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330185/2019-6038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政府 成文日期 2019-09-02
发文字号 临政函〔2019〕71号 有效性 有效
统一编号 临政函[2019]71 关联内容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日期:
2019-09-02 18:16
来源:
区府办
浏览量: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文件

临政函〔2019〕71号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临安区
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工 作实施意见(试行)》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2019年8月29日
(此件可公开发布)


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施意见
(试行)


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 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健康浙江、健康杭州、健康临安,卫生健康人才是重要保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的健康需求,为我区融杭发展、“三化 三区”、“健康临安”建设提供强大的卫生人才支撑,根据《“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国卫人发〔2016〕69号)以及《临安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临 发改〔2016〕140号),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 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卫”战略,突出人才优先、以用为本,以“领军、骨干、实用”梯队建设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业务素 质提升为基础,按照重统筹、建机制、强基层、筑高地的思路,有效统筹各类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健康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 康服务需求,有力促进健康临安及“三区三化”建设。
(二)基本原则。
1.优先发展,强化基层。坚持“人才强卫”战略,以需求为导向,落实人才优先、以 用为本要求,以基层为重点,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2.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坚持总量与质量相结合,合理调控卫生健康人 力资源总量,注重人才发展质量,优化专业和学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卫生健康人才有序流动,推动人才结构、城乡分布趋于合理。
3.分类施策,多 措并举。坚持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兼顾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围绕基层人才、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逐步完善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分类推进各类卫生健康人 才协调发展。
4.创新机制,营造环境。坚持创新发展,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创新卫生健康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 激发创造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环境。
二、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临安区卫生健康局下属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三、工作目标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力争3年新增基层卫生队伍200人,千人医生数、千人注册护士达到杭州市要求,卫生健康人才总量能够满足全区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医疗卫生健康服 务需求。
人才素质大幅提升。力争3年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5%,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0%以上,培育医坛新秀、骨干和名医100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高层 次人才创新能力和基层人才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人才保障更加完善。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制度和机制得到健全,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人才待遇有效落实,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优化。
四、主要举措
(一)实施基层基础人才提升工程,落实专项资金1000万。
1.实施人员增补计划。根据《浙江省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浙编办发〔2009〕19号),落实《临安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临政函〔2014〕58号)文 件精神,并结合医共体建设,以备案制形式,按照每万服务人口15名的标准,逐步将基层医疗事业单位人员配置到位。
2.实施新型村医计划。与高等院校合作,采取 “师承+学校”模式开展基层中医师承定向培养,选拔100名临安户籍、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学历的人员,通过理论学习、导师带徒、执业医师考试等取得相关执业资质后分配 至户口所在地村卫生室(站)服务。扩大定向培养规模,三年定向委培100人。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将乡村医生补助资金从每年每人4万元提高到每年每人5万元。实施偏远山区补 助倾斜政策。
3.实施统管统培计划。结合医共体建设,探索建立区级医院、卫生院人员统一管理、使用机制。严格落实晋升服务机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单位人员晋升 副主任、主任医师,须在巡回医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累计服务6个月以上。建立统一培训制度,实行医共体成员单位赴牵头医院轮训制度,争取3年完成轮训工作,逐 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二)实施名医名科培育工程,落实专项资金1000万。
4.实施临安“医坛新秀”培育计划。建立区级医坛新秀选拔机制,3年 培养选拔区级医坛新秀50名。以此为通道,培育市级医坛新秀、131人才等15名。优化青年人才培养路径,鼓励开展各类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修学习,3年选送100名40岁 以下青年医生到省市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
5.实施临安“医坛骨干”培育计划。建立区级医疗骨干评选机制,加大对业务骨干和中青年专家的培养、培训力度,以创新能 力为核心,以科研项目为依据,3年培育30名在区内外有影响力的优秀学科带头人、临床科主任、首席专家等医坛骨干。
6.实施临安“医坛名师”培育计划。建立“临 安名医”评选制度和办法,在全区范围开展临安“名中医”“名西医”评选工作。建立逐级向上申报培养机制,从临安名医选拔培育省、杭州市级名医,力争3至5年内杭州市级以上 名中医达到10名,入选市级以上卫生创新型人才、151人才等序列10人。
7.实施名科建设计划。建立区级重点学科(专科)评选机制,按照“重点学科、重点专 科、特色专科”三大类别,3至5年内新扶持具有较强社会效应的省级重点学科(专科)5个、市级8个、区级10个。
(三)实施招才引智工程,落实专项资金 1000万。
8.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加大紧缺专业招引力度,对确定为卫生紧缺人才的,简化招聘程序,通过直接面试等方式招聘入编。对引进全日制应届毕业本科 生的给予2万元,硕士生5万元、博士生8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后,再给予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对到於潜、昌化片的全 日制应届本科紧缺人才给予学费补偿。力争3至5年内引进紧缺人才300人。
9.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扩大人才视野和范围,大力引进海内外、省内外学科带头人、 名医专家、中青年骨干等。对引进的国家名医、省级名医、市级名医和医疗骨干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人才奖励,对引进的正高或博士学历、副高或 硕士学历紧缺人才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人才奖励。积极柔性引才,充分运用多点执业政策,引入院士、名医工作室等团队。对引进的国家级名医工作室(院士工作站)、省级 名医工作室分别给予团队5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对引进的单位分别 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力争3至5年内开设省级以上名医工作室、工作站等10个,引进市级以上名医10名,骨干型人才10名。
10.实施院校合作共享计 划。充分发挥杭州医学院校的优势,探索与杭州医学院人才共招共享机制,引进高端医学人才;探索菜单式培养,按需开设本土人才培养班等新型合作模式,为临安医疗卫生单位输送 人才。充分发挥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办院优势,开展人才进修培养、学科建设等合作。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建设的统筹和领导,卫 生健康部门要加强人才规划、管理、考核等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制约人才发展的具体问题,负责牵头抓好卫生健康人才工作。人才办、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要根据职责抓好落实。
(二)加大投入。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加大卫生健康人才财政投入力度,3000万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管理,用于人才引进、名医名科建设等补助。制定卫生人才 经费管理办法,促进资金合理应用,发挥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医疗机构出台人才配套政策。
(三)完善制度。按照集聚人才、科学管理原则,制定人才竞争和绩效评价机 制,以及人才评选、培育、考核、奖励等系列办法,建立健全卫生健康人才建设体系。
本意见与临安区其他人才政策不一致的,按照“从优、从高、不重复”的原则,最终 解释权归区卫生健康局,并由区卫生健康局制订相应实施方案。本实施意见自2019年9月29日起施行。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纪委,区人武部,区各群众团体。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
区各民主 党派。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29日印发


分享:
字体: [

]
打印
索引号 000330185/2019-60381
发文字号 临政函〔2019〕71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政府
成文日期 2019-09-02
统一编号 临政函[2019]71
有效性 有效
关联类型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9-02
信息来源: 区府办
浏览量: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文件

临政函〔2019〕71号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临安区
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工 作实施意见(试行)》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
2019年8月29日
(此件可公开发布)


杭州市临安区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实施意见
(试行)


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 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健康浙江、健康杭州、健康临安,卫生健康人才是重要保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水平的健康需求,为我区融杭发展、“三化 三区”、“健康临安”建设提供强大的卫生人才支撑,根据《“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国卫人发〔2016〕69号)以及《临安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临 发改〔2016〕140号),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 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卫”战略,突出人才优先、以用为本,以“领军、骨干、实用”梯队建设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业务素 质提升为基础,按照重统筹、建机制、强基层、筑高地的思路,有效统筹各类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健康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 康服务需求,有力促进健康临安及“三区三化”建设。
(二)基本原则。
1.优先发展,强化基层。坚持“人才强卫”战略,以需求为导向,落实人才优先、以 用为本要求,以基层为重点,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2.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坚持总量与质量相结合,合理调控卫生健康人 力资源总量,注重人才发展质量,优化专业和学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卫生健康人才有序流动,推动人才结构、城乡分布趋于合理。
3.分类施策,多 措并举。坚持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兼顾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围绕基层人才、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逐步完善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制度和培养体系,分类推进各类卫生健康人 才协调发展。
4.创新机制,营造环境。坚持创新发展,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创新卫生健康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 激发创造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环境。
二、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临安区卫生健康局下属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三、工作目标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力争3年新增基层卫生队伍200人,千人医生数、千人注册护士达到杭州市要求,卫生健康人才总量能够满足全区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医疗卫生健康服 务需求。
人才素质大幅提升。力争3年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5%,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0%以上,培育医坛新秀、骨干和名医100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高层 次人才创新能力和基层人才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人才保障更加完善。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制度和机制得到健全,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人才待遇有效落实,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优化。
四、主要举措
(一)实施基层基础人才提升工程,落实专项资金1000万。
1.实施人员增补计划。根据《浙江省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浙编办发〔2009〕19号),落实《临安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临政函〔2014〕58号)文 件精神,并结合医共体建设,以备案制形式,按照每万服务人口15名的标准,逐步将基层医疗事业单位人员配置到位。
2.实施新型村医计划。与高等院校合作,采取 “师承+学校”模式开展基层中医师承定向培养,选拔100名临安户籍、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学历的人员,通过理论学习、导师带徒、执业医师考试等取得相关执业资质后分配 至户口所在地村卫生室(站)服务。扩大定向培养规模,三年定向委培100人。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将乡村医生补助资金从每年每人4万元提高到每年每人5万元。实施偏远山区补 助倾斜政策。
3.实施统管统培计划。结合医共体建设,探索建立区级医院、卫生院人员统一管理、使用机制。严格落实晋升服务机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单位人员晋升 副主任、主任医师,须在巡回医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累计服务6个月以上。建立统一培训制度,实行医共体成员单位赴牵头医院轮训制度,争取3年完成轮训工作,逐 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二)实施名医名科培育工程,落实专项资金1000万。
4.实施临安“医坛新秀”培育计划。建立区级医坛新秀选拔机制,3年 培养选拔区级医坛新秀50名。以此为通道,培育市级医坛新秀、131人才等15名。优化青年人才培养路径,鼓励开展各类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修学习,3年选送100名40岁 以下青年医生到省市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
5.实施临安“医坛骨干”培育计划。建立区级医疗骨干评选机制,加大对业务骨干和中青年专家的培养、培训力度,以创新能 力为核心,以科研项目为依据,3年培育30名在区内外有影响力的优秀学科带头人、临床科主任、首席专家等医坛骨干。
6.实施临安“医坛名师”培育计划。建立“临 安名医”评选制度和办法,在全区范围开展临安“名中医”“名西医”评选工作。建立逐级向上申报培养机制,从临安名医选拔培育省、杭州市级名医,力争3至5年内杭州市级以上 名中医达到10名,入选市级以上卫生创新型人才、151人才等序列10人。
7.实施名科建设计划。建立区级重点学科(专科)评选机制,按照“重点学科、重点专 科、特色专科”三大类别,3至5年内新扶持具有较强社会效应的省级重点学科(专科)5个、市级8个、区级10个。
(三)实施招才引智工程,落实专项资金 1000万。
8.实施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加大紧缺专业招引力度,对确定为卫生紧缺人才的,简化招聘程序,通过直接面试等方式招聘入编。对引进全日制应届毕业本科 生的给予2万元,硕士生5万元、博士生8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工作满三年经考核合格后,再给予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对到於潜、昌化片的全 日制应届本科紧缺人才给予学费补偿。力争3至5年内引进紧缺人才300人。
9.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扩大人才视野和范围,大力引进海内外、省内外学科带头人、 名医专家、中青年骨干等。对引进的国家名医、省级名医、市级名医和医疗骨干分别给予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人才奖励,对引进的正高或博士学历、副高或 硕士学历紧缺人才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人才奖励。积极柔性引才,充分运用多点执业政策,引入院士、名医工作室等团队。对引进的国家级名医工作室(院士工作站)、省级 名医工作室分别给予团队5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对引进的单位分别 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力争3至5年内开设省级以上名医工作室、工作站等10个,引进市级以上名医10名,骨干型人才10名。
10.实施院校合作共享计 划。充分发挥杭州医学院校的优势,探索与杭州医学院人才共招共享机制,引进高端医学人才;探索菜单式培养,按需开设本土人才培养班等新型合作模式,为临安医疗卫生单位输送 人才。充分发挥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办院优势,开展人才进修培养、学科建设等合作。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领导。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建设的统筹和领导,卫 生健康部门要加强人才规划、管理、考核等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制约人才发展的具体问题,负责牵头抓好卫生健康人才工作。人才办、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要根据职责抓好落实。
(二)加大投入。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加大卫生健康人才财政投入力度,3000万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管理,用于人才引进、名医名科建设等补助。制定卫生人才 经费管理办法,促进资金合理应用,发挥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医疗机构出台人才配套政策。
(三)完善制度。按照集聚人才、科学管理原则,制定人才竞争和绩效评价机 制,以及人才评选、培育、考核、奖励等系列办法,建立健全卫生健康人才建设体系。
本意见与临安区其他人才政策不一致的,按照“从优、从高、不重复”的原则,最终 解释权归区卫生健康局,并由区卫生健康局制订相应实施方案。本实施意见自2019年9月29日起施行。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纪委,区人武部,区各群众团体。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
区各民主 党派。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29日印发