工作。我局结合“六一”儿童节举办“一人一策·千人成长计划”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在全区开展养老防诈骗宣传活动,发布经典案例,切实提高老年人防诈骗意识,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将《慈善法》纳入普法工作中,宣传公益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多层次、多领域动员社会力量,全年募集社会慈善款物8000余万元。在婚姻登记中心,利用法治阵地、微法庭等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同时借“5·15国际家庭日”契机,我局举办“倡导婚俗新风 传承良好家风”主题集体婚礼,深入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推进专项业务法治化

1.绿色殡葬持续攻坚。扎实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太湖源、潜川、湍口、岛石、天目山5个镇级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通过验收并投用。稳步推进殡葬领域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完成全区18个镇街的公墓建设管理问题梳理摸排。持续开展“青山白化”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拆除违建墓、双空坟70座,及时制止违规建墓行为55起,覆绿两路两侧裸露坟墓120余座。

2.社会组织焕发活力。社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全区现有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923家。社会组织年检工作顺利推进,18家“僵尸型”社会组织完成清理整治,其中注销14家,激活4家,打击非法社会组织1家,783家完成年检,年检率达到86.2%。扎实推进社会组织赋能指导,13家社会组织获评杭州市社会组织3A以上等级,1家获评浙江省品牌社会组织、3人获评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2家社会组织入选浙江省清廉社会组织百家范例。

3.行政执法严守制度。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配备专业法律顾问。全区2024年度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通过率100%,在岗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持有率100%。

(三)推进信息公开工作

区民政局结合实际要求制定2024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并按要求开展经营性公墓、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7个方面双随机检查任务,共参与12个双随机检查任务,检查单位51家,跨部门联合检查任务9个,跨部门联合检查率达到75%,抽查事项覆盖率100%、任务按时完成率100%、应用信用规则率100%、应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录入10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做好民政政务公开,重点做好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领域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理念需要进一步深化。个别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抓具体工作较多、抓思考研究较少,还存在“以行政思维代替法治思维”的情况,导致法治政府建设在不同领域、层级之间存在工作推进不平衡、统筹协调不够、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

(二)法治宣传需要进一步深化。民政政策宣传、法律知识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普法宣传工作还不够全面、不够具有针对性、不够深入群众生活,缺少小漫画、小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方式,导致法律宣传效果还不够明显。

(三)法治队伍需要进一步建设。法治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因缺乏专业的或具有法律知识的法治建设干部队伍,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和开展各项法治活动中,法治工作与要求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法律人才和法律知识的短板。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各科室具体任务与目标,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和各科室各司其职,层层发动、层层落实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主动接受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带头维护司法权威,全力支持配合纪检监察组工作,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办事。每季度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定期组织民政系统全体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重要论述。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解决民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示范带动形成崇尚法治、遵守法治、捍卫法治的良好局面。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工作。继续做好普法工作,落实“八五”普法要求,深入社区开展普法活动,重点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慈善法》《民法典》《殡葬管理条例》等与民政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力有效提高各类群体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运用新媒体平台,结合传统媒体,扩大普法宣传面和宣传效果,浓厚知法、懂法、爱法的社会氛围,提升民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推进殡葬领域整治。重点围绕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公墓建设管理领域问题专项排查整治2条主线,推进殡葬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公墓管理制度,制定出台《杭州市临安区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公墓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建立公墓建设管理领域问题台账,制定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等3张清单,明确单位职责和整改时间节点要求。重点推进镇级公益性公墓整治工作,从审批、价格、经营主体、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

(三)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运营。从源头上提升登记质量,进一步细化登记服务,在成立登记阶段,落实好发起人捐资人书面告知提示和捐资承诺制度新要求;在社会组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章程核准时,加强成立必要性审核和名称、业务范围审定。纵深推进“优化社会团体退出”机制,对法定代表人无法按法定程序和申请材料完成注销登记的社会团体,实施简易注销程序,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退出机制。

(四)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秉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持续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利用好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优化依申请公开流程,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各类政务信息。加强基础保障工作,定期对公开栏目开展摸排自查,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及时总结政务信息公开的经验,进一步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提质增效。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2508211/2025-76914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单位 区民政局
发文日期 2025-02-27
临安区民政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27
信息来源: 区民政局
浏览量:

2024年,我局法治临安建设工作坚持研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2024年法治临安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将法治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将民政各项工作置于法制化轨道全面推进,以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书写“吴越名城·幸福临安”的民政篇章。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突出成效

(一)推进普法宣传

结合民政职能在全区深入开展“一老一小”法治宣传工作。我局结合“六一”儿童节举办“一人一策·千人成长计划”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在全区开展养老防诈骗宣传活动,发布经典案例,切实提高老年人防诈骗意识,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将《慈善法》纳入普法工作中,宣传公益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多层次、多领域动员社会力量,全年募集社会慈善款物8000余万元。在婚姻登记中心,利用法治阵地、微法庭等积极开展《民法典》宣传,同时借“5·15国际家庭日”契机,我局举办“倡导婚俗新风 传承良好家风”主题集体婚礼,深入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推进专项业务法治化

1.绿色殡葬持续攻坚。扎实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太湖源、潜川、湍口、岛石、天目山5个镇级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通过验收并投用。稳步推进殡葬领域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完成全区18个镇街的公墓建设管理问题梳理摸排。持续开展“青山白化”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拆除违建墓、双空坟70座,及时制止违规建墓行为55起,覆绿两路两侧裸露坟墓120余座。

2.社会组织焕发活力。社会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全区现有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923家。社会组织年检工作顺利推进,18家“僵尸型”社会组织完成清理整治,其中注销14家,激活4家,打击非法社会组织1家,783家完成年检,年检率达到86.2%。扎实推进社会组织赋能指导,13家社会组织获评杭州市社会组织3A以上等级,1家获评浙江省品牌社会组织、3人获评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2家社会组织入选浙江省清廉社会组织百家范例。

3.行政执法严守制度。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配备专业法律顾问。全区2024年度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通过率100%,在岗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持有率100%。

(三)推进信息公开工作

区民政局结合实际要求制定2024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并按要求开展经营性公墓、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7个方面双随机检查任务,共参与12个双随机检查任务,检查单位51家,跨部门联合检查任务9个,跨部门联合检查率达到75%,抽查事项覆盖率100%、任务按时完成率100%、应用信用规则率100%、应用“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录入10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做好民政政务公开,重点做好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领域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理念需要进一步深化。个别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抓具体工作较多、抓思考研究较少,还存在“以行政思维代替法治思维”的情况,导致法治政府建设在不同领域、层级之间存在工作推进不平衡、统筹协调不够、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

(二)法治宣传需要进一步深化。民政政策宣传、法律知识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普法宣传工作还不够全面、不够具有针对性、不够深入群众生活,缺少小漫画、小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方式,导致法律宣传效果还不够明显。

(三)法治队伍需要进一步建设。法治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因缺乏专业的或具有法律知识的法治建设干部队伍,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和开展各项法治活动中,法治工作与要求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法律人才和法律知识的短板。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各科室具体任务与目标,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和各科室各司其职,层层发动、层层落实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主动接受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带头维护司法权威,全力支持配合纪检监察组工作,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依法办事。每季度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定期组织民政系统全体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重要论述。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解决民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示范带动形成崇尚法治、遵守法治、捍卫法治的良好局面。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工作。继续做好普法工作,落实“八五”普法要求,深入社区开展普法活动,重点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慈善法》《民法典》《殡葬管理条例》等与民政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力有效提高各类群体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运用新媒体平台,结合传统媒体,扩大普法宣传面和宣传效果,浓厚知法、懂法、爱法的社会氛围,提升民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推进殡葬领域整治。重点围绕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公墓建设管理领域问题专项排查整治2条主线,推进殡葬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公墓管理制度,制定出台《杭州市临安区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确保公墓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建立公墓建设管理领域问题台账,制定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等3张清单,明确单位职责和整改时间节点要求。重点推进镇级公益性公墓整治工作,从审批、价格、经营主体、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

(三)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运营。从源头上提升登记质量,进一步细化登记服务,在成立登记阶段,落实好发起人捐资人书面告知提示和捐资承诺制度新要求;在社会组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章程核准时,加强成立必要性审核和名称、业务范围审定。纵深推进“优化社会团体退出”机制,对法定代表人无法按法定程序和申请材料完成注销登记的社会团体,实施简易注销程序,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退出机制。

(四)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秉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持续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利用好政务信息公开平台,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优化依申请公开流程,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各类政务信息。加强基础保障工作,定期对公开栏目开展摸排自查,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及时总结政务信息公开的经验,进一步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提质增效。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