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508406/2025-791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单位 | 区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5-07-24 |
根据省市区“抓源促治,强基固本”工作和八大领域专项治理提升工作行动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校园安全工作,防范化解学校安全风险,切实保障我区学校(幼儿园)师生安全和学校平安,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各级政府与主管部门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健全“家校协同、校警联动、部门协作、政府支撑”大安全工作体系,以深入开展全区教育系统矛盾纠纷和安全生产及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为主线,落实平安校园守护提升行动,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不稳定、不安全因素,高效防范各类涉校涉师生重大案(事)件发生,全力遏制学生非正常事件,切实保障临安教育安全稳定,助力择临优学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完善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各镇街、相关部门要以提升行动为重点,结合职责和实际,做好责任细化分解,完善工作方案和具体任务要求。各学校要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工作领导责任体系,优化临安区教育系统学校(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稳定管理责任“1+20”工作方案,压紧压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二是优化部门协同。优化完善“指挥调度、研判分析、预警提醒、复盘倒查”等四项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家校协同、校警联动、部门协作、政府支撑”的大安全工作体系。三是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依托村社等基层单位,建立安全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反馈的全链条管理。强化监督反馈机制,建立“三清单”问题机制,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开展检查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跟踪回看,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小事不出校,问题不上交”。(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卫健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交通运输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水利水电局、区民政局、区妇联、区检察院、区法院、区网信办、各镇街)
2.进一步强化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优化完善学校“护校安园”工作组力量和工作机制,深入推动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一件事”改革生效长效。加强对校园周边各类风险人员的摸排,严防校外风险倒灌校园内部,完善校园防冲撞、防攀爬设施设备,推进“安全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全面完善校园周边交通标志、标线、减速、警示等基础类设施,进一步提升“三防”水平。优化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交通组织,确保上下学时段通行有序顺畅,车辆停放规范;推进校园内部人车分离,积极推动城区新建中小学配建社会公共停车场和学生接送系统;到2025年底,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门口两侧步行入学安全通道设置率达到100%,校园内外学生交通伤亡明显减少。加强对校园周边张贴、散发小广告行为的执法管理及校园周边200米内无证摊贩等的巡查管控;加大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以及网吧、KTV等违法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的管理与查处力度。(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3.进一步抓好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按照《杭州市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试行)》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落实逐级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突出强化对电气油的使用管理,重点抓好学生(教师)宿舍、食堂、实验室、图书馆、办公楼、配电房、计算机房和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等重点消防部位安全防范,常态化落实消防设施设备检查维护,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畅通“生命通道”,定期开展消防疏散演练,不断强化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逃生能力。(责任单位:区消防救援大队、区教育局)
4.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学生欺凌”事件的防范与处置,做细做实日常排查化解;畅通信息渠道,确保中小学100%建立学校欺凌治理组织、公开投诉举报电话,定期评估研判,对举报信息及时按流程处理,并确保举报人、受害者的隐私与安全。落实控辍保学机制,聚焦精准排查,教育部门与民政、公安、等部门和镇街协同联动,交叉比对信息,确保辍学及疑似辍学学生数据准确;加强关心关爱,强化家校社协同,持续推进“天目护苗”行动,积极开展教辅帮困,加大未成年人犯罪防控力度,联合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法治保障行动,夯实青少年学生“学法筑基”工程。进一步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多形式加强生命教育、禁毒防艾反邪教教育和防校园欺凌宣教活动,不断丰富校园生活,保障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时间,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对校园的归属感和学习生活幸福度。(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妇联、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教育局、各镇街)
5.进一步提升防溺水及防范自然灾害水平。持续强化全区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不断提高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各镇街和水利部门要加强河流、湖泊、水库管理;统一摸排梳理重点人员,深化“一镇(街)一方案”“一校一方案”,协同推进落实,严防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重点排查整治校园点周边地质灾害或洪水可能影响情况,充实学校防汛防台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升短时强对流、强降雨等突发灾害天气的应对能力。(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水利水电局、区教育局、各镇街)
6.进一步抓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工作。以守护好师生的钱袋子为底线,深入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131”工作机制,通过主题班会、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校园反电信网络诈骗教育,落实宣传引导,加强信息保护。强化对学校财务人员、未成年学生等重点人员和节假日、寒暑假等重点时段的宣传教育与提醒,严防学校师生员工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参与“两卡”等涉诈违法行为,严防师生员工被诈骗后发生二次伤害事件。2025年,力争案发数较同比下降10%。(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教育局)
7.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持续推进校园餐治理,紧盯责任落实、安全卫生管理、配餐运营管理、项目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切实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加强校内食堂、小超市和校园周边200米内餐饮店、小食杂店食品安全管理,取缔无证流动摊点,实现规范经营、确保无伪劣、过期、无证食品。制定重点主体风险隐患清单,逐条整改、对账销号、闭环管理。(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各镇街)
8.进一步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完善心理健康的普查、高危全覆盖筛查、心理危机监测识别干预与转介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骨干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干预水平。加强心理健康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作用,以“数智技术”为引领,打造现代化、多功能的区域学生心理成长中心。积极打造科学化“休复学”试点校,为“心理高危学生”提供广覆盖、全方位和高效率的服务。(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妇联、区卫健局)
9.进一步优化应急处置工作。优化完善学校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处置流程,落实“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速度和效能。强化属地协同、部门联动,加强专业指导与培训,持续提升学校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水平。深入落实“110”社会联动工作,加强值班备勤,快速启动处置,实现办结率、反馈率100%。(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公安分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卫健局、区教育局、各镇街)
10.进一步抓好校园和谐稳定。加强校园矛盾纠纷排查与化解,加强心理辅导疏导,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对排查出的不安定、不稳定因素,完善责任清单,落实化解措施,确保化解实效;对暂时难以化解的,做好政策解释、思想疏导和稳控工作,争取“纠纷不激化,冲突不上交”。强化舆情管理,建立校园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舆论动态,落实舆情研判分析,正面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教育正能量。强化宣传教育,多形式、多主题、多渠道、多频次开展安全教育与提醒,丰富校园生活,不断提升师生安全意识,营造和谐氛围。(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网信办、各镇街)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中小学、幼儿园学生自护自控能力弱,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隐患不仅危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易诱发社会稳定风险。各部门、各镇街务必高度重视,充分认清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坚定政治站位,提高认识高度,统一思想行动。
2.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各镇街要根据职责分工要求,抓好工作落实,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动员部署,定期听取行动进展情况汇报,推动责任落实;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好落实,及时组织研究安全突出问题,并经常性开展督导调研。各项工作责任单位要强化协作配合,统筹推进,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做到风险共防、难题共破、责任共担、平安联创,确保本次专项治理提升行动扎实有效。
3.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查整改。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落实大安全理念,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排查整改、信息研判、预警应急、协商综治、教育培训和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校园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各部门、各镇街要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科学排查化解安全隐患,闭环处置安全风险,切实保障校园及师生安全稳定,对工作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杭州市临安区教育局
2025年2月24日
(此件可公开发布)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