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510/2025-7733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杭州市临安区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25-03-25 |
今年以来,临安区统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市统计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区委“三区”战略、“五个年”建设任务,以“红数林”党建品牌为牵引,以“基层智治提质年”和“统计服务提效年”两个年活动为着力点,推进党建引领、专业服务、基层智治、法治建设跨越式发展,续写服务临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统计篇章。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赋能明方向,统计工作添动力。加强政治机关建设,以“红数林”统计党建品牌创建为主线,实施“育苗”“固根”“茂叶”三大工程,强化统计党员干部带头领课题、领项目,深入推进“政、村、企、校”合作,共建共享“统计青苗培育”“红邻共享厨房”“共同富裕监测点”等项目成果,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提升综合素养,多名基层统计人员获省、市统计系统技能比武一、二等奖荣誉。将党纪学习教育贯穿统计工作全线,通过党组书记专题党课、廉书分享、参观杭州国家版本馆,确保学做结合,知行合一。通过一场廉辩论、一份廉家书等七个“一”活动,引导干部知敬畏、守底线。自制微视频“数海清风 廉润统心”被省统计局和“清廉临安”微信公众号录用。6月,成功承办市直单位金融财会成长营现场教学活动。7月,市直机关工委专题调研临安“红数林”党建品牌,对“临统工作室”助企服务360°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二)立足职责谋发展,统计服务添活力。聚焦“产业强区”战略,发挥统计职能作用,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真实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荣获2023年度杭州市打赢翻身仗经济攻坚行动集体嘉奖等荣誉。建立健全“事前预判、事中监测、事后分析”运作,加强对主要经济指标的监测分析,今年共撰写统计分析材料41篇,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1篇。在琴山蓝湾文化产业园等园区成立“临统工作室”,形成“一师五员”的临统先锋服务矩阵,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政策宣讲、统计普法等活动10余场,选定重点培育企业30家,实施统计调查对象“培育、生长、壮大、成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入调研并形成“一企一策”,为企业做好信息分析、业务咨询、队伍共建、纾困破难等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投身全区经济稳进提质“百日攻坚”行动,配套制定统计服务七大行动,坚持以重点产业发展为核心、重点项目攻坚为关键、薄弱领域突破为保障,开展露营等新兴行业和里畈水库等重点项目的专题调研并提供专业意见30余条,护航经济稳进提质。
(三)深耕细研凝智慧,普查调查添实力。全力以赴推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特色开展宣讲大赛、书画绘经普等活动,造浓经普氛围。通过部门联动、专业协作,顺利完成20123家法人单位、1560家产业活动单位、2986家抽样个体户的普查登记、数据审核、分析评估工作。6月底,国家检查组赴临开展五经普事后质量抽查,未发现普查对象漏登虚登现象,工作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围绕全区“五个年”行动,开展重点产业、旅游消费、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等专题调查,立项统计课题13篇,《开发区(园区)统计监测探索研究》被纳入省级制度方法改革先行探索点,《“415X”背景下创新驱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被《统计科学与实践》刊登。在锦北街道和高虹镇设立2个共同富裕观察点,通过三级协作、定期跟访监测,为基层梳理共富工作长短板,明晰发展路径,助力打造临安共富示范样板,2个镇(街道)的共富典型案例均被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平台刊登。
(四)求真务实抓基础,法治监督添效力。坚定改革之路,积极探索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新路径,成功申报并开展省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和“统计大脑+应用”业务融合两项试点工作,形成理论成果两项。开展统计系统“基层智治提质年”和“统计服务提效年”行动,2家企业被评为杭州市统计诚信单位,建设统计之家18个,“临数印”统计智治平台上线浙政钉“数字政府”模块,为基层零跑取数减负提效。围绕新修改《统计法》,推进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区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治统意识。落实《统计法》进党校,开展案例教学、沉浸式普法活动7次,开展部门和镇(街道)上门普法13次,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组织开展防治统计造假和督察整改“回头看”工作,压紧压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主体责任,完成6个镇(街道)和2个部门的区级统计工作巡查,实施统计执法检查45家,重点产业统计数据核查163家。持续深化统计与纪检、巡查等协同监督,强化结果运用,充分发挥统计法治利剑作用。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临安区统计局将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到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学习贯彻新修改《统计法》,以全面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为基,凝心聚力将统计改革进行到底,为深入实施“两个先行”战略贡献临安统计智慧力量。
一是坚定信念,建强品牌,全力打造统计党建新高地。将“红数林”党建品牌建设贯穿统计工作始终,根据各统计行业的基层基础、人员力量以及重点难点,形成“一行业一品”,成立“小统助手”,着力发挥统计在新质生产力等新形势新业态上的实时监测、专题调研、精准服务功能,力促党业融合共生,打造党建破难新载体。结合镇(街道)的地缘特色、产业类别、统计基础等情况,形成区域化、产业化、个性化的党建服务子品牌,着力构建“大统计”党建格局。完善与市局、高校、镇街、村社、企业的党建联建共创共享机制,围绕统计之需、发展之需,打造精品活动、联合课题、改革项目,实现统计服务价值最大化。健全“8090”青年一线担纲、多维培养等机制,组建一支专业强、业务精的统计师服务队伍,联合各统计单元人员不定期下沉,为发展破难、统计规范当好服务员。
二是把握趋势,立足本职,全面推进统计增值化服务。紧扣全省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全市“5+2+X”指标体系,及时调整统计监测重点、完善统计监测制度、拓展统计监测领域,确保统计监测科学性。立足房地产行业的酒店纳统等个性化问题,建立“企业发展报告”机制,强化调研分析和一线服务,深化“一企一策”,确保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扩中提低”“共同富裕”等方面开展专项调查。聚焦长效发展,做好经济结构优化文章,深入开展新质生产力、生产性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研究,为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和招引、临安文化产业经济效益挖掘等方面出谋划策。持续做好五经普数据成果转化工作,从“数据分析”向“发展诊断”转化,打造一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课题报告,为临安长效高质量发展作参谋。
三是坚守底线,依法统计,全面加强统计法治化建设。总结第一轮区级统计工作巡查经验,全面启动新一轮区级统计工作巡查2.0,持续加大数据质量检查力度,督促建立部门统计业务规范和部门数据质量管控办法,巩固深化防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专项治理和统计造假政绩观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成效,加快构建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约束有力的统计监督体系。严格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和“双随机”抽查,严惩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全面形成防治统计造假高压态势。做好统计“八五”普法收官工作,自制新修改《统计法》情景剧,通过统计普法“六进”活动加大现场演绎,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阐释新变化新要求,形成“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良好统计生态。
四是找准重点,寻求突破,全面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围绕新修改《统计法》要求,加强对健全统计指标体系和新经济新领域纳统工作的探索实践,立足临安露营经济、电商经济、新质生产力等特色产业、特色领域先行先试,与时俱进做好统计制度方法研究。聚焦统计改革要求,锚定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和核算、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等改革方向,以完善监测体系、优化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强课题、典型案例等成果落地,切实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门政策制定建言献策。持续深化高质量党建引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发挥“红数林”对推进统计三支队伍建设、统计规范三大矩阵和统计三员服务的引领作用,打造“一企一档一目录2.0”“赛马用才”等新载体,有力支撑统计基层规范化建设。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