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9054/2025-785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清凉峰镇 | 发文日期 | 2025-06-20 |
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蚊虫开始活跃起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季节。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特别提醒广大居民朋友:提高警惕,积极行动,共同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不是普通感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出现重症登革热)。常年监测发现,从化区有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三红”:面部、颈部、胸部皮肤发红(类似醉酒貌)。
皮疹: 发病后3-6天可能出现皮疹(四肢或躯干)。
其他:乏力、恶心、呕吐、淋巴结肿大等。
重要提醒: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近期被蚊虫叮咬过,切勿自行服药(特别是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请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可能的蚊虫叮咬史和旅行史。
我们身边常见的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凶手”。它们喜欢在白天活动叮咬人,尤其清晨和傍晚是叮咬高峰期。
蚊子叮咬了感染登革病毒的病人后,病毒在蚊子体内增殖,再叮咬健康人时,就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
不会人传人!登革热不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防控登革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清除蚊虫孳生地和防止被蚊子叮咬! 请牢记以下关键措施:
翻盆倒罐,清除积水: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仔细检查房前屋后、阳台、天台,清除所有闲置容器(盆、罐、缸、瓶、轮胎、泡沫箱等)中的积水,将其倒置存放或妥善覆盖。
管理水生植物:家中水养植物(富贵竹、绿萝等)应每周彻底换水1-2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或改用沙土、石子养植。
清理卫生死角: 疏通房前屋后沟渠、下水道,保持排水畅通。填平洼地、清除杂草。
管好储水容器: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水缸、水池等)要加盖密封,或定期清洗(至少每周一次)。
检查隐蔽角落:清理屋顶、遮雨棚的积水;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饮料瓶等垃圾及时清理,避免形成小积水。
02
安装纱门纱窗:家中安装合格的纱门、纱窗,阻止蚊子进入室内。
使用蚊帐:尤其是婴儿、老人、孕妇等,睡觉时使用蚊帐。
使用驱蚊产品:外出活动时,特别是前往公园、绿地、林荫处等蚊虫多的地方,涂抹含有效驱蚊成分(如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驱蚊酯等)的驱蚊剂在皮肤裸露部位(按说明书使用)。可穿着浅色长袖衣裤。
避免蚊虫高峰期外出: 白纹伊蚊在日出前后1-2小时(早晨7-10点)和日落前后2-3小时(下午4-7点)活动最频繁,尽量减少此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如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立即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防蚊隔离)是关键。
配合疾控部门开展病例调查、蚊媒监测和应急灭蚊工作。
防控登革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每一位居民的共同努力!
居民:主动承担起“门前三包”责任,自觉清除自家及周边环境的积水,做好家庭防蚊。
物业/社区:组织清理公共区域的卫生死角、积水和垃圾,定期开展灭蚊消杀。
单位/学校:做好内部环境卫生管理,清除积水,落实防蚊措施。
人人都是监督员:发现卫生死角、大面积积水,可及时向村委反映。
登革热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自家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翻盆倒罐清积水,防蚊灭蚊保健康,共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无蚊的家园,有效预防登革热!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